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些仅仅在歌词中唱到的句子,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也在上演。比如说,大学校园里的爱心献血站,随时随地都围满了想要贡献自己爱心的大学生们。当然了,献血虽然不能与那么捐献自己骨髓爱心人士相比,但是终归还是人们的一份爱心。说到捐献骨髓的爱心人士,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骨髓捐献者一般都不会和被捐者见面,这是为什么呢?看完才知医院“用心良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讲求“滴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按理说,像捐献骨髓这么高尚的行为,更应该受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千恩万谢才对,但是医院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会安排骨髓捐献者和被捐者见面,让骨髓捐献者以一种匿名的方式捐献给患者。其实医院这样做,既是为了被捐者好,也是在为捐献者着想。

从被捐者角度来看,医院不让其与捐献者见面,是避免了有些本来是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心来捐献自己的骨髓的,但是一时被鬼迷了心窍,发现患者好像如果没有自己的骨髓就活不下去。有的人甚至会做出趁火打劫的行为,逼迫患者家属给予自己一部分“营养费”(这个营养费还有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要找到与患者匹配的骨髓本来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患者家属肯定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任何机会的,只要骨髓捐献者的要求自己能够满足,就一定会尽力去满足(即使满足不了,也会尽力去满足)。所以,肯定也不会拒绝这种“营养费”的要求了。而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家庭可能已经为患者医治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有的甚至已经倾家荡产,这个时候骨髓捐献者再去要一笔“营养费”,无疑是在给患者家庭雪上加霜。

从捐献者的角度来看,骨髓虽然捐出去了,但是不一定能够一次性移植成功,有的患者身体可能出现排斥现象,有的时候还需要捐献者的二次捐赠。但是,捐献者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可能会不太愿意捐赠第二次。而如果被捐者家庭知道了捐献者的各种情况,肯定会登门拜访,乞求捐献者的再次捐赠。如果捐献者拒绝这样的请求的话,甚至会他们进行道德绑架,说捐献者见死不救,没有爱心。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医院这样做,不要让骨髓捐献者和被捐者见面,让骨髓捐献者以一种匿名的方式捐给需要的人,以免出现上述种种要“营养费”,或者是道德绑架的情况。这样既避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也不会让骨髓捐献者的爱心变成伤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