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上期分享的病歷,我們瞭解到患者王阿姨, 女 66歲,主因“間斷口乾14年,雙下肢發涼2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前,治療方案爲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12u聯合阿卡波糖片50mg 3次/日,近1周血糖控制在12.0mmol/l左右,口乾、多飲,雙下肢發涼、麻木、刺痛感明顯加重,四肢關節腫痛伴晨僵,雙眼視物模糊、乾澀,偶感頭暈、頭悶。

考慮到患者一直未重視,現在併發症又比較多,大夫建議患者加入共同照護。初見王阿姨時,阿姨自己說,我要承認錯誤,自己以前不重視,現在腿疼腳疼,眼睛也糊的,必須重視了,以前就是無知,無知害人啊。你說,只要對糖尿病好的,我儘量配合。因爲阿姨特別積極的配合,七項評估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從評估結果看出,阿姨除了心態好,其他方面知識還是很欠缺的,所以在和阿姨協商的基礎上,我以問題爲導向,由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眼睛模糊症狀引出原因,還是血糖高的問題,特制定以下計劃:

1. 每天下午聽課,關於糖尿病基本知識自己先學習一下。

2. 血糖高的原因,最重要的大夫開的藥要規律喫上,不只降糖的,包括降脂的、降壓的、補鈣的,都要規律;高血糖的處理三步驟:避免劇烈運動、多喝水、及時聯繫醫生。

3. 監測血糖減輕疼痛小竅門:使用可調深淺度的採血筆;用血量較少的機型;酒精幹透再採血;選擇指側而非指腹採血;用幹棉球取代究竟棉球壓住採血部位;輪換採血部位。

住院第7天時,患者血糖均在13.9以下了,結合微灌注治療,患者下肢症狀明顯緩解,眼睛模糊症狀也部分緩解,協商出院後的運動計劃,患者表示在院期間也可以,飯後走20分鐘沒問題。鼓勵患者安全前提下運動。關於低血糖知識,上課也已經瞭解到,低於4喫糖塊升得快,喫糖前喫糖後最好都測血糖。

出院時,給患者制定了出院小目標:

1. 遵醫囑規律服用降糖、降壓、降脂等藥物。

2.每週配對監測三餐血糖,如出現波動較大及時聯繫主管醫生。

3.3個月後複查糖化、血脂、尿微量蛋白等異常指標。

衛教時我們發現像阿姨這樣的患者很多,沒有症狀或者症狀較輕時都不會重視,殊不知早期控糖效果的益處,糖化血紅蛋白降低,併發症發生的幾率都會下降。很多研究證實,糖化血紅蛋白降低1%,糖尿病引起的腦卒中則降低12%,心臟病降低14%,與糖尿病相關的死亡下降21%,糖尿病引起的腎病和失明下降37%,截肢和致命性外周血管疾病下降43%。建議大家點、線、面(點即平時血糖監測、線即三個月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查、面即每年併發症的篩查)的管理自己的血糖,纔不至於讓併發症發生,甚至嚴重到影響生活。

——太原糖尿病專科醫院供稿

推薦上期閱讀:

"微灌注"救了我的命(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