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丹蓬認爲,從結合數據看,目前功能性飲料頭部競爭的格局已逐漸形成,老牌霸主紅牛依然是消費者的主要選擇,東鵬特飲、樂虎等中生代已瓜分部分市場,而一衆新品牌則在迫切地加入進來並加快搶奪市場終端,但紅牛、東鵬特飲、樂虎“三足鼎立”的格局仍難撼動。對此,孫巍表示,經過近十年的沉澱,東鵬特飲及樂虎已經發展爲行業老二、老三,成就30億與50億元的市場銷售,與紅牛形成功能飲料三國戰的格局。

特約撰稿 柯筱婷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廣州 北京報道

隨着越來越多的巨頭進軍功能性飲料市場,功能性飲料行業已烽煙四起,競爭日趨激烈,市場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截至目前,除近日剛剛有所動作的雀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雀巢”)之外,娃哈哈、達利、怡寶等國內品牌也紛紛入局功能性飲料市場,國外也有品牌爭相佈局國內市場,例如魔爪、德國亞牛ASIABULL維生素飲料等等。功能性飲料領域已經成爲了食品飲料行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雀巢的飲料板塊還有很大的擴容空間,這是一項中長期戰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目前行業頭部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老牌霸主紅牛依然是消費者的主要選擇,東鵬特飲、樂虎等中生代已瓜分部分市場,由紅牛一家獨大,變成了目前“三足鼎立”態勢。雀巢等一衆新品牌能否取得相應成績,還有待觀察。

“搶灘”功能性飲料

近日,雀巢針對中國市場研發推出了“補水+”,以此向功能性飲料市場進軍。

朱丹蓬向記者介紹,此次雀巢佈局功能性飲料市場,其原因是雀巢作爲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在整體品類的貢獻率方面,飲料板塊相對會比較低。對比同樣規模的達能公司來看,達能飲料板塊的產品就非常多,而雀巢在飲料的投入力度是偏小的。並且,飲料作爲雀巢的第四大品類,它的佔比只有8%,連三位數都沒達到,那說明雀巢的飲料板塊還有很大的擴容空間。

雀巢方面也對記者表示,在健康理念的驅動下,中國的瓶裝水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功能飲料增長強勁,而且隨着大衆日常健康和休閒運動的興起,口味清新的輕補給是新的需求,也是“補水+”看到的機會。

據瞭解,雀巢對這款 450ml 新品的建議零售價是 5 元左右。5 元的功能飲料定價居中。相比脈動5元600ml、東鵬特飲3元250ml 、紅牛6.5元600ml等,在朱丹蓬看來,雀巢“補水+”的價格符合功能性飲料的價格定位,但不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清華大學快營銷專家孫巍表示,雀巢優活推出“補水+”功能飲料,實際上是和脈動、寶礦力水特及尖叫等補水功能性飲料的競爭。目前來看,補水功能性飲料市場的集中度並不高,脈動作爲市場老大,其影響力有限;寶礦力水特及尖叫的市場份額並不高。因此,擁有強大的渠道和品牌支持的雀巢,進軍一二線市場補水功能飲料市場,具有一定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進軍功能性飲料的浪潮中,雀巢的動作並不算早。僅2018年4月,行業就添入了兩支新軍——湯臣倍健(300146)[AI決策]的F6與伊利的“煥醒源”,整個2018年,中國市場上新推出的功能性飲料就達20多種。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3~2017年,功能飲料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速是12.9%,遠遠高於飲料行業3.7%的複合增速。朱丹蓬認爲,“各大品牌進軍帶動了行業規模的增長,而在這背後,也離不開行業龍頭提供的增長空間。”

業內普遍認爲,紅牛商標糾紛自身業績下滑,給業內其他企業帶來了機會。據尼爾森零售的監測數據顯示,紅牛在功能飲料品類的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63%下降至2018年的58%。2015~2017年紅牛中國的銷售額分別爲230.4億元、210億元和196億元,同比增長15%、-7%和-19%。2018年12月28日,華彬集團在年終工作會議上公佈了飲品板塊2018年的銷售業績,全品類銷售額爲226.8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銷量連續兩年下滑的紅牛重回200億元銷售額。

在“後紅牛時代”,功能性飲料行業一批黑馬異軍突起,2018年東鵬特飲業績呈雙位數增長,整體規模已經超過50億元。2016年這一數字爲3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近30%。3月,達利發佈2018年業績報顯示,樂虎持續雙位數增長,2018年銷售額超30億元。品牌影響力方面東鵬特飲在2018年成爲中超聯賽贊助商,並頻頻發力世界盃營銷;樂虎贊助斯坦科維奇盃洲際籃球賽、中國方程式大賽、專業電競賽事騰訊TGA專業大賽。

對此,孫巍表示,經過近十年的沉澱,東鵬特飲及樂虎已經發展爲行業老二、老三,成就30億與50億元的市場銷售,與紅牛形成功能飲料三國戰的格局。目前來看,東鵬特飲及樂虎並未對紅牛形成巨大威脅,相反三家競合打劫了像涼茶、茶飲等飲料市場。

智研諮詢網發佈的《2019-2025年中國飲料製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份額分月數據來看,紅牛、樂虎、東鵬,佔據了超過中國功能飲料90%的市場份額。

朱丹蓬認爲,從結合數據看,目前功能性飲料頭部競爭的格局已逐漸形成,老牌霸主紅牛依然是消費者的主要選擇,東鵬特飲、樂虎等中生代已瓜分部分市場,而一衆新品牌則在迫切地加入進來並加快搶奪市場終端,但紅牛、東鵬特飲、樂虎“三足鼎立”的格局仍難撼動。

競爭加劇

越來越多的巨頭入局,消費者可供選擇的餘地更大,同時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大。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一個全新的品牌要進入消費者的選擇並不容易,企業想脫穎而出也非常困難。

報告中,從品牌力指數檢測情況來看,2017年功能飲料行業中脈動、紅牛和農夫山泉尖叫分別以642.8、510.1和379.9的品牌力指數成爲最熱銷的三大品牌。健力寶、佳得樂、娃哈哈啓力、寶礦力水特、力保健、水動樂以及日加滿也紛紛擠進前十。總體來看,行業的品牌認知度比較高。

朱丹蓬表示,功能性飲料消費者的畫像以前大多以運動員、司機、工人爲主。但隨着現在年輕人的作息、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功能性飲料的消費者範圍越來越廣。加班、熬夜、運動健身後的各類“疲勞”場景是功能飲料傳統的消費場景,而聚會、旅行、日常保健等正在成爲更爲休閒的消費場景。顏值的個性化產品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飲料行業的創新受新生代消費者生活、工作習慣改變的影響越來越重,當前70、80後仍爲核心消費羣體,在90、00後新生代消費者逐漸上位的背景下,功能飲料市場需求的擴容勢在必行。

孫巍認爲,資本的不斷湧入,對市場形成一定的衝擊,這是好事,襯托了功能飲料行業的繁榮,可能會推動補水功能飲料行業的市場擴大。

朱丹蓬則指出,行業領導者的危機,成爲了其他品牌進擊的契機,市場格局正在變動前夜,功能飲料市場的競逐、發展與變化,充滿未知與變數。競爭愈激烈,愈需要培養消費者的品牌信仰和品牌依賴,讓品牌突出重圍。

在健康消費的理念驅動下,更多低糖、低熱量、少添加的功能飲品將順應趨勢,搶佔更多市場份額。據Mintel調查報告顯示,40%被調查的中國消費者表示會購買由天然原料製成的能量飲料。

朱丹蓬認爲,這些發展都爲功能性飲料的銷售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未來市場也會更加細分,向更明顯的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發展,這是兩個很核心的方向。新品牌的入局,定位尤爲重要,在倡導差異化競爭的今天,更有針對性的產品定位,注重功能飲料的本質訴求,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本,才能換來更多忠誠的消費者。

功能性飲料市場已經不斷從“一家獨大”的市場份額分化開來,這對中國市場來說是不錯的信號。根據歐睿國際的預測,未來中國功能性飲料市場預計以8%的年均增速穩步增長,市場規模向千億元級進發。 朱丹蓬建議,企業應把握住品質、品牌,服務體系三個核心要點進行發展,方可在持續增長的功能飲料市場分一杯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