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媒體報道了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河北周家鄉的近況。周家莊大力發展旅遊業,佔地1000多公頃的農業特色觀光園拔地而起。以休閒、觀光、賞花、採摘爲主題,打造農業休閒、綠色生態遊,不僅讓觀光園成了人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也加快了周家莊轉型升級的步伐。

周家莊鄉擁有豐富的農業生態資源,是著名的林果之鄉。周家莊每年都要舉辦梨花節、草莓採摘節、金秋採摘節等活動,被河北省旅遊局首批確定爲“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周家莊鄉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賞花、採摘爲一體的生態休閒旅遊,採摘觀光園是國家3A級景區,河北省四星級休閒農業園,被原河北省旅遊局首批確定爲“農業旅遊示範點”。

目前,完成投資2.4億元,建成了4000畝的觀光園景區。除園區外,建成了合作社史紀念館、觀光臺、觀光園、觀光長廊、葡萄採摘長廊、人民公社大食堂、民俗展廳、苗圃迷宮、採摘大棚、林中餐廳等。年接待遊客達到30多萬人次,地域輻射京津冀,2017年集體旅遊收入達1800多萬元。

2018年,農業農村部下發《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18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通知》,推介了150個村爲2018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河北省遵化市何家峪村、晉州市周家莊鄉、內丘縣小辛旺村、邯山區小堤村、圍場縣御道口村、昌黎縣葡萄小鎮6個村獲得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稱號。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大喇叭裏播放的一首首紅歌迴盪在大街小巷。周家莊鄉,至今仍保留着人民公社制度,被稱爲“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68年間,社員們一直過着“掙工分、年終分紅”的集體生產生活。

周家莊作爲“最後的人民公社”,恪守“不讓一戶貧困、不讓一家受罪、不讓一人掉隊”的信念,保持着“三包一獎”和“定額管理”基礎之上的“工分制”,半個多世紀以來始終堅持依靠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周家莊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

河北晉州市周家莊鄉是我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鄉鎮。位於河北省晉州市中部,西距石家莊市50公里。周家莊鄉1949年創辦互助組,1952年建合作社,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建農工商合作社。自1952年至今,合作社始終集體統一經營,體制一直未變,已有68年曆史。

現在,周家莊鄉轄區共有10個生產隊、6個自然村。全鄉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建企業、搞養殖、發展旅遊。同時繼續實行集體經營、統一覈算、專業承包、分工分業的管理模式。“堅持理想信念,走共同富裕之路,不讓一戶貧困,不讓一人掉隊。”這是周家莊的大集體風範,也是周家莊的集體文化。

津貼制、優惠制,供給制、補貼制……每年,周家莊用於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集體開支3000多萬元。周家莊鄉在打造美麗鄉村的過程中突出了集體文化、田園文化、羣衆文化,注重建設文明鄉風,同時通過農業旅、文化旅相結合的方式,拓展當地品牌文化,讓鄉村更具文化底蘊。

2012年,周家莊的新民居開始陸續入住,嶄新的樓房,統一的物業管理,幼兒園、超市設施齊全。周家莊按照四代同室的村民先購房、三代其次,以此類推,同時,考慮孩子結婚等因素,樓層位置全靠抓鬮來決定,按照每平米1200元錢的福利購房政策售賣,黨員幹部沒有任何特權。

2018年,周家莊鄉黨委書記雷宗奎曾介紹:周家莊有五大發展思路,一是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除奶牛場外,面向市場,建立了10000畝小麥育種基地,3000畝葡萄示範基地,2000畝鴨梨基地,2000畝大棚蔬菜種植基地,1000畝高檔苗圃示範基地;二是調整工業,對鄉原有的集體企業閥門廠、彩色膠印廠、紙箱廠等10多家實行改制,增強企業活力;三是繼續發展金融商貿業。2014年,鄉集體投資1.5億元,建鄉集體商業區5萬平方米,商戶租用,使集體有永久性收入。

四是發展特色旅遊,2007年開始分批分期進行建設,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完善了旅遊基礎設施。目前,旅遊形成了“人民公社”感受區,牡丹園、榆葉梅、油菜花、玉蘭花、梨花觀賞區,葡萄、鴨梨、草莓區、櫻桃、桃等採摘區及娛樂區、餐飲區等。五是發展倉儲物流業,佔地200畝的大型物流園,目前已開工建設。

據統計,截止2019年底,周家莊鄉10個生產隊共有4433戶、13955人,土地面積爲15901畝。周家莊鄉工農業總收入達131278萬元,純收入33052萬元,社員人均純收入23685元。同1978年相比,社員生活水平增長196倍。

據媒體報道,周家莊雖然實行人民公社制度,但周家莊歷史上從來沒有搞過“大鍋飯”,從來都是“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周家莊從1954年起就開始探索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管理辦法,到20世紀60 年代初,就已經形成了“三包一獎”(包工、包產、包財務,超產或節約成本有獎,造成損失懲罰)和“定額管理”的比較成熟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度。周家莊制定了大量相關的規章制度,實現了管理制度化。

周家莊婚事新辦、喜事小辦、喪事簡辦在這裏已經堅持了20多年。2008年鄉里對理事會管理規定進行了細化,要求紅白事操辦實行“三個統一”,即統一待客標準、統一由紅白事理事會操辦、統一辦事不擺謝客宴,並納入了村規民約。

辦紅事不光酒席簡單,禮金也少。“你看,俺們這兒禮金隨的都是5元、10元,最多不超過20元。”社員康志田指着貼在牆上的大紅禮金單說,這些禮金加起來也就兩千多塊錢,雖然不多,但情意一點不輕,鄉親們歡聚一堂,圖的就是個熱鬧喜慶。

這篇文章總結,周家莊的集體經濟爲其成員提供了生活保障,使社員享受了一種有安全感的生活。這裏沒有特別富裕的人,也沒有特別貧困的人,更沒有其他地方那樣的攀比現象。也就是說,他們在自己的家鄉實現了有尊嚴的城鎮化,完成了從農民向城鎮居民的轉變。可以說,周家莊人在生活中有主人翁的地位,也有主人翁的尊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