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三國時期能征慣戰的上將何其多,並非只有呂布、關羽等輩。毌丘儉唯一和三國人物“司馬懿”的交集是東征遼東,也就是第一次打擊“高麗”,當時“高麗並沒直接進兵,不過是借“代理人”攪亂遼東。

三國時代是個羣雄爭霸的時代,也是個誕生英雄的時代。諸如曹操、劉備這樣的雄主,還有諸葛亮、司馬懿這樣的奇人,當然更少不了呂布、關羽這樣“萬人敵”的猛將。
歸根到底,無論三國如何爭鬥,都只是歷史上的權利內鬥而已;放在歷史長河中,呂布也罷,關羽也好,不過是一方諸侯的帳下上將而已。但是,三國時期能征慣戰的上將何其多,並非只有呂布、關羽等輩;其實三國曆史上更有捍衛疆土,青史留名的雄才猛將。呂布、關羽等在他面前恐怕就顯得相形見拙了。
說到底,三國時期仍屬於漢末時代,不過是漢朝各地方勢力互相爭鬥,天下紛爭而已。也正因爲大漢王朝氣數已盡,內部戰亂不斷,這也讓漢朝以外的番邦蠻國看到了“謀取中原”的希望。
其實三國時期,內部各勢力紛爭不斷的同時,邊疆也不太平;只不過有了《三國演義》的渲染,好似漢末只侷限在魏蜀吳三國爭鬥一樣。當時大漢王朝外敵甚多,北有世仇匈奴、羌奴、鮮卑國,東有高麗國。說起這個“高麗”,其實就是現在的朝鮮半島地區,在三國時期叫“百濟新羅”,高麗又叫“高句驪”。
高麗國在當時大漢數百年中也曾屢次侵犯中原,大漢強盛時期均不能得逞,因此慢慢的其軍事影響就沒有北面的“匈奴”影響大了。但到了三國漢末紛爭時期,“匈奴”和“羌奴”不斷騷擾漢庭邊境;“高麗”同時也看到了機會,也在東面開始屢犯中原。
如果說關羽是漢末內部爭鬥中的大英雄的話,那麼“毌丘儉”就是對外戰爭的民族英雄!毌丘儉是曹魏末期湧現出的大將,但嚴格的說並不是三國爭鬥中的角色。因爲毌丘儉並未直接參與三國紛爭,而是受命於“大漢朝廷”。
毌丘儉唯一和三國人物“司馬懿”的交集是東征遼東,也就是第一次打擊“高麗”,當時“高麗並沒直接進兵,不過是借“代理人”攪亂遼東。這一次是司馬懿和毌丘儉一起“遼東平亂”僅用了一年時間。
第二次“高麗”進兵中原,雄兵十數萬,一路燒殺佔據漢朝多地。毌丘儉親率萬餘騎兵,一路快馬加鞭趕往遼東抵禦外敵。公元244年,毌丘儉率萬騎分兵兩路,一仗斬殺兩萬敵軍,高麗軍大敗逃竄。但毌丘儉不停不歇,一路窮追猛打,不但收服了失地,還攻破了“丸都山城”,直殺進高麗腹地“沃沮”境內。一年不到,“高麗國”被毌丘儉打得徹底崩潰,幾欲喪國。
高麗國忙向“漢庭”求和,當時曹魏也正在用人之際,這才命毌丘儉班師回朝。還是在公元244年,毌丘儉雖然凱旋歸漢,但“高麗”視毌丘儉如魔如鬼。之後數十年,無論“大漢”是否還存在,也不管毌丘儉是否還活着,高麗都不敢再對中原有“窺視”之舉。
後漢滅立晉,高麗仍不敢對“中原”又任何不敬之舉,一直處於“稱臣”的狀態。直到以後的唐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高麗”一直都是中國的“臣國”、“附屬國”。必須要承認,這都是毌丘儉的功勞;如此豐功偉績比之呂布、關羽之流,真不知要勝強多少倍。
只可惜毌丘儉徵“高麗”凱旋歸漢時,三國時期已是接近尾聲;後司馬氏篡奪漢室,毌丘儉一力難支,終死於司馬師之手。
還是因爲《三國演義》,人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呂布、關羽身上;雖然這位民族英雄遠超呂關等衆將,豐功偉績更是名垂青史,但卻顯得寂寂無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