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農藥的正確識別

  一、農藥標籤的識別

  農藥名稱:包括有效成分的通用名、百分含量和劑型。主要查看農藥中文通用名,無論是哪個企業生產、農藥中文通用名是一致的。

  農藥劑型:不同的劑型,使用的方法不同。如可溼性粉劑是通過水稀釋進行噴霧,粉劑只能進行噴粉或撒施,而不能進行稀釋噴霧。

  農藥“三證”號:包括農藥登記證號,一般用LS+編號、PD(或PD+編號)表示;農藥生產許可證號(農藥批准證書號),一般用XK+編號或HNP+編號表示;農藥產品標準號,一般用GBXX(國標)、HBXX(行標)、Q/XXX(企標)表示。

  農藥類型:一般用文字和特徵特色帶表示,其中殺蟲劑爲紅色,殺菌劑爲黑色,除草劑爲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爲藍色,殺鼠劑爲黃色。記住這些顏色分別代表的農藥類別,有助於避免誤用農藥。

  農藥使用注意事項:一般包括中毒症狀和急救措施、安全警告、安全間隔期、貯存的特殊要求等內容。

  二、農藥質量的初識別

  ①查看標籤的主要內容是否合格、真實。

  ②查看出廠時間,看產品是否在保質期內。一般產品保質期爲2年,個別品種爲3年。

  ③查看“三證”是否齊全、真實。

  ④查看產品外觀。不同的農藥具有不同的特徵,可從形狀和色澤上進行辨別。合格的乳油產品應是均勻透亮,上無乳油,下無沉澱。粉劑或可溼粉劑應不結塊,呈粉末狀。

  ⑤查看《農藥登記公告》或登陸中國農藥信息網進行覈對。

  Part.2

  農藥施用要點

  對症下藥:一是根據病蟲害防治對象,選用對口農藥,合適的農藥類型或劑型。二瞭解農藥性能,使用正確的防治方法,提高效果。

  適期用藥: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嚴格掌握最佳預防時期,做到適時用藥。病害應該在發病的早期得到預防和控制,控制發病中心,以防止病害的傳播和發展。對蟲害則要求做到“治早、治小”。

  科學用藥:應該注意交換使用具有不同作用的殺蟲劑,這些殺蟲劑不能長期單一,以防止病原菌或害蟲產生抗藥性。果樹生長初期,主要以高效低毒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混合或交替使用,而生長後期,主要使用生物農藥。使用農藥應提倡低容量的噴霧法。

  選擇正確噴藥點或部位:施藥時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病蟲害的發生特點確定果樹不同部位,進行鍼對性施藥,達到及時控制病蟲害發生,減少病原和壓低蟲口數的目的,從而減少用藥。例如,霜黴病的發生從下部葉片開始,向上發展。霜黴病的早期防治主要集中在下部葉片,這可以減少上部葉片的感染。

  合理混配藥劑:通過混合用藥的方法,達到一次性施藥防治多種病蟲害的目的。然而,殺蟲劑的混合應該基於保持原始活性成分或具有協同效應的前提,而不會增加對人類和動物的毒性,並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掌握農藥安全間隔期:要嚴格按照期限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菊酯類農藥的安全間隔期5~7天,有機磷農藥7~14天,殺菌劑中百菌清、代森鋅、多菌靈14天以上,其餘7~10天。農藥混配劑執行其中殘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間隔期。

  (來源:農民致富之友)

  ▼

  在這裏

  挖掘行業深度

  傳遞行業價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