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2018全球硬科技創新暨‘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大會”隆重開幕,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相關領域院士專家、科技企業領袖、知名投資人等在內的800餘位重要嘉賓齊聚西安,共繪全球硬科技發展藍圖。

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中科創星、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清科研究中心、知本諮詢聯合發佈了《2018中國硬科技產業投資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硬科技白皮書》),從硬科技發展戰略、硬科技領域創新技術、硬科技領域投資發展趨勢、全球主要城市硬科技創新指數等方面,對當前硬科技領域的發展特點及趨勢進行了系統闡述。

硬科技是指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中,以自主研發爲主,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創技術,具有門檻高、不易複製的特點,同時代表着一個領域或行業的發展水平。“硬科技”概念自2010年提出以來,也已經受到企業家、產業界、金融資本界、經濟界的廣泛關注。當今世界,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局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以“硬科技”爲代表的核心技術的發展,對於推進區域振興發展、推動國家創新戰略實施、保障國家經濟及國防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硬科技領域技術發展狀況。2018全球硬科技領域的十大突破性技術分別是:雲端AI、對抗性神經網絡、人造胚胎、“基因占卜”、傳感城市、巴別魚耳塞、完美的網絡隱私、材料的量子飛躍、實用型3D金屬打印機、零碳排放天然氣發電。其中,人工智能領域熱度不減,基因領域的關注度也在逐漸增高,代表了當下全球硬科技技術發展的風向標。此外,《硬科技白皮書》還對光電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硬科技領域內的技術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了詳細介紹。

硬科技領域投資發展趨勢。1)2013-2018上半年,中國硬科技領域投資案例數和投資金額均呈快速上升趨勢,累計披露投資事件6178起,披露投資額約4740億元人民幣,平均單筆披露投資額也超過9000萬元人民幣。2)從細分領域看,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案例數最多,佔比分別在38.7%、18%左右;硬科技其他6個領域的披露投資案例數多在300-500起不等,總量基本與信息技術相當;從披露投資金額看,信息技術、新能源領域的累計投資額均超過千億元人民幣,合計佔比在52%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披露多起數十億級別的投資事件,直接推高了新能源領域的投資額。3)從投資地域分佈看,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五地集中了期間中國硬科技領域78%的投資案例和75%的投資額。此外,《硬科技白皮書》還分別對硬科技八個細分領域的投資規模、投資輪次、投資階段、投資地域分佈、投資機構、獲投企業等進行了系統分析。

全球主要城市硬科技創新指數。《硬科技白皮書》從城市與技術領域兩個維度展開,重點觀察了包括中國、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等12個國家在內的45個重點城市,分析了其在信息技術、芯片及硬件、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空航天、先進製造和材料技術等7個關鍵硬科技領域的創新表現,力圖聚焦關鍵的硬技術領域,剖析技術創新的差異化表現,爲不同領域技術創新和各個城市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借鑑。

來源:清科研究中心 高紅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