引言

吳承恩在《西遊記》第三十三回中說道:“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爲名高名喪人”。成語“樹大招風”,也是由此而來。樹木越大越容易招風,人的名頭越響,也越容易引禍上身。

和珅,清朝的名臣,他在乾隆時期權勢滔天,真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只可惜,飛得越高,摔得越重。嘉慶上位之後,下決心徹查嚴辦和珅。從開始審判,到最後判處行刑,只耗費了10天時間。這雷霆般的速度,讓一向對和珅不滿的清朝官員們都暗自心驚:雖然和珅罪有應得,但這判刑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這和珅怕是把嘉慶得罪大發了。

▲和珅與乾隆帝劇照

01

和珅也料到自己可能晚景悽慘,畢竟他幹了太多的缺德事。但他恐怕沒想到,自己的報應會來得這麼快。就在乾隆剛剛薨逝4天后,嘉慶就下令逮捕和珅。要知道,嘉慶向來是非常推崇孝道的,而乾隆纔剛剛去世,就將他最寵愛的大臣下獄。不禁令人疑惑:嘉慶這麼急於殺死和珅,到底是爲什麼呢?一向穩重有餘的嘉慶,爲什麼要冒着可能被大臣們指責“不孝”的風險,也要如此行事?

其實,嘉慶早已給出了答案,只有短短的十八個字。他曾經對大臣們說過:“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作爲皇帝,最忌諱的便是功高蓋主,而和珅,顯然已經觸及了這條底線。對於已經去世的乾隆帝來說,和珅是會拍馬屁的“蛔蟲”,但是對新繼位的嘉慶來說,和珅實是一大禍患。

▲嘉慶帝畫像

02

當時,和珅憑藉着乾隆帝的寵愛,不僅擔任了軍機大臣、御前大臣、文華殿大學士等諸多要職,甚至一力把控了吏部、戶部等重要機關單位,將國家的政事都握在了他一個人手裏。他的權勢之大,就連當時到清朝出使的英國大臣馬戛爾尼都看出來了,馬戛爾尼甚至直言說道:“此人乃是中國的二皇帝”。這般權勢,叫嘉慶如何不忌諱、不厭惡?

當然,促使嘉慶迅速做出此決策的,還不止這一個原因。在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更何況作爲皇帝,整天要操心國家大事,能活到40歲便算長壽了。而乾隆偏偏是個例外,他享年89歲,是清朝歷代皇帝中壽命最長的。

▲乾隆劇照

作爲皇儲的嘉慶,本可在年輕時就繼位。但是在乾隆身體着實太健朗,以至於嘉慶人到中年,還沒有掌握實權。作爲皇子的他,自然不能將矛頭對準自己的父皇。所以乾隆帝死後,嘉慶壓抑多年的怒氣和怨氣,自然要通通釋放出來。而和珅,就是他要第一個拿來開刀的出氣筒。

03

嘉慶帝的擔憂也並不是毫無道理。和珅也知道,自己在乾隆帝死後可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所以和珅專門爲自己創建了一個“影子軍機處”,裏面都是他親手培養出來的人,只聽他一個人調遣。當時從地方呈上來的奏摺,都要先經過“影子軍機處”,然後才能送到皇上的御案上。

▲清朝軍機處照片

如此一來,上通下達的權力,都掌握在和珅一個人手裏。如果任由他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嘉慶帝很可能會被慢慢架空,到最後,徹底成爲一個傀儡,甚至還可能被廢。所以,種種緣由,使得嘉慶帝決定,要先下手爲強。

從正月初八和珅被捕,到正月十五嘉慶帝宣佈和珅的20條罪狀,再到正月十八和珅被賜自盡,以如此快的速度給當朝大臣定罪,歷史上還是很少有的。再仔細看嘉慶給和珅定的罪狀,其中有幾條非常的“雞毛蒜皮”,甚至還有些荒誕不經,比如和珅乘轎入宮、嫌棄乾隆帝的字跡模糊等等。這些似有似無的罪責,難說值不值得定罪,只能看定罪之人是不是有心。如此看來,嘉慶帝早就對和珅起了殺心,所以纔不願意放過一絲機會,只爲將和珅的死罪徹底定牢。

▲和珅畫像

結語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但少有人知,他也是位能臣。和珅不僅擁有高情商,而且學識淵博,長相俊俏不說,還通曉蒙語、藏語、滿語等多種語言,在領導方面也極具才能。只可惜,他利慾薰心,在掌握了權力之後,開始大肆斂財、中飽私囊,權利慾望也越來越膨脹,最後,自己將自己送上了絕路。人心不足蛇吞象,而和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參考資料:

《西遊記》

《和珅——正史與戲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