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初中語文”,關注我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而漢字流傳至今更是奇妙多趣

讓人學起來又愛又恨

同音異形字、同形異音字、古音通假等等

各種造字用詞的規則

更是增加了漢字書寫及使用的難度

最近,於老師發現網絡上經常爆出一些

讓大家很有爭議的關於漢字書寫上的話題

譬如說:“具”字裏面到底是三橫還是兩橫?

再譬如說:xiǎng xiàng

這個詞到底是應該寫成“想象”還是“想像”?

我們都以爲自己對這些常常說出口的

使用頻繁的文字

非常非常的熟悉

卻不知這些博大精深的漢字

偶爾也會捉弄一下我們

讓我們乍一看和較起真兒來

非常非常的陌生

一個個紛紛懷疑起自己曾學過的語文知識

曾寫過的那些字詞

如果漢字會說話

我想我們一定會問它:“咦,你是誰?”

不過我想說

雖然當時網友們不斷刷評論稱“細思恐極”

但其實我對這兩個字詞的寫法並不是很有困惑

因爲我還是很相信並堅定自己所學的知識的

我知道“具”裏面是三橫

也知道“想象”和“想像”可以通用

但是最近,我的問題來了......

前幾天,有一個同學問我說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這句話中的‘祇’,到底有沒有那一點?”

雖然問的我一臉懵

但是我還是非常肯定地告訴這位同學

這個教材中寫的沒錯啊

確實“沒有點!”

因爲在我的記憶中

我學這篇課文的時候

就沒有寫過帶點的“祗”字

然而之後

這位同學又甩給我一張圖

據他說是改了版的教材

這個版本中的“祇”就加了點

變成了“祗”

我很疑惑,很不解,很懷疑自己

氣得我都想去揍這本語文書了!!

按照我們所學的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意爲“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中”

其中,“祇”讀三聲,意思是“只是”

同時我還去查了字典

看了一下兩個字的釋義

加點的“祗”讀zhī,是“恭敬”的意思

不加點的“祇”讀zhǐ,是“只”的異體字

綜合來看,“祇辱於奴隸人之手”中的“祇”

就應該是沒有點的纔對

但是在這兩個版本的教材中卻寫出了兩個不同的字

按理說十分不應該

畢竟改版也不會輕易改個別字詞纔對

可是我也沒有辦法給出特別肯定的答案

畢竟若是錯誤了

給同學帶來不便也不好

所以,這讓我十分困惑

你們學《馬說》這篇課文的時候注意到這個字了麼?

是怎麼寫的呢?

歡迎大家給於老師留言解惑哦~

注: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溫馨提示

掃碼關注高中語文

獲取更多學習資料 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

往期精彩內容:

142篇新部編版1-9年級語文必背古詩文都找齊了(有音頻),速速收藏!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期預習起來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期預習起來!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教材!暑假預習專用~

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公衆號,隸屬於三好網,彙集衆多師資力量,爲全國初中生分享專業的語文學習經驗、方法和相關文化知識,助力每一位學子在語文方面取得進步。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微信公衆號內回覆下列數字即可獲得相應乾貨:

1.名 著      2.素 材       3.寫作方法       4.文言文

5.閱 讀 題      6.詩歌鑑賞       7.基 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