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公務員被視爲鐵飯碗,工作穩定、體面有地位,之前每年公務員考試都是擠破頭,很多熱門崗位經常出現幾千人爭搶一個的現象。

而最近幾年,由於某些原因,公務員熱似乎正在慢慢退去,開始出現了部分崗位沒人報考的遇冷現象。而如今,有的職位甚至出現沒人報的情況。昨天,國家公務員局發佈了《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9年度補充錄用公務員公告》。

根據公告,本次國家公務員考試部分職位出現空缺,現在補錄工作正式開始,據初步統計,這次補錄的國家公務員多達900多個職位,補錄人數達到3046人。

而根據最開始公務員招考通知,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共計劃招錄1.45萬人,最後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爲92萬人,考錄比爲63:1,比例還是很高,競爭依然激烈。

而根據最後面試結果,目前空缺了多達3046人的計劃,佔比高達20%,這是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的。從公佈的補錄職位名單中來看,很多單位甚至都是熱門單位,譬如國家稅務局,海事局,水利部等國家部委。

爲什麼在很多職位遭哄搶,有的職位卻需要補錄呢?根據某公務員培訓機構李姓專家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有的職位報名時就遇冷

在公務員報考階段,有的職位很熱,有的職位卻遇冷,造成了冷熱不均現象,甚至有的職位可能由於崗位工作辛苦或者要求過高等原因,最後直接零報考。

二、有的職位招生未達到招錄計劃

由於公務員考試涉及到多個環節,從報名、筆試、面試、體檢、考察到最後公示擬錄取,每個環節都有可能會刷人,即使很多考生過了初試,最後也未必能夠被錄取,這樣作爲招人單位就不得不補錄。

三、棄考現象嚴重

每年公務員考試,總有一部分人報名考試的時候,是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但真到考試的時候,可能由於各種原因,最後選擇了棄考。而目前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初試棄考現象非常嚴重,以2019年國家公務員筆試爲例,最終通過報名的人數爲137.9萬人,最終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爲92萬,接近46萬人最終選擇了棄考,數量非常多。

而目前,對於公務員考試,不管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是地方公務員省考,招考職位的要求也越來越細,越來越高,特別是學歷、基層工作經驗、專業背景等,限定越多,符合要求的自然就少,這也是需要補錄的一個原因。

當然,許多人對於公務員考試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或者貧困地區的公務員,報名人數較少,很多學生紮根基層的意願並不強。

公務員曾經被很多視爲鐵飯碗,特別是在許多家長眼裏,寧願自己孩子考每月4000工資的公務員,也不要每月2萬的民企或外企工作,總覺得“打工”的不如當公務員的。目前這種想法,似乎有慢慢在淡化的趨勢。

對於國家公務員如此大規模的補錄,你們怎麼看?歡迎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