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咱北仑竟有那么多

博物馆、纪念馆、纪念体验馆...

那么问题来了,

你都去过吗?你又了解多少?

小编呕心沥血为大家盘点了这些资源,

趁着这个周末,即刻动身前往吧~

中国港口博物馆建筑面积40978平方米,馆舍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设计。外观形体从海螺中获取设计灵感,演化出螺旋形造型。建筑整体线条流畅,极具现代气息和视觉冲击力,表现出宁波这个现代化港口城市锐意创新的形象。

以港口文化为主题,展陈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分为中国港口历史馆、现代港口知识馆、港口科学探索馆、“数字海洋”体验馆、北仑史迹陈列馆、“水下考古在中国”陈列六个部分。

此陈列以历史时间顺序为主线,按照远古、古代(夏商周至1840年前)、近代(1840年至1949年前)、现代(1949年至2010年)四个历史阶段,展示我国港口的发展变化,展区总面积2950平方米。

主要展现各历史阶段中国港口发生的具有断代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典型事件、重大成就,既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全国港口的发展全貌,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重要港口的独特作用。

地址:北仑区春晓街道港博路6号

参观服务:免费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闭馆

梅山盐场始建于1958年4月,当年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怀揣梦想来到海岛梅山,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用72天时间就完成了原定为3年的筑塘任务。1959年梅山盐场建成投产,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愿梅山之花开遍全国各地”的锦旗。

梅山盐场旧址占地1793.4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四坡顶,灰色洋瓦,仿苏联建筑样式,总共有72间房间,因此俗称“七十二家房客”。该筹备处旧址是梅山盐场的一个缩影,是北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唯一典型的工业遗产,被评为2008年度“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0年入选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1年1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梅山盐场纪念馆设在盐场筹备处旧址“七十二房”内,占地面积460多平方米。纪念馆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功能于一体,与梅山盐场筹备处旧址这一工业遗产交相辉映,成为开展创业奉献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纪念馆以北仑盐业文化为背景,由“盐业跃进、聚焦梅山”、“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顺势而为、开拓进取”、“捷报频传、闪光历程”四大部分串起梅山盐场创业发展主线,展示了一批古代煎盐、晒盐工具、压滩机等盐业生产工具,书包、陶瓷杯等职工生活用品以及反映梅山盐场创建发展的文件、荣誉证书等实物和文献资料,展现梅山盐场的时代变迁及历史足迹,突显自强不息、艰苦创业、顺应形势、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时代主题。

地点:梅山街道担峙村西南侧(梅苑宾馆旁)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 周一、周二闭馆。如有调整,参照纪念馆入口开放时间公告牌。

电话:86782019

塔峙圃票证博物馆位于北仑大碶东岙姚家东南侧,由宁波商帮重要人物徐桴旧居改造而成,此旧居建于民国时期,占地2499平方米,2010年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徐桴,字圣禅,小港顾家桥村人,早年积极支持孙中山革命,曾任广州护法军政府粤军联系人,北伐军军需长,民国浙江省财政厅厅长,是中国早期金融实业家,民国时期浙江财团的代表人物。

他将这处住宅命名“塔峙圃”,曾藏古琴20把,并著有《镇海塔峙圃藏琴录》。其中的14把古琴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彩凤鸣岐”与“来凰”二琴更是成为镇馆之宝。

票证博物馆以中国票证文化为主题,利用北仑博物馆馆藏各时代经济票证、物质供应票证组成展陈内容,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和故居参观,于2014年5月30日正式开馆。

塔峙圃票证博物馆为参观者了解中国票证发展历史,以及票证背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史提供深入学习环境,为广大青少年培育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供直观形象,将成为我区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址:北仑区大碶街道东岙山村姚家东南侧

电话:86717050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8:30——16:30(周一闭馆)

柴桥老味道风情体验馆位于北仑区柴桥街道河头村,总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体验馆共分两部分:一是主展厅,集中展陈介绍柴桥传统民间小吃的民俗历史、制作工艺流程、制作工具及相关饮食器具;二是体验区,将大殿后面的辅房和室外庭院以开放式的形式,作为传统小吃的售卖、制作体验、休闲品尝区域。

其中主展厅占地366平方米,作为曾经的云雩三公庙仅存的后大殿,坐东北朝西南,为面阔7间、硬山顶的清代建筑,梁架、檐柱和鹅颈椽卷棚轩独具特色。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改建,道光四年(1824)重修,民国六年(1917)里人集资复修。2013年柴桥街道出资,请专业的古建设计、建设单位对其进行落架大修。

通过对云雩庙后大殿及其附属房的修复及改造,将“柴桥老味道”集中予以展示,成为北仑区首个地域性传统民间小吃的集中展示点、互动体验点、小吃品尝点、成品售卖点与古建筑相融合的新农村文化旅游休闲体。

地址:北仑区柴桥街道河头村庙后13号

电话:0574-86786726

交通:792、709-5路

参观服务:免费

开放时间:8:30-16:00

郭巨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座落在郭巨东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楼,总面积360平方,于2013年6月9日建成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北仑郭巨历史源远流长,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总台山烽火台、石屋、千户所城等珍贵历史遗迹以及众多军民携手抗击侵略的动人故事外,还拥有绚丽多姿、风华独具的地域文化及众多以海防、农耕、渔业等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抬阁、响器木偶、漆绘等。

陈列馆面积320平方米,共设“山海相接 千户所城”、“抗倭英豪 烽火总台”、“风华郭巨 非遗存珍”三个主题展厅,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模型展示等多种方式向人们展现了郭巨城历史上的繁盛辉煌,抗倭硝烟中的丰功伟绩以及传承发展的非遗经典。

白峰镇郭巨非遗陈列馆的建成,对于进一步宣传丰富多彩的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广大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建设和谐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地址:北仑区郭巨街道郭巨凤山路二号

电话:0574—86787798

参观服务:免费

开放时间:8:00—11:00;13:00—16:00

在郭巨西门村非遗体验馆可以实实在在参观非遗实物,感受非遗文化。

抬阁,是旧时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六七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郭巨抬阁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多年来,当地人们一直用抬阁祈福,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抬阁也被称为“流动的戏台”,需用八个身强力壮的村民抬行。

木偶响器,是由高跷演变而成,游行中每人各持一个木偶人,拉动绳子,木偶人便会自动敲打响器,发出的声音似乎是灵魂的交流,传统艺术的魅力在这里被无限放大。

地址:北仑区郭巨街道西门村非遗体验馆

参观服务:免费

九峰乡土文化馆位于北仑区九峰山旅游风景区入口处。总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展厅面积330平方米,2012年9月29日开馆。作为北仑博物馆的第一个分馆,九峰乡土文化馆肩负着弘扬历史传统、传播乡土文化的重要使命,目前主要由鲁彦•乡秀、风声•茶韵、记忆•民风三个展厅组成,主要展有大碶名人鲁彦、周大风的成就以及风箱、铜暖果、米升、锡茶壶等各类经典民俗藏品。

九峰乡土文化馆对市民免费开放,不定期开展文化沙龙,培训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九峰乡土文化馆的建成开馆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延伸博物馆服务的范围。

地址:北仑区九峰山旅游风景区入口

电话:18858473093

交通:721、790、792路

参观服务:免费

开放时间:8:00-15:30

邵克萍家族艺术陈列馆位于北仑区新碶九嘉巷21号,艺术馆设上、下二个展厅及附属设施,2010年10月向公众免费开放,2011年被命名为北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艺术馆专题展出北仑籍著名版画家邵克萍先生中国画作品二十余幅、版画原作二十余幅、年画宣传画十余幅和其他手稿及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国画作品是1980年后创作的,从未对外露过面。邵克萍的作品中,在国际上最著名的要数《浦江晨妆》,它是英国《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版画册》的封面画。

邵克萍早期的代表作《一件小事》的插图和《街头》的插图是经典的教科书(中小学语文课本)插图。邵克萍设计制作的《上海人民保安队总部关防》的印章,还有他为《中国美术辞典》撰写版画类条目的手稿、1950年筹备华东文化部工会的工作报告手稿等珍贵的历史文献档案也都在陈列馆中展示。

艺术馆另有专厅展示其两个儿子著名版画家邵黎阳、著名平面设计师邵建阳的重要作品。邵克萍对其下代人的影响造就了这个艺术家族,该艺术馆通过对邵克萍家族艺术作品的展示,来推崇和弘扬这样的文化现象。

邵克萍1916年生,北仑小港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共党员、历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版画会副会长,中国美协和中国版协授予他“新兴版画贡献奖”。

地点:北仑区新碶街道九嘉巷21号

开放时间: 8:30—11:30;13:00—16:30 (16:0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如有调整,参照艺术馆入口开放时间公告牌

咨询电话:(0574)86890727

蔚斗小学校史陈列室位于北仑区戚家山街道直街45号蔚斗小学旧址内。校史陈列可分为“蔚斗小学校史”、“蔚斗小学早期党组织”、“蔚斗师生英杰”、“七一七抗战”等四个陈列室,通过大量的图片、史料、陈列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蔚斗小学艰难曲折的历程和革命师生的英勇事迹。

蔚斗小学是唐爱陆先生1927年创建的一所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启蒙小学,培育了很多有觉悟、有才能的青年学生,踏上革命道路,素有矗立蛟门的“红色堡垒”之誉。1938年8月成立的中共镇海县工作委员会,工委机关就设在蔚斗小学。1987年5月18日,小港小学复名为蔚斗小校,蔚斗小学旧址辟为校史陈列室。蔚斗小学旧址1990年被北仑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党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

地址:北仑区戚家山街道直街45号

电话:13857468970、0574-56272130

交通:701、713、717、720、754、755、778、783、784、785路

参观服务: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周四、周六8:30-11:30,团队不限

李氏家族是“宁波帮”人士历尽坎坷、艰辛创业的优秀代表,是宁波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宁波帮”中的一棵“长青树”。自清道光年间起家,该家族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跨越7代,从中不仅走出了一批商界领袖、实业巨子,更涌现出了一大批各个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北仑戚家山街道是李氏家族的故地,改革开放以来兴建了乾坤亭、养正亭等设施以纪念李氏家族对国家对故乡所做出的贡献。

李氏家族纪念馆位于北仑区戚家山街道戚家山宾馆后面。总投资187万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2013年4月25日开馆。主要运用文字、摄影、视频、虚拟场景等表现手法,集中展示了李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分享李氏家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商业经济成就、人文关怀精神,而且对于深入研究“宁波帮”文化遗产,进一步拓展宁波的内涵,弘扬宁波的精神,力求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现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北仑区戚家山街道戚家山宾馆后面

电话:0574-86786060

交通:397、701、713、717、720、754、755、778、783、784路

参观服务:免费

开放时间:周六8:30-10:30

中国服装史上,“红帮裁缝”创立了五个第一:中国第一套西装;中国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家西服店;中国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中国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

出生于北仑霞浦戴家的戴祖贻,少年时代赴沪学艺,在西服缝制领域内创造了辉煌成就。2007年,红帮裁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戴祖贻也成为海外“红帮裁缝”和“宁波帮”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戴祖贻不仅把"红帮"精神传遍了海内外,曾为多国领导人、海外商界领袖、外交大臣等做过数以万件精美绝伦的西服,而且他做人像做衣服一样,一针一线认认真真,一点一滴诚信待人,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和报答生养他的故乡北仑,展现了海外宁波帮乡贤风采。

地址:北仑区霞浦街道陈华浦社区文化礼堂

参观服务:免费

瑞庐系顾宗瑞故居,占地212.2平方米,分为瑞庐、夏房大屋厍头间两部分。瑞庐建于20世纪30年代,总体呈三合院式,为中西合璧小洋楼建筑。夏房大屋厍头间为两间清代晚期传统木结构平屋。

瑞庐是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代表,作为顾宗瑞故居和航运事业骄子顾氏兄弟(顾国敏、顾国华、顾国和)的故里,既是顾氏家族血脉所系,也是顾氏后人追根溯源的重要场所,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艺术和科学价值。

顾宗瑞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展览以顾氏家族航运企业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文物、绘画、雕塑、场景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重展示方式反映出顾氏家族企业百年屹立不倒,几代航运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行业传奇。

顾宗瑞孩子们跟随父亲去香港从事航运业,并极其热心家乡公益,遵父亲“造福桑梓”的遗愿,在北仑以父母的名字命名捐资建造了“宗瑞图书馆”、“宗瑞医院”、“周翠玉幼儿园”。后来还捐赠了“顾国和中学”、“顾国华体育馆”等8所公益设施。在顾宗瑞先生的谆谆教导下,他的子孙们早已走成了一个又一个爱乡楷模的方阵。

地址:北仑区大碶街道太白社区东街140号

参观服务:免费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夏令时:8:30—10:30 14:00—16:00冬令时:8:30—10:30 13:30—15:30

贺友直北仑新碶人,是我国著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自学绘画,1949年起开始画连环画,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他从事连环画创作50多年,共创作了百余本连环画作品,对我国的连环画创作和线描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3月16日20时30分,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在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4岁。

贺友直纪念馆建立在贺友直艺术馆基础上。

贺友直纪念馆开放后,原先的贺友直艺术馆牌子也将保留,也即“一址两馆”,让家乡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位为我国连环画艺术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艺术家的生平经历、艺术成就、高尚品德及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地址:北仑新碶街道西河塘路3号

参观服务:免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