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虛法師發心建造,溥儀的老師題寫寺名,您知道這寺廟在哪裏嗎?

文圖/二指禪掌門

民國時期的寺院,不早不晚,但留存完整的也不多。

營口就有一座。

佛友們大多知道,就是圓山長老的楞嚴寺。

小編兩次見過圓山長老,一次是在楞嚴寺,一次是在瀋陽回龍寺。

楞嚴寺屬於東北"四大禪林"。

其他三個是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般若寺、瀋陽慈恩寺。

東北四大禪林,小編我去過三個,唯有瀋陽慈恩寺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到訪。

雖說這是一座民國寺院,但年久失修,寺廟也顯得很落敗。

現在看到的楞嚴寺是1985年重修的。

史載,浙江寧波觀宗講寺倓虛法師來營口宣講佛經,一到此地,既有感應,於是發心在此修建禪寺。

原來這裏有座佛教宣講堂,但僅留下遺址。倓虛法師就在這個舊址上,開始了長達9年的建寺工作。也就是,1922年動工,1931年竣工。

倓虛法師爲天台宗第44代傳人,是民國高僧之一。曾在極樂寺擔任住持,協助般若寺修建,開創青島湛山寺,赴港設立華南佛學院,創立中華佛教圖書館等。他一生設立的佛學院有十三處之多,而他在國內造就的僧才及度化出家的僧伽,難以數計。

寺院爲傳統三進院落,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南北一線排在寺院中軸線上,兩側有鐘鼓二樓和東西配殿。寺院內還有配殿四座立於院落兩側。

要說楞嚴寺的建築特色,寺裏的師父講,各大殿均是用磨製的花崗岩條石砌築臺基,用青磚磨磚對縫砌成牆壁,施工極爲講究、精細。

更重要的,寺內供有西藏佛舍利一粒,倓虛法師舍利五粒,珍藏有《龍藏》、《大藏經》各一部。也可以說是不可多得得佛寶了。

還有就是,“楞嚴禪寺”四個大字,由愛新覺羅•溥儀的老師鄭孝胥所寫。

鄭孝胥也算是中國近代的一個“人物”,書法和詩歌都造詣很深。曾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不過,此人比較守舊,看不清歷史發展的方向。1932年任僞滿洲國總理大臣兼文教總長,算不上明智之舉。

【文圖均爲原創,請勿抄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