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羅強似乎不願意讓人看到自己家庭真實的一面,他在作文裏曾虛構了母親的工作,以及和父親的感情。在湖南省衡南縣三塘鎮,這並不是一個完滿的家庭,母親譚麗麗和大女兒智力上都有缺陷,父親羅學勇把羅強奉爲掌上明珠,他儘可能給兒子創造更好的經濟和教育條件。

未成年頻繁犯罪的事件近年來越來越多,每一次悲劇的發生都讓人不禁發問:現在的孩子們都怎麼了?是社會的問題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怎樣才能真正幫到孩子們...

▶13歲男孩因不服管教砍死母親

3月18日,江蘇一37歲女子被發現在家中非正常死亡。而兇手竟是年僅13歲的親生兒子邵某,目前嫌犯已經被警方抓獲。

在調查過程中,警方瞭解到之所以發生悲劇,只是因爲13歲的邵某貪玩手機和家裏的寵物,而當晚因爲玩手機與母親發生激烈衝突,最後將母親砍死...

附近商家稱,母親的教育方式或許有些強勢:“那個男孩喜歡寵物,有點貪玩。他母親覺得他一天到晚都在玩(和寵物),就一氣之下當他的面把寵物狗摔死了。”

案發後邵某親屬趙先生稱,被抓後邵某一直沉默不語,唯一一次開口是向父親承認錯誤,說了一句“爸爸我錯了”。同時,趙先生表示,希望未來邵某仍然能夠接受教育,“主要擔心在,他13週歲回來,不讀書了嗎?不要就業嗎?後邊的人生軌跡人生道路怎麼走?肯定要讀書的。”

▶13歲少年錘殺雙親

羅強

2018年的最後一天,13歲的羅強殺死了自己的父母,兇器是父親用來養家餬口的那把木工錘子。

在湖南省衡南縣三塘鎮,這並不是一個完滿的家庭,母親譚麗麗和大女兒智力上都有缺陷,父親羅學勇把羅強奉爲掌上明珠,他儘可能給兒子創造更好的經濟和教育條件。但這種寵愛換來的是羅強的頑劣,他愛玩遊戲,出手闊綽,還花錢請高年級學生幫忙打架。

羅強似乎不願意讓人看到自己家庭真實的一面,他在作文裏曾虛構了母親的工作,以及和父親的感情。現實中,羅強常和父親發生爭執,甚至動手。他曾向同學抱怨,母親不該把他生在人世。

在殺死父母后,羅強逃往了他作文中虛構出的美好的故鄉雲南,並在那裏被警方抓獲。

兇案發生地點

▶13歲殺人,14歲傷人,19歲性侵女童並殺害

2010年,年僅13歲的韋某將4歲男童掐死,而作案動機一直不明,最終因韋某未滿14週歲依法不承擔刑事責任,但韋某的父母需要向小歡的家人賠償90000多元。出乎小歡家人的意料,韋瑞康夫婦從來沒向他們正面道過歉,每次與他們談起賠償的事情,對方一直推說沒錢賠。

2011年捅傷6歲女童,並準備將其淹死。當時在看到有人來的時候,韋某當即逃跑,受害者經過搶救幸運地活了過來,但用去了20000多元醫藥費,還被評定爲10級殘疾。經法院判決,受害者應獲賠20000多元醫藥費,但因韋瑞康拿不出錢而遲遲未能拿到。

2015年韋某尾隨11歲女孩,起歹心後將其拖至偏僻處性侵併殺害,之後被警方抓捕。

據犯罪嫌疑人自己稱,想殺死兒童並將他們淹死,就是想看看小孩能不能在水裏浮起來...

提及韋某,村裏的人都視其爲惡魔,大多數的人想不通屢次犯罪爲什麼總是會被放出來,最後韋某被抓走的時候,村民們的心願就是:別再把他放出來了!

一樁樁令人心寒的未成年犯罪事件,讓廣大網友羣呼:建議最低年齡設置在7歲,既然能犯罪就應該接受應有的懲罰!

法律的完善只是一方面,從這幾起案件中,不難看出悲劇的發生並不僅僅只是一方的責任,激化點很多都在於家庭或者周邊環境影響,個人覺得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從小缺失的三觀想要復原實在困難,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也或大或小會影響一個人的處事行爲。

熱播劇《都挺好》將原生家庭“毀人”議題引了出來,聳人聽聞的弒親案則暴露了更畸形更可怕的家庭關係。如何懲罰是一回事,如何預防是另一回事。若陽光無法照進問題叢生的家庭,黑暗就會從中溢出。

ID:yyzcs520

ID:xsxlx520

ID:pxye2014

心理諮詢師

ID:pxinli520

犯罪心理學

ID:neijingjk

情感諮詢

ID:qgzx1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