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外匯及差價合約(CFD)行業,支付通道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如果一家外匯經紀商無法做到及時處理客戶的出金申請,那麼很快將引起客戶敏感猜想,甚至招致監管機構調查。

全球監管機構與支付機構正在收緊對支付通道的監管與自查措施。此前,我們曾報道支付巨頭VISA和MasterCard針對差價合約、零售外匯及二元期權以及加密貨幣等領域正在採取新一輪限制行動。(詳見《傳支付巨頭VISA將限制零售外匯、差價合約與加密貨幣支付通道》)

據海外行業媒體Finance Magnates報道,近日,電子錢包Skrill宣佈要求歐洲經紀商提供執照證明,以符合歐盟監管要求。鑑於歐盟監管法規變更,Skrill已經致信合作經紀商,要求提供上述證照。

據悉,Skrill還特別提及二元期權和差價合約。該公司要求相關經紀商在11月16日前提供額外的證明文件。如果未能提供相關證明,Skrill就將採取措施,比如地區性限制該公司的公司賬戶。從11月30日起,在英國或歐盟註冊的Skrill客戶將無法轉移資金至這些經紀商。

在被限制後,這些經紀商仍可在14個工作日內返還資金至客戶賬戶。這意味着12月中旬起,這些經紀商需要要求客戶提供其他的轉賬方式。

Skrill是英國的一家由CVC Capital Partners所有(對,就是收購Oanda的那傢俬募基金公司),由Skrill有限公司運營的一種電子支付、存儲和貨幣轉賬系統。Skrill成立於2001年,其功能性是其它流行支付系統PayPal的有力競爭者。像PayPal一樣,Skrill不提供任何電子貨幣,但其賬戶支持常用貨幣單位的存儲及計算。

Skrill雖然沒有PayPal或WebMoney流行,但對外匯經紀商來說,是一種非常簡單、易用的電子支付系統。它是一種安全的支付系統,非匿名制符合英國反欺詐法的規定。不像PayPal,Skrill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均可使用,這使它成爲潛在流通性更廣的支付系統。

海外經紀商有哪些出入金支付渠道?

對於交易者來說,一個正確的交易賬戶入金和出金能夠極大的避免資金出現問題。外匯經紀商常常同時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運營,這也使得它們常常具備多個支付渠道,這也能保證不同國家交易者的入金和出金需求。這些支付渠道通常可以分作以下幾種:

線下支付

線下支付方法通常是指傳統的入金方法:

銀行電匯、支票、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本地存款

交易者要在交易賬戶中放入較大額資金時,更推薦使用這些傳統的支付渠道。當然,對交易者來說,最重要的前提是確定選擇的經紀商是有監管資質、有信譽的公司。

銀行電匯等方式的方式通常較高,耗時也較多,通常在5天甚至更多。而且交易者還需要支付銀行交易費用、匯兌服務費。

不過線下支付渠道有劣勢,如果交易者遭遇了外匯詐騙,那麼他們可能很難追回自己的資金。銀行能給到的只有一張支付證明而已。

電子錢包支付

電子錢包的支付渠道如今非常受到歡迎,它們方便、費用低,處理流程更快。實際上,現在大多數外匯經紀商都提供電子錢包即時入金和出金服務。一些國際上常用的電子錢包支付渠道包括:

Paypal、Skrill/Moneybookers、neteller、CashU、webMoney、Liberty Reserve

電子錢包支付渠道相比其它入金方法更好。信譽良好的電子錢包服務提供商,比如Paypal和Skrill,它們能提供一定的保護。如果一家外匯經紀商拒絕給交易客戶出金,那麼他們可以申請這些支付渠道對雙方的交易進行干預,很多時候這種途徑能夠幫助交易客戶拿回資金。

信用卡/借記卡支付

外匯交易者也很青睞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入金交易賬戶。不過,這種支付方式要注意兩點,一是入金的額度受限於髮卡銀行,二是一旦發現詐騙現象,交易者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費用,以申請拿回資金,但是銀行卻無法保證一定能追回失去的資金。

交易者使用這種支付方式也會承擔一定風險,即外匯經紀商會獲得他們的信用卡數據,一旦數據泄露等意外出現,那麼他們的信用卡就不再安全,經紀商也得承擔失職之責。

就外匯交易客戶來說,他們最關注的依然是支付的時效性、費用和安全這3個關鍵因素。在這其中,電子錢包支付可能最受歡迎,主要原因即:

1. 費用更低:大多數外匯經紀商並不收取費用。換句話說,客戶入金賬戶的手續費是由經紀商支付的。同時,出金申請的費用相比其它方式也低得多。

2. 使用安全:電子錢包能夠保護客戶的資金。如果發現外匯經紀商有問題,交易者可以通過申訴拿回資金。電子錢包可以干預,而且這不產生費用。

3. 處理流程更快:入金或出金都比其它方式更快,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即時完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