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國考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行測考試絕對是一場關乎速度與準確率的比拼。2小時之內要做完五大模塊的135道題,實非易事。

  而且,每年都會有那麼幾道題,頗具挑戰,讓學霸沉默,讓學酥流淚,讓學渣心碎...

  下面是國考試題中錯誤率較高的10道題,無數考生在它們面前“折了腰”。你,敢挑戰嗎?(參考用時:15分鐘)

  1.某集團企業5個分公司分別派出1人去集團總部參加培訓。培訓後再將5人隨機分配到這5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只分配1人。問5個參加培訓的人中,有且僅有1人在培訓後返回原分公司的概率:

  A、低於20%

  B、在20%~30%之間

  C、在30%~35%之間

  D、大於35%

  答案:D。

  錯誤率:87%

  解析:總事件數爲A55=120種,4個單位錯位排序爲9種,5個分公司總共符合條件的事件數爲9×5=45種。概率爲45/120=3/8=37.5%。正確答案爲D。

  2.建築設計,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一個民主決策問題,規劃設計要_____專業人士的意見,_____藝術創新,但是,城市公共建築的設計規劃,又是重要的公共事務,需要遵循民主決策、公開決策的原則,通過制度化的渠道,_____公衆尤其是當地民衆的意見。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重視保障徵集

  B、聽取保護吸納

  C、採納支持吸收

  D、採用維持徵求

  答案:B。

  錯誤率:85%

  解析:採用與“專業人士的意見搭配”不合理,儘管是專業人士的意見,也不能直接採用,排除D項,保障表示保護生命財產、權利使不受侵犯,不能與藝術創新連用,排除A項,吸收是指把外界的某些物質吸到內部,或是組織或團體接受某一個人稱爲自己的成員,不能與當地民衆意見連用,排除C項,因此爲答案爲B。

  3.將一個8釐米×8釐米×1釐米的白色長方體木塊的外表面塗上黑色顏料,然後將其切成64個棱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再用這些小正方體堆成棱長4釐米的大正方體,且使黑色的面向外露的面積要儘量大,問大正方體的表面上有多少平方釐米是黑色的?

  A、88

  B、84

  C、96

  D、92

  答案:A。

  錯誤率:84%

  解析:白色長方體可以看做64個小正方體平鋪,由4個角,24個棱和36箇中間小正方體構成,角上的4個小正方體有4個面被刷成了黑色,棱上的24個小正方體連續的3個面被刷成了黑色,中間的36個小正方體相對的2個面被刷成了黑色;拼成的大正方體有8個角,24個棱和24個單面,拼接時有4個角需用之前棱上的小正方體替換,每替換一次缺一個黑色面,角上共缺了4個;由於4個棱上的正方體替換到了角上,此時棱上又少了4個小正方體,需用對面爲黑色的小正方體替換,每替換一次缺一個黑色面,棱上共缺了4個。大正方體的表面積爲4×4×6=96平方釐米,大正方體的表面上共有96-4-4=88平方釐米是黑色的。因此,本題選A。

  4.201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13.5萬億元,同比增長7.9%,比上年回落1.6個百分點。

  201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0.6萬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運輸費用5.6萬億元,同比增長6.6%;保管費用3.7萬億元,同比增長7.0%;管理費用1.3萬億元,同比增長7.9%。

  能夠從上述資源中推出的是:

  A、2013年第三季度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速高於第四季度

  B、2014年每萬元社會物流總額的平均管理費用低於上年水平

  C、2014年農產品物流額在社會物流總額中的比重高於一成

  D、2014年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額超過2012年的兩倍

  答案:A。

  錯誤率:83%

  解析:A選項,2013年第一季度增速9.4%,一二季度混合爲9.1%,前三季度混合爲9.5%,可知第三季度增速高於9.5%,第四季度爲全年平均增速9.5%,故2013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速高於第四季度,A選項正確。

  B選項,2014年社會物流總額增速7.9%,管理費用增速7.9%,分子增速等於分母增速,比重不發生變化,B選項錯誤。

  C選項,2014年農產品物流額爲3.3萬元,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13.5萬元,比重小於一成,C選項錯誤。

  D選項,兩年期混合增速,R=r1+r2+r1r2=32.9%+30.4%+32.9%30.4%=73.3%,2014年單位與居民物流額約爲2012年的1.7倍,未超過兩倍,D選項錯誤。

  因此,本題選A。

  5.某單位有3項業務要招標,共有5家公司前來投標、且每家公司都對3項業務發出了投標申請,最終發現每項業務都有且只有1家公司中標。如5家公司在各項業務中中標的概率均相等,問這3項業務由同一家公司中標的概率爲多少?( )

  A、1/25

  B、1/81

  C、1/125

  D、1/243

  答案:A。

  錯誤率:82%

  解析:根據概率的定義:所求概率爲=5÷(5×5×5)=1/25(滿足要求的情況數爲5,所有隨機的情況數爲125種。)。因此選A。

  6.搬運工負重徒步上樓,剛開始保持勻速,用了30秒爬了兩層樓(中間不休息);之後每多爬一層多花5秒,多休息10秒,那麼他爬到七樓一共用了多少秒?

  A、220

  B、240

  C、180

  D、200

  答案:D。

  錯誤率:82%

  解析:分析題幹可知,前兩層樓梯,每層所需時間爲15秒,具體時間列表如下:

  進而可以得到總時間爲200秒,答案選擇D。

  7.生態演替是指在同一地段上生物羣落有規律的更替過程,分爲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兩類。在過去從未有過植被,或者原來有過植被但被徹底破壞,原有植被下的土壤已不復存在的裸地上開始的演替稱爲原生演替;在原有植被雖已被破壞,但仍保持着土壤和植物繁殖體的地方開始的演替稱爲次生演替。發生次生演替的生物羣落趨向於恢復到破壞前的形態。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可能導致次生演替的情形是:

  A、人類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的植物種子灑向森林

  B、某島嶼火山爆發後,火山岩漿覆蓋整座島嶼

  C、當森林被反覆砍伐後,演化成爲了稀疏的草原

  D、水壩建成後下遊湖泊乾涸,沿湖植被大多枯死

  答案:D。

  錯誤率:81%

  解析:生態演替包括“生物羣落更替”;次生演替強調“原有植被已被破壞”、“保持着土壤和植物繁殖體”。A中原有植被即森林並沒有被破壞,沒有生物羣落更替,不符合定義要求;B中火山噴發後,原有植被已被破壞,原來的土壤和植被繁殖體也被覆蓋,屬於原生演替;C中森林被反覆砍伐,已變成稀疏的草原,該過程已經完成,不符合“可能導致次生演替的情形”,D中水壩建成後,沿湖植被都枯死,但植物繁殖體仍存在,若保證一定生存環境,植物可以恢復,符合定義要求,故正確答案爲D。

  8.A地到B地的道路是下坡路。小周早上6:00從A地出發勻速騎車前往B地,7:00時到達兩地正中間的C地。到達B地後,小周立即勻速騎車返回,在10:00時又途經C地。此後小周的速度在此前速度的基礎上增加1米/秒,最後在11:30回到A地。問A、B兩地間的距離在以下哪個範圍內?

  A、40~50公里

  B、大於50公里

  C、小於30公里

  D、 30~40公里

  答案:A。

  錯誤率:81%

  解析:行程問題公式:路程=速度×時間。已知C爲中點,6點出發,7點到達C,則8點到達終點;則返回過程前一半路程所用時間爲2小時,設速度爲v;後一半路程所用時間爲1.5小時,速度爲v+3.6(1m/s=1km/h),則有2v=1.5(v+3.6),解得v=10.8,則全程爲4v=43.2。因此,本題選A。

  9.某辦公室有王莉、李明和丁勇3名工作人員,本週有分別涉及網絡、財務、管理、人事和教育的5 項工作需要他們完成,關於任務安排,需要滿足下列條件:

  ①每人均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項工作,一項工作只能由一人完成;

  ②人事和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王莉完成的;

  ③如果人事工作由丁勇完成,那麼財務工作由李明完成;

  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還需完成一項其他工作。

  到了週末,3人順利地完成了上述5 項工作。

  如果李明只完成5項工作中的一項,那麼包括該工作的所有可能性是以下哪項?

  A、財務

  B、人事、管理、財務

  C、人事、網絡

  D、人事、財務

  答案:D。

  錯誤率:80%

  解析:如果管理是李,根據第三句人事不是丁,人事誰也不是所以排除2B,。然後假設財務是李(教育、人事、管理都爲丁,財務爲李,網絡是王)是滿足的所以排除C,假設人事李滿足。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10.下列不符合我國慈善法規定的是:

  A、慈善組織的設立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B、慈善組織爲實現財產保值、增值,通常可以進行投資

  C、慈善組織可以委託有關服務專長的其他組織提供慈善服務

  D、慈善組織可以採取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形式

  答案:A。

  錯誤率:80%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十條規定:設立慈善組織,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准予登記的決定;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書面說明理由。已經設立的社會組織,符合慈善組織條件的,可以向原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變更登記爲慈善組織,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准予變更登記的決定。B、C、D選項均符合法律規定。此題是選非題,選擇A。

  首先,給所有堅持做完以上10道題的小夥伴們點個大大的贊!你們都是好樣的!

  關於正確率呢,希望大家平常心對待。做題的主要目的在於總結教訓、積累經驗,好的方法,永遠比正確率重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