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宠,堪称《岳飞传》里第一猛将。枪挑铁滑车,是评书和戏曲中经久不衰的经典桥段。

高宠之猛,在于一出场便高举高打,杀得酣畅淋漓;高宠之殇,在于读者刚刚看得入迷,以为岳飞得此虎将直捣黄龙指日可待,他却突然殒命,如流星划过夜空,如昙花只有片时惊艳!

其时,金兵突破长江天险,攻克金陵,康王赵构逃至牛头山一座小庙之中,幸有岳家军勤王保驾。此时,金兵如铁桶般将四面尾住。牛皋突围,去搬运粮草,路上先后遇到两员猛将郑环、张奎,他都不是人家对手,但二人都是名将之后,听说牛皋是岳家军的大将,情愿结为兄弟,一起到牛头山保驾。

来到牛头山脚下,他们遇到了高宠。高宠一出场就是以一敌三,一个人对战牛皋、张奎、郑环。有点“三英战吕布”的意思。关键是三人合攻也完全不是高宠对手,高宠看看差不多了,主动喊停,告诉三人自己是来投奔大帅岳飞的,只想展示一下本领而已。

接着,高宠继续表现他的无敌,押粮突破金兵大营之时,虽有张奎郑环牛皋策应,但小说笔墨全都放在他一人身上:

兀术忙差下四个元帅来,一个叫金花骨都,一个叫银花骨都,一个叫银花骨都,一个叫铁花骨都,各使兵器上前迎战,被高宠一枪,一个翻下马去;第二枪,一个跌下地来;第三枪,一个送了命;再一枪,一个胸前添了一个窟窿。后边又来了一个黄脸番将,叫做金古渌,使一条狼牙棒打来,被高宠望番将心窝里一枪戳透,一挑,把个尸首直抛向半天之内去了!

高宠斩杀敌将都是一枪一个,四个“花骨朵”外加一员番将瞬间被“咕嘟”了。杀死小兵更是不计其数,霎时冲开十几座连营。

然而,高宠见到岳飞之后却被雪藏起来,在接下来的一场大仗中,岳飞这样安排:

张奎专管战阵儿郎,郑怀单管鸣金士卒,高宠掌着三军司令的大旗。

在京剧《挑滑车》这个段落中,高宠表现得尤为不满,他觉得自己理当冲锋陷阵,而岳飞则说他初来乍到,路径不熟,不可擅离大纛旗。

当高宠看到岳飞战不赢金兀术时,实在按捺不住,把管旗之事交给张奎,进阵冲杀。

兀术正冲上山来,劈头撞见。高宠劈面一枪,兀术抬斧招架。谁知枪重,招架不住,把头一低,被高宠把枪一拎, 发断冠坠,吓得兀术 魂不附体,回马就走。

看看,武力值相当高的金兀术在高宠面前只一合便发断冠坠,狼狈而逃,可见高宠之强大,犹如天兵天将下凡。高宠杀得兴起,开始催马冲营:

这一杆碗口粗的枪,带挑带打,那些番兵番将,人亡马倒,死者不计其数。那高宠杀得高兴,进东营,出西营,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番兵叫苦连天,悲声震地。

高宠杀得还不过瘾,加之立功心切,本来正要回山,却望见西南角上有座番营,猜想这里必是屯粮之所,打算放把火烧个干净,一举断了金兵命根,便拍马抡枪冲将进去。

他不知道,番兵十二辆重型武器装备“铁华车”就埋伏在这里。

现在我们习惯写作“铁滑车”,但钱彩《岳飞传》原文中写的是“铁华车”。这车本来是韩世忠和梁红玉所有,用它镇守两狼关对付金兵,没成想两狼关因大炮炸膛而失手,这车还没用便落入金兵之手。

金兀术后来见到“铁华车”还向军师哈迷蚩询问此车的来历。哈迷蚩回答说:

"昔日韩信造此车,困住了西楚霸王。"

相传铁滑车为韩信斗项羽时所造

原来,著名的铁滑车最早发明人是韩信,只可惜小说叙述太过简单,连一句描写都没有,而且更看不到配图,致使今人无法得知铁滑车到底什么样子,只能妄加猜测,常常把它设想成那种带有铁蒺藜的巨型滚筒。

金兵把铁滑车从山顶上推了下来,一辆接着一辆。

高宠见了说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把枪一挑,将一辆"铁华车"挑过头去。后边接连着推来,高宠一连挑了十一辆。到得第十二辆,高宠又是一枪,谁知坐下那匹马力尽筋疲,口吐鲜血,蹲将下来,把高宠掀翻在地,早被"铁华车"碾得稀扁了。

高宠在不了解铁滑车威力的情况下,不躲不闪(或许是因没地方躲闪),连挑十一辆,最终因战马不济而被车碾死。就这样,华丽登场的高宠“突然死亡”了。

就算是高宠死了,也不是因为他力弱而是因为马弱,所谓: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华车末破身先丧,可惜将军马不良。

高宠死得虽然很亏,但是大杀器“铁华车”被他全部破坏干净,也算是为后来宋军牛头山突围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在唏嘘感叹之余,也不禁会想:高宠固然勇猛,但似乎太“有勇无谋”了。人干嘛非得跟死物较劲儿,就算没地方躲,可以调转马头跑啊。

可如果换个角度看,其实高宠挑滑车完全是一处具有隐喻性质的伏笔,此事预言了“岳飞之死”。

如果高宠成功挑落十二辆滑车,那么,也许岳飞不会死

乍一看这似乎匪夷所思,高宠挑滑车和岳飞之死完全是不相干的两件事。

是的,两件事确实没有逻辑上的联系。然而,如果从小说写作手法上看,高宠之死象征了岳飞之死!高宠挑滑车而死与岳飞之死前后呼应。

先来看一下岳飞是怎么死的。

按照小说记载,岳飞本来将大军驻扎在朱仙镇准备向金兵发起大总攻,意图收复失地,迎回被金兵掠走的两位皇帝徽宗和钦宗。恢复中原在此一举。金兀术在恐惧之中和哈迷蚩商议,忽然想到可以启用内线人物秦桧,于是一面与宋国朝廷议和,一面让秦桧暗中“发力”。

秦桧奏请高宗召回岳飞

秦桧让朝廷连发十二道金牌,调岳飞进京,说是议和已成,加封官职。岳飞见到御旨,便已预感到凶多吉少。此时与金兵的战局,胜利天平已向自己这边倾斜,加之他手握重兵,完全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惜,他不是这样的人。

(岳飞)对众将道:"圣上命我进京,怎敢抗旨?但奸臣在朝,此去吉凶未卜。我且将大军不动,单身面圣,情愿独任扫北之事。倘圣上不听,必有疏虞。众兄弟们务要戮力同心,为国家报仇雪耻,迎得二圣还朝,则岳飞死亦无恨也!"众将道:"元帅还该商议,怎么就要进京?"岳爷道:"此乃君命,有何商议。" …… 正说之间,又报有内使赍着金字牌,递到尚书省札子,到军前来催元帅起身。岳爷慌忙接过,又报金牌来催。不一时间, 一连接到十二道金牌。内使道:"圣上命元帅速即起身,若再迟延,即是违逆圣旨了!"岳爷默默无言。

十二道金牌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二道金牌调岳飞”,岳飞入京,才有后来被以“莫须有”罪名下狱,直至被害之事。

这“十二道金牌”不只是小说中事,史书中确有记载:

(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 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宋史·岳飞传》

所谓“金牌”或者“金字牌”,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此牌。

正因为岳飞千古奇案一事,从此“十二金牌”一词便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所谓:十二牌来马首东,郾城憔悴哭相从。千年宗社孤坟在,百战金兵寸铁空!这十二道金牌,为历来读史者所扼腕痛恨!

也许,读到此处,有读者已发现了一个巧合:

高宠挑了十二辆铁滑车,而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催命,二人都栽倒在数字“十二”上了。

其实,这并非巧合,因高宠挑滑车本来就是虚构情节,所以小说设计出“挑滑车高宠惨死”的情节,正是对后来岳飞之死的影射。我们不妨大胆联想:假设高宠挑落了十二辆滑车,那么后来也许岳飞便不会有“十二道金牌之厄”。

高宠,岳飞的分身

高宠是《岳飞传》虚构的人物,这个人物出场时,自称他是“开平王之后”,也就是宋初名将高怀德的后代。

高怀德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他为保宋室江山南征北战,既扫平过诸割据势力也曾与辽军鏖战,武功卓著,勇冠三军。他死后所得谥号为“武穆”。

而“武穆”,恰恰也是岳飞的谥号!这是后来宋孝宗给岳飞平反后所封赐的谥号。

何为武穆?根据《逸周书·谥法》所载: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

简单说,得到“武穆”这一谥号的臣子,武力可安邦定国、威震四方、保民平安,德行则忠义正直,作风仁厚。

——这一点基本上就是我们印象当中岳飞的人物形象。

正因高怀德和岳飞谥号的一致,使得这两个人物有了某种“同质性”。因此,高怀德的后代高宠——这个虚构的人物,实际上是小说专门为岳飞打造的一个“分身”。

从“高宠掌着三军司令的大旗”就能看出,在短短的出场时间中,他就曾做过岳元帅的“替身”。

高宠将金兀术打得断发丢冠,正是岳飞与金兀术作战几近胜利,功败垂成。

高宠勇力俱在,但战马却不争气,终被第十二辆铁滑车所害。而岳飞呢,军力俱在,北伐克敌指日可待,但却被奸人釜底抽薪暗中算计,终被第十二道金牌召回害死。

二者居然有这么多相似之处!高宠虽是一介武夫,影射的却是岳飞这样的一代能臣。

岳飞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其绝世之功勋,雄壮之志气,“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之高迈气概,也正如高宠一人独挑十一辆铁滑车的雄奇战绩!

如此看来,高宠挑滑车的行为也就超越了“有勇无谋”,这是英雄“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写照!

注意,在高宠被铁滑车压死之后,金兀术还有过这样一番感叹:

却说哈铁龙拿了(高宠)尸首来见,兀术道:"这个南蛮连挑十一辆\'铁华车\',真是楚霸王重生,好生厉害!"

这里,金兀术把高宠比作楚霸王项羽,因为按照书中交代,铁滑车就是韩信用来对付项羽所造,所以这个比喻也是顺理成章,而且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而高宠也是力大无穷,二者确实很像。

如果深思,因高宠乃是岳飞的分身,这其实是将岳飞比作霸王项羽。

霸王项羽,宁死不渡乌江,一向被南宋有志之人所歌颂。如李清照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表面上是歌颂项羽气节高大,实则是贬斥南宋那些贪生怕死之人,畏惧金人,逃亡临安,一心议和,苟且偷生。是以项羽的“不渡江”反衬软弱官僚的“渡江”。

故而,无论是高宠还是岳飞,但凡将其比作项羽,那绝对是将他比作在宋室南渡时最有气节之人!

《挑滑车》曾是长演不衰的武戏经典,英雄精魂长驻!

京剧《挑滑车》

在京剧中,《挑滑车》堪称武戏的代表作。过去京剧武生名角都擅长演这出剧目,一旦开演,总是备受观众欢迎。当年,杨小楼的师傅俞菊笙每次上演《挑滑车》,只要把那杆大铲头枪往戏园二门外一戳,观众就知要演此戏,立刻满座。

京剧中的高宠

注意,在京戏中高宠的枪和项羽的枪恰好一样,类似扁铲很是特别,被称作“霸王枪”,这也正与《岳飞传》中以高宠与项羽做比暗合。

京剧中的项羽

从表面上看,《挑滑车》这台戏打得热闹,打得精彩,满堂的锣鼓点,刀来枪往,令观众热血沸腾特别过瘾。而从本质上说,人们不止是看打,更看的是高宠那股不屈不挠,血战到底的精气神,那份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忠勇气概。

高宠之死

更何况,《挑滑车》不单单是一出打戏,更是一出悲剧。英雄之死,会让人们在看戏之余,久久回味,怅然有所深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