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貫標認證企業的數量逐年遞增。以全國城市排名第一的廣州爲例,2015年通過貫標認證企業只有13家,2016年增至84家,2017年飆升至1188家。

這說明伴隨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增強,企業貫標需求日益增加。

通常來講,一般的機構會採用下方的標準模型對企業貫標進行輔導:

而目前有一些企業爲了快速拿證,直接按照上述標準模型照本宣科,削足適履,造成了大家對標準及企業知識產權貫標活動與企業實際不符的一些誤解。

那麼,企業標準模型到底對認識和指導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有何意義呢?

一般國內的一些小型企業,都會存在人員單薄,職能管理混亂等問題。

就比如我曾輔導過一家生產煙花點火器的企業,公司總人數僅十餘人,自主研發、委外加工、自主銷售,真正的產銷一條龍。

效益倒是相當可觀,但員工無部門區分,各人員沒有明確的分工和具體的職責,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基本上依賴直覺和需要。

對於這類型的企業,應如何將這套標準模型運用到貫標過程中呢?

我在對這家企業進行貫標輔導時,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了行政人事部、工程部和業務部。

行政人事部由一名核心人員及幾位兼職人員組成,核心人員負責人事、財務、採購職責,整個部門職能包括人員入職、離職、培訓、保密、財務、辦公物品採購職能。

工程部包括一名工程部主管及其他研發人員,主管負責決策研發、項目管理、知識產權管理、生產物料及產品採購。

業務部負責處理對外宣傳、銷售、合同管理等事宜。

在新的企業組織下,按標準要求,結合企業實際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工作。這樣,既符合企業實際,又能實現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讓權利獲取、運用和企業運營風險防控均比較到位,從而實現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規範化。

即對於小型企業,可以根據工作職能,將個人職責規範化,並初步形成一個寬鬆的組織架構,並依據形成的組織架構,按照標準要求來開展知識產權管理的工作。

但是對於超大型企業而言,標準模型該如何運用呢?

超大型企業雖然人員配置充足,但企業的組織架構尤其複雜。以家電研發爲例,研究開發工作可以劃分3大模塊:產品工業設計在銷售部門,新產品開發在設計部門,研發項目完成轉生產的生產工藝設計在研發部。

甚至,個別企業還會設置研究院,以便進行前瞻技術或共性技術研究開發。

因此,遇到此類超大型企業,研發職能管理就應當貫穿涉及到的所有部門,而不應將其整合成一個研發部。

例如,在工業設計階段,重點參考標準8.1立項的要求開展工作,關注同行及其競品,避免產品外觀的直接侵權。在新產品開發階段嚴格按標準8.1立項和8.2研究開發的要求開展工作:

在開發初期重點關注本技術領域的參與者、知識產權佈局、可參考技術方案;

在開發中期重點關注知識產權規劃,做好專利挖掘和專利佈局,開展侵權分析和規避工作;

在開發後期注重知識產權獲取。在生產工藝設計階段,應完善項目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風險規避方案。

如此,才能保證知識產權管理面面俱到而無遺漏。

企業標準模型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企業的工具,並可根據該工具指導不同類型企業,依企業實際開展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好這個工具,將爲企業貫標註入強勁動力。

作者簡介

陳振楔

數據與諮詢事業部管理諮詢部經理

高級諮詢師

專利代理人

曾就職於大型民營車企產品規劃科,從事專利技術情報分析12年,從事企業知識產權貫標輔導工作5年

擅長專利技術情報分析,主導開展多個企業的專利侵權檢索、分析及規避設計工作,主導開展多個企業的專利競爭對手專利分析,行業態勢專利分析工作,主導了多個政府的專利預警分析、專利信息利用及專利分析評議項目等專利技術情報分析工作,主筆各類專利分析報告200餘篇

擅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諮詢服務,深度參與萬家樂、金康新能源等近200家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診斷、梳理和重構的工作

搜索微信號:chofn2013,關注超凡知識產權,瞭解更多行業資訊、熱點新聞,更有細分領域知識產權乾貨分析等精彩內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