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口腔潰瘍具有周期性、複發性、自限性的特徵。

口腔潰瘍如果不及時治療口腔潰瘍,又稱爲“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爲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潰瘍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口腔潰瘍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身體素質有關,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發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儘量避免誘發因素,仍可降低發生率,創面經久不愈消化系統疾病(15%):

患系統性疾病的患者易發生口腔潰瘍,主要是通過影響免疫系統而致病。口腔潰瘍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侷限性腸炎、肝炎等有關。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潰瘍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脹、腹瀉或便祕等情況。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潰瘍。

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缺乏葉酸、維生素B12以及營養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複發性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

常見症狀

1.輕型口瘡:好發於口腔粘膜角化差的部位,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數目不等,散在分佈,邊緣整齊,周圍有紅暈,感疼痛,有自限性及復發史,愈後不留瘢痕。

2.皰疹樣口瘡:潰瘍小且數目可多達20個以上,分佈較廣泛,無成簇及融合現象,患者有疼痛及伴有頭痛,低熱等全身症狀,愈後不留瘢痕。

3.腺周口瘡:好發於脣內側及口角區粘膜,潰瘍多單個發生,且大而深,呈“彈坑”狀,邊緣隆起,底不平微硬,病程長,愈後可留下瘢痕。

4.白塞綜合徵:若已出現口,眼及生殖器,皮膚損害時,則應結合其他系統損害分析並進行診斷。

併發症

可併發口臭,慢性咽炎,便祕,頭痛,頭暈,噁心,乏力,煩躁,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