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在最艱苦的時候堅持創業的人。”
文丨華商韜略 楊凱
“顧客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非典時期沉澱下來的價值觀早已寫在每個阿里人的血肉裏,初心未變。
【1】
去,還是不去?
2003年4月,馬雲面臨着一個艱難的決定。
彼時,第93屆廣交會即將在廣州舉行。阿里巴巴早前承諾了50位客戶,要把他們的樣品帶到廣交會免費推廣。
可是,當時的廣州已被劃爲“非典”疫區。
儘管廣州政府一再宣稱已經沒有問題,可大部分展商還是不願去冒險。
數據顯示:2002年的第92屆廣交會總成交額197.1億美元,到會客商共計135482人;而2003年,總成交額只有38.9億美元,到會客商僅22670人。
經過數小時的討論,馬雲還是決定按原計劃參展,“答應客戶了,就必須遵守承諾。阿里巴巴有義務爲中國供應商的客戶參展”。
4月11日,廣交會參展項目負責人宋潔(工號:118)飛往廣州參會。她在那裏待了整整7天。
阿里首次參展便捷報頻傳,推廣的50家“中國供應商”,有10多家得到了意向訂單。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4月18日,宋潔回到杭州。第三天便回到公司正常上班。
4月22日,她出現了“鼻塞、咽痛、流涕”等症狀。當時,宋潔並沒當回事兒,就診後,尚未痊癒便又回到公司上班。
與此同時,國內非典疫情一下子嚴峻了起來。
4月20日,時任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首次公佈北京的疫情數據:
“截至4月18日,全國累計報道非典型肺炎病例1807例,北京339例。”
就在5天之前,衛生部公佈的北京確診人數才37人。全國人民真正意識到了“非典”的可怕,恐慌情緒迅速蔓延。
5月2日,宋潔開始發燒。5月5日,她高燒到39.1度,經專家診斷爲“非典疑似病例”,送往杭州西溪醫院隔離治療。
當時,宋潔的手機壞了,無法跟外界取得聯繫。得知消息後,馬雲想方設法去探望,還託人送去手機和CD機,CD機裏放的是阿杜的《堅持到底》。
5月7日,宋潔被確診爲浙江省的第四例非典病例。
宋潔被轉移到5樓的確診病房。經過3個確診患者的病房時,“我透過窗玻璃一個個看過去,人身上插滿了管子”,她後來回憶說:“當晚,第一個房間的大姐就去世了。”
26歲的年輕女孩一下被推到生死邊緣。
另一邊,阿里巴巴也被推到了生死邊緣。
公司內部既擔心宋潔的安危,又怕自己被傳染,沒人知道接下來工作該怎麼辦;外界輿論質疑阿里爲何讓員工去廣州。
幾天後,《人民日報》在《麻痹的代價》一文中批評道:500多人被迫隔離,只是因爲一位病人,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警醒痛心的實例!
阿里所在的華星科技大廈,其它公司將阿里巴巴視爲“公敵”,認定是他們把“非典”帶了回來。
甚至在整個杭州,阿里都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有員工記得,當時,如果被認出是阿里巴巴員工,馬上會被人揭發:“非典來了,快跑啊!”
由於宋潔回到杭州後,活動範圍大,接觸人員多,潛在風險極大。爲了阻斷所有可能的“非典”傳播渠道,杭州“全城戒備”,打響了一場“非典”以來最大規模的阻擊戰:
涉及患者家庭所在居民樓、所在單位的500人,還有近百名醫務人員和相關病人全部隔離。另外,再加上爲隔離區服務的醫務人員、社區街道幹部、環衛工人,有上千人被列入觀察對象。
全員隔離意味着這個全球最大的B2B網站面臨癱瘓。此時,年輕的阿里纔剛剛邁入收支平衡階段,一旦癱瘓就是滅頂之災。
幾乎所有知情者都覺得這家公司完蛋了。準備大幹一場的馬雲也“沒想到非典的第一槍,竟然打在我們公司上面”。
【2】
“全員隔離”!
5月6日下午4點,馬雲在公司宣佈隔離消息,通知全體員工在家辦公。
所有人快速收拾東西;技術人員確保每位同事家裏都能聯網,並接入公司系統;同時,更改業務工作和彙報流程。
短短兩個多小時,400多名員工離開公司,回家上班。“一切有條不紊,甚至沒有主管安排,大家都知道自己做什麼”,彭蕾後來回憶說。
隔離期間,防控人員把所有阿里員工的家門用一條大鐵鏈子封死,只能打開一條縫,往裏送飯,樓下設一個帳篷,負責其飲食、測溫、消毒和看管工作。馬雲家門口,也有3個人日夜看守。
但是,一切工作照常。
每天早上8點多,大家會打開電腦,“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只是不像以前一樣面對面,到中飯的時候,就去弄點喫的,下午1點多就會回到電腦前”。
每天晚上8點多,員工還會自發組織在一起娛樂,通過攝像頭互相問候:有人現場直播快速喫西瓜,還邀請馬雲網上K歌。彭蕾唱過一首《踏浪》,所有人都起鬨,喝倒彩,笑得停不下來。
隔離的事不敢對外面講,服務更不敢停。
阿里巴巴服務熱線都接到了員工家中,覆蓋到家裏的電話號碼上。他們再三叮囑家人,不管什麼時間接到電話,第一句話一定要說:“你好,這裏是阿里巴巴。”
隔離期間,全世界的客戶打電話給阿里巴巴時,可能都會奇怪:爲什麼接電話的還有老人和小孩?
5月7日,是阿里人在家上班的第一天。不但外界渾然不知,業務量還創下新的紀錄:
這一天,阿里巴巴僅中文站的買賣商機就突破12500條。
那段時間,阿里沒人說我不能做什麼,所有人都說我可以做什麼。
當時,整個阿里只有6個人逃過了隔離。
4月17日,馬雲組建了6人的祕密研發小組,負責研發對抗美國電商巨頭eBay的祕密武器。被選中後,6個人悄悄離開了華星科技大廈,轉移到湖畔花園的一間公寓裏辦公,因此逃過了大隔離。
2003年5月10日晚8點整,籌備26天的“祕密武器”淘寶網正式上線——這一天,剛好是阿里巴巴被隔離的第四天。
此時,馬雲本人也隔離在家,無法和團隊一起慶祝。他和團隊成員約好晚上8點打電話,在空中舉下杯,所有人一起說“保佑淘寶一路順風”。
上線時,淘寶首頁寫着這樣一句話:“紀念在最艱苦的時候堅持創業的人。”
多年以後,阿里人回憶起來仍感慨不已,那時的阿里“在前途未卜的時候,依然堅持我們的堅持”。
5月19日,非典隔離解除,鐵鏈被打開那一刻,所有阿里人電腦上都傳來盛一飛做的Flash視頻,背景音樂是譚詠麟的《朋友》。
“那一刻,眼淚瞬間流下來了”,老員工周嵐回憶說。
3天后,宋潔成爲杭州首個痊癒的“非典”患者,順利出院。
阿里最終渡過難關。從此以後,這羣平均年齡只有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有了共同的記憶和經歷,真正成爲了一家人。
隔離的12天裏,阿里員工在危機狀態下表現出來的執行力、凝聚力和獨立作戰能力,讓公司高層感到驚訝。
阿里巴巴合夥人蔣芳說:“非典給我們帶來的意義在於,我們找到了阿里精神的真正內涵所在。”
“顧客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如今看來,阿里後來的六脈神劍似乎正脫胎於此。
2005年4月20日,馬雲致信全體員工宣佈,今後每年5月10日定爲“阿里日”。此時,“非典”已過去整整兩年。
▲每年的“阿里日”,阿里巴巴都會舉辦集體婚禮,由馬雲親自證婚
馬雲說:“我們應該永遠地紀念這樣一種精神,我們不是爲自己在工作,我們是爲我們共同的信念和我們共同的客戶在工作。”
【3】
在非典陰影的籠罩下,展會推遲,客商卻步,訂單取消,傳統的商業模式遭遇極大挑戰,中小企業叫苦不迭。
當時,有專家給中小企業開出三個方子:
一是上網做生意;
二是利用派駐在海外的工作人員參加相關的展會和交易會;
三是通過國際採購商在中國內地的代表和辦事處開拓業務。
非常時期,上網做生意顯然成了中小企業最可行、最安全的救市良方。
而阿里巴巴的目標就鎖定在中小企業,其2003年的190萬會員中,90%都是中小企業。“最需要網上交易信息的正是中小企業”,馬雲說。
在宋潔感染之前,整個阿里都沉浸在飛速發展的喜悅裏。
2003年3月,阿里每天新增會員3500人,比上季度增長50%;每天發佈的新增商業機會數量,達到9000~12000條,比上季度增長3倍;中國供應商客戶數量比2002年同期增長2倍;每月有1.85億人次瀏覽;240多萬個買賣詢盤及反饋。
4月30日,“非典”最爲猖狂的時刻,時任杭州市市長茅臨生還專程到尚未隔離的阿里巴巴公司考察,期望在特殊時期,電子商務能助貿易一臂之力,協助企業擺脫困境。
阿里巴巴不負衆望,被隔離後,不但維持了兩大網站的正常運轉,而且使業績激增5倍。
除了阿里人的努力,最關鍵的一點在於,“非典”讓數以百萬計害怕出門的人開始嘗試在網上購物。
克拉克在《阿里巴巴:馬雲的商業帝國》中寫道:“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非典爆發與國內高速連接的到來是不期而遇,人們意識到他們宅在家中所可以做的事。中國電子商務繁榮的充分威力或許幾年後才被人們感受到,但是這的確就是起源。”
“非典”證實了數字移動技術和互聯網的有效性,因而成爲互聯網在中國崛起的轉折點。
後來很多人都說“非典”對於阿里是個機遇——“非典”成就了馬雲、圓了阿里巴巴的夢。
但馬雲說,不能把這樣的事件稱爲“機會”,這是不恰當的,他更願意稱之爲“挑戰”。它更像是一塊試金石:讓我們坦然地面對挑戰並戰勝挑戰;讓我們迅猛發展並更加迅猛強勁地發展;讓阿里更加阿里;讓阿里人更加阿里人。
整個過程中,阿里的應對但凡出現一點兒問題,就有倒閉的風險。
不過,阿里不但挺了過來,還誕生了兩大影響深遠的“產品”——淘寶網和阿里日。前者成爲阿里巴巴擊退eBay的原子彈,後者成爲阿里人的精神寄託。
“非典”事件之前,阿里巴巴只是杭州的一家小公司,在浙江省都沒有太多人知道。“非典”過後,全國甚至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家公司。阿里巴巴的品牌和口碑一下子樹了起來。
蔣芳曾感慨:“當你手裏沒有牌可打了,沒有炫目的產品,沒有很高的成交率,此時公司的文化就非常重要,當時的我們擁有強大的精神氣兒,很多客戶因此相信我們的人。”
就如《阿里巴巴與四十大道》中寫的那樣:
危機是雅努斯的面孔,面孔的對面永遠並存着另一幅面孔,它叫機遇。難的是,這一面如果只靠眼睛永遠看不到並存的另一面。
能否度過危機是衡量公司好壞的重要維度;能否把危機轉爲新的動能,甚至形成不可磨滅的文化,這是衡量公司偉大與否的重要維度。
順利渡過危機後,阿里的發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4】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17年前,阿里還只是一家創業期的小公司,面對非典,拼盡全力只爲了活下去,活得更好。
17年後,阿里已經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新冠肺炎爆發,阿里考慮的不再是企業自身的利益與發展,而是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成爲化解危機的中流砥柱。
醫療物資告急:
年關將近,阿里旗下的1688網星夜派人前往義烏、深圳、廣州等地,協調了58個地區的工廠復工,加急生產醫療物資。同時,阿里在淘寶、天貓平臺緊急備貨超過7200萬件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物資,滾動上線。
1月25日,阿里巴巴宣佈設立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從海內外直接採購醫療物資馳援武漢。
1月29日,馬雲基金會宣佈捐贈1億元,支持加快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
1月30日13時50分,阿里巴巴全球採購的11180公斤、70餘萬件醫療物資落地上海浦東。
這是一個和KPI無關的項目。但一聲號召,散佈在五湖四海的阿里巴巴員工第一時間告別親人、結束休假,全身心投入項目。
與此同時,在韓國、俄羅斯、以色列、日本和德國等國家,大批貨源已完成驗資、採購等程序,整裝待發。未來3天內,預計將有超過650萬件醫療物資,通過阿里全球直採送達武漢。
醫務人員緊缺:
1月24日晚間,阿里健康定向針對湖北地區居民,在支付寶App上線互聯網醫生免費義診服務。
1月26日下午,阿里健康又緊急增開手機淘寶的義診諮詢入口。截至26日零點,上線24小時的義診活動頁面累計訪問用戶數已近40萬,極大緩解了湖北省醫務人員的診治壓力。
爲保證武漢醫院的醫護人員每天喫上熱飯,阿里巴巴還以盒馬武漢門店爲中心,成立了專門的送餐團隊。
大批醫生意外感染。1月27日,支付寶保險平臺爲全國醫護人員設立了“健康保障金”。在國家衛健委公告認定的疫情期間,如果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中不幸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後可申請10萬元保障金;如果不幸因病身故,可申請50萬元保障金。
物資運輸通道受阻:
阿里巴巴與東方航空建立了全面合作,在印度尼西亞、韓國、以色列、俄羅斯等14個國家,形成醫療物資全球採購與全球運輸的無縫對接,全力支持保障阿里巴巴的海外採購快速、安全地到達中國,支援疫區。
同時,菜鳥網絡聯合各快遞公司開通全球綠色通道,優先確保各類醫療防護用品第一時間送達武漢。
國家號召民衆減少外出,居家隔離:
1月27日,阿里巴巴推出“疫情服務直通車”,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問、查、看、喫、買、辦”等六類服務。
零售、餐飲等行業收益慘淡:
1月30日下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決定自2020年2月1日起,對武漢區域餓了麼商家分批次減免佣金。
研發效率需求迫切:
1月29日,馬雲個人名下的馬雲公益基金會宣佈捐贈一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此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其中,捐贈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各2000萬元,用於其所屬專業研究機構當前病毒疫苗專項研發;其餘資金將用於支持國內外各頂尖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合作展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治療工作。阿里巴巴集團也同時宣佈將爲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本次病毒疫苗和新藥研發所需的一切AI算力。
今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宣佈,利用阿里達摩院AI算法,首次將原本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
……
從自渡到渡人,17年裏,阿里變的是公司體量和力量,不變的是面對危機的價值觀與精氣神兒。
“顧客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非典時期沉澱下來的價值觀早已寫在每個阿里人的血肉裏,初心未變。
某種程度上,阿里17年的變與不變折射的也是中國17年的變與不變。17年裏,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力量不斷增長,但面對危機的價值觀與精氣神兒同樣未變。
17年後,鍾南山、李蘭娟代表的一批“非典戰役”的戰士和幕後英雄們仍然堅守在“抗疫”一線。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取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參考資料:
[1]《阿里巴巴如何從17年前的“非典”浴火重生》阿里鐵軍
[2]《阿里巴巴與四十大道》趙先超3.《阿里巴巴:馬雲的商業帝國》鄧肯·克拉克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