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文化也是人類獨有的一種文化,動物可能也有類似儀式的東西,但人類似乎能賦予墓葬越來越多的涵義,這就有了墓葬儀式和豐富的隨葬品的產生。
古代中國人相信死亡跟生存一樣重要,甚至死亡是一件更值得被用心對待的事情,一個孩子剛出生,排場也不過如此,做做滿月酒,熱鬧一下就完事了,而一個人死去,卻要大張旗鼓,不僅要尋找上好的棺材,還要根據風水測量墓穴的位置,還要準備珍貴的陪葬品。
在古代中國,死人的排場往往比活人還多,最好的東西先緊着死人用,後來我們從墓穴裏挖掘出很多珍貴的文物,即使在當時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現在有一些國家總說自己的文明比中國來得早,雖然比不上中國幾千年文明,但在發明創造上比中國人早得多,比如日本的木屐,就是日本人先穿的,木屐代表着日本的主流文化。
朱然墓的發現就給日本人狠狠打臉,讓日本羞愧不已,那麼朱然是何許人物?
大家都熟悉三國的故事,然而卻很少有人聽過朱然的名字,他是東吳很重要的一位朝廷重臣,出生在軍人世家,他的父親是開國元老,他也官至左大司馬。
朱然從小就是個聰明的孩子,他文韜武略都不錯,在軍事上更有天賦。後來他得到孫權是信任,對他委以重任,有段時間他追隨過呂蒙,屢立奇功。
朱然做過的最著名的事就是跟呂蒙含淚殺死關羽。
孫權對這個人很看重,在他晚年臥牀不起的時候,孫權也喫不下飯,希望他快點好起來,但他還是被死神奪走了,孫權痛哭流涕,親自穿素服拜祭他,在場的人也都很感動。
朱然的葬禮十分隆重,屬於“厚葬”,他的隨葬品十分豐厚。
當我們的考古學家終於發現了朱然墓,他們歡欣鼓舞,因爲這座墓是座“肥陵”有很多文物對研究中國歷史很有好處。
朱然代表着三國時期的文化,朱然墓的發現是三國時期考古最重要的發現,這足以讓考古學家激動得睡不着覺。
在朱然墓出土了一百四十多件隨葬品,“宮闈宴樂圖”是描繪東吳宮廷生活的,還有一些描繪道德題材的漆盤,比如“百里奚會故妻圖”、“伯榆悲親圖”,這些文物都有極高的價值。
有一件文物的出土引起日本學術界的轟動,那就是漆木屐,日本教科書中寫那是日本發明的,這下實力打臉了,日本人很鬱悶。
木屐雖然經歷很長的歲月,鞋面上彩色的夾繩早已腐爛,然而仍然保留完整的木屐形狀,日本人無法抵賴。
木屐穿起來十分方便,適合雨天出行,朱然墓裏的這雙木屐鞋底潛入了磨得很光滑的彩色石子,十分好看。
木屐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十分喜歡,幾乎人人都穿,最終成爲日本社會主流。
木屐的出土讓日本人對自己的言論十分尷尬,不過還是派人來中國進行察看,並且做了電視節目,記錄中國歷史文明。
這雙木屐被日本請回國去旅遊一圈,但是後來國家禁止出國展覽,也不讓日本人帶回國了,這雙木屐成了我們國家禁止展覽的文物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