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大臣,和其他朝代的不相同,我們可以說他們有特殊的風骨,拋開那些內鬥和貪腐的奸臣,明朝還是名臣居多。在明史中,曾發生過兩次文武百官因“禮儀”而集體抗議皇帝的事情,其中一次發生在明世宗嘉靖時期,嘉靖的生父大禮儀之爭,這一次以皇帝勝利而結束。另一次就比較特殊,發生明憲宗成化年間,因爲太后不能和先帝合葬,300大臣集體跪求8小時,轟動明史,這一次皇帝完敗。

明憲宗朱見深是個特殊的帝王,主要原因是因爲他的經歷非常特殊,他的父親明英宗朱祁鎮9歲繼位,當時有“三楊”輔佐,朝局穩定。但三楊死後,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忽悠下御駕親征,最終被敵軍俘虜,由此成爲明朝唯一一個被俘虜過的帝王。不僅如此,他後來歸國後被弟弟明代宗(朱祁鈺)軟禁7年,最終在手下的幫助下成功逆襲,二次登上皇位。明英宗被俘時,朱見深只有2歲,陪伴他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嫡母錢氏,另一個是生母周氏。等明英宗復辟成功後,朱見深才被立爲太子。

朱見深的嫡母錢氏是明英宗15歲時娶的嫡妻,即錢皇后,她性格善良,與世無爭,很得英宗敬重。但因爲錢皇后沒有子嗣,所以雖然周氏生下了庶長子朱見深,英宗還是沒急着立他爲太子,而是想等錢皇后生下嫡子。但錢皇后最終沒能生育,復辟後的英宗才立朱見深爲太子,而此時,錢皇后已經殘廢。

關於錢皇后的殘廢史,就更加感人了,當年英宗被俘,朝廷無力營救,錢皇后整日在宮內哀求上天,連續數月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上祈求,淚流不止,最後導致眼睛哭瞎,一隻腿也瘸了。所以英宗回來後,十分珍愛這個妻子。在明英宗第二次登上皇位後,他恢復了錢氏的皇后之位,而太子生母周氏當時被封爲貴妃。有個大臣建議,讓周氏做皇后,原因有二,第一是他是太子的母親,母以子貴,而錢皇后沒有子嗣。第二是錢皇后身體殘疾,出席公開活動會被臣民笑話。明英宗聽完非常惱怒,下令將這個大臣全家處斬。因爲在英宗心中,錢氏的位置無可替代。

英宗由於常年被囚禁,身體條件不好,在38歲那年就病重。臨死前,明英宗最放心不想的就是錢皇后。因爲他知道,錢皇后性格溫順,與世無爭,而周貴妃戀權,又是太子生母,此後必定壓錢皇后一頭。所以當着太子朱見深和大臣李賢等人的面,把對錢皇后的安排寫入遺詔:錢皇后百年之後,應與朕合葬。英宗再三對兒子朱見深說,一定要對錢皇后盡孝。

朱見深繼位後,是爲明憲宗,他想尊生母周氏爲太后。李賢等大臣集體反對,憲宗無奈,提出了“兩宮並尊”的方法,所以當時明朝有錢太后和周太后兩個太后。4年後,錢太后因病去世,禮部按照先帝遺詔,打算把錢太后和先帝合葬,但此時皇帝左右爲難了。因爲明英宗的陵寢只有2個主墓穴,一個是皇帝的,一個是太后的,很明顯只能合葬一個太后。如果遵照父親遺願,讓嫡母和其合葬,那生母周氏以後就要另外安葬別處,如此安排,生母意見很大,說他不孝。但如果違背父親遺願,又被大臣說成不孝,所以左右爲難,但明憲宗還是偏向於自己生母的。

面對生母的壓力,明憲宗最後還是打算另擇一個地方安葬嫡母,此時,明朝的那些執拗的大臣們沒有給皇帝面子,認爲皇帝有三條罪狀,第一,嫡庶不分,有失教化。第二,不尊父命,不忠不孝。第三,後世若皆效仿,那明朝必無正統。最初,以魏元和康允韶爲代表的大臣,合計80人跪在文華門外,然後滿朝文武百官,除了周太后的孃家人,其餘4品以上的官員和御史,合計300多人都跪在文華門外,從巳時到申時,哭聲震天,按照今天的時間算,相當於300大臣集體跪求8小時,目的是要求憲宗收回成命,讓錢太后和先帝合葬。

朱見深看到這樣的陣仗,驚慌失措,當時就覺得自己站在了忠孝節義的反面,恰恰此時,周太后派宦官傳來懿旨,讓大臣們趕緊回去,否則逐一問罪,引起了大臣們的反彈,大臣們甚至以集體自殺來威脅朱見深。朱見深想到百年之後史書會如何評價此時,心驚後怕,最後服軟,答應讓錢太后和先帝合葬。

但隨後,在周太后的逼迫下,在先帝陵寢旁又開了一個主墓穴,這樣就把兩位太后的“位置”都解決了。爲了怕大臣不同意,朱見深主動提出,把錢太后安排在右側(以右爲尊)。有野史在,錢太后安葬時,周太后故意派太監堵住錢太后和明英宗墓穴之間的通道,阻止二人“團聚”,可見周太后人品不佳。

小編認爲:錢太后合葬之事,對於朱見深來說,並沒有這麼好處理。正如小編上書所說,面對父親的遺願和生母的壓力,他違拗任何一方都被說爲“不孝”,最終在300位大臣連續8個小時的威脅下,他做出妥協。這件事在明史上比較轟動,可見明朝大臣的風骨,果然與衆不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