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山茶花 邓丽君 - 假如我是真的

本素材摘录自《四季花卉画谱 冬花》,周士心编著,艺术图书公司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周士心,1923年生于苏州。幼承家学由父亲赤鹿公放蒙,伯父木天公亲授诗文书法。早期毕业于苏州美专,并师从吴氏子深、似兰昆仲、张星阶(辛稼)、柳君然等名家。1949年迁居香港。作为新文人画派的代表,周士心的绘画作品以花鸟、山水见长,质朴清新,意境高远,既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吴门画派的精髓,“出新意于法变之中,奇妙理于豪放之外”,又融入了西方的绘画风韵,超凡儒雅,恬静淡泊。

山茶综合说明

山茶属大花乔木,树高者二、三丈,低者二、三尺,树姿矫健,枝干交加,树愈高花叶愈繁茂。叶如桂而硬厚,如倒卵形,两端尖,中宽寸余,大叶长可达三寸,面深绿光滑,光泽甚佳,北浅绿,经科老叶干枯而不脱,花后随之发萌,新叶生于树梢,翠似绿玉。

花有百十种,大体分单瓣、复瓣两大类。花期自十月至翌年二月,其色大都属于朱红、桃红、大红、粉红、纯白及一花两色、一花数色等。

单瓣朱红者常入画,色彩灿若丹砂,花瓣五出,蒂有层萼甚厚,瓣心密攒蕊柱,上有黄白花粉,中有雌蕊。

图例之一

本图画花枝局部,一枝昂上,另枝属于画纸之右下角,还有一老枝于两丛花枝串连,贯通全局。

全幅所含山茶画细节,依其先后次序为:花瓣、鳞唇萼蒂、花蕊、叶片、叶脉、花枝、老枝、苔点。

画花瓣时,应表现其色泽之浓度及厚度。

画叶片时,亦应表现其木质硬叶之物性,不可画成柔弱之形象。

花枝以瘦硬为佳,花皆生于枝头。

图例之二

将绿叶画成水墨叶,为中国画之特殊画法,但花朵及花苞蒂则仍用彩色。由于水墨叶之衬托,能使花朵部分更加明丽。

凡画水墨叶,必须将其中数叶以最深之墨画成,全幅画始有精神。

画一丛花,须将部分花朵重叠,分出前后的关系,而所有花朵姿态应各各不同。

花画成后,先点叶,在花隙之间的叶要点得笔意连贯。在花后之叶要点得契合无间而又不侵花瓣。

连接枝梗,注意穿越花叶之后的笔势要贯穿,所谓“笔断意连”,不可断断续续,尤须:1.枝端要圆浑,不可太尖。2.枝梗从粗到细的发展,要自然而合理。3.尽量照顾全局,使所有的花、叶皆有来源,都有归属。

花形变化、蕊蒂特征

本图自上而下,可知茶花自花苞至盛放各期的姿态。

自古以来画山茶多写单瓣花。复瓣花太整齐,缺少画意。单瓣花用朱磦蘸洋红画,所谓色如丹砂。纯洋红勾花瓣中央之脉线,反面不要勾。

鳞片状萼蒂,要承得住上面的花瓣,先用墨勾,在边线以淡赭石染,然后涂石绿。含苞待放的花蕾,在绿色的花萼间,微微露出朱红的花瓣来,很是迷人。

花瓣中心先染淡黄,以浓稠之白色画花蕊,并画一雌蕊,白色调黄色点花粉。

蒂下所连枝,要对准花蒂之中心,如花不对蒂是一病。

点叶、花枝

新叶尚未长大,用较鲜明之绿色,叶形瘦小而簇聚在一起。

点叶时稍与花枝有些距离,勾叶脉时再连接之,如此比较生动。

枝前有叶遮盖,应先画叶,再连枝。所有花枝,全用水墨画。

山茶叶依枝单生,不能画成如玫瑰叶那样,一组有一定的数目。

山茶叶,多数用花青多于藤黄之草绿,笔尖再调水墨成墨绿画成。

折枝画法

折枝法在中国花卉画中一如“对花写生”,适宜于小幅画之表现方法。

熟悉折枝法,可将所画花枝,佐以花瓶、竹篮等器皿等成为静物画。

注意花、花苞与萼蒂,萼蒂与花枝之连接;叶片之散布与枝梗连结,以及花叶各种形态与花枝方向之关系。

各部分之连结,既要坚实、紧密,又要生动多姿;既要精练又要舒展,是对立而又统一的。

新枝 老梗

新枝比较挺拔,粗梗老干久经风霜,显得苍劲。

两枝相并,墨色须分深淡,并以新枝互为穿插。

老干用干笔,使表面粗糙,同时要表现屈曲矫健,古拙苍老的形态。大幅的画,必须有老干,才有雄壮的气势。

枝梗穿插,先从近处画,层层画入,本图即有四个层次。

老干缀以苍苔,可增加画面幽深的感觉。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