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霖筱筱(富書籤約作者)

演藝圈裏的模範夫妻沙溢和胡可,吵起來啦!

乍一聽,以爲又是一對“玻璃夫妻”,但在瞭解原委之後,才發現我的理解錯了。

他們的恩愛不是一天兩天就有的,而是在生活的各種矛盾和對立中產生的,在相互理解、信任中產生的。

當40多歲的胡可接到《如懿傳》的試鏡時,覺得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爲很多產後的演員沒有片約,也沒有廣告,而自己有幸獲得一個重要角色,欣喜之餘,也下定決心要好好努力。

胡可是一名盡職盡責的演員,在劇組加班加點、經常輾轉片場是常有的事,對此,老公沙溢表示不理解,他認爲工作時間太長,而且不在北京,不能很好的照顧家庭。

要知道,胡可曾一度爲了家庭,減少了很多工作,也放棄了一些出演的機會。

三年的時間,胡可結婚,並生二胎,產後也基本以家庭爲重,哪怕演藝事業一度停擺,也毫無怨言。

把孩子拉扯大後,接到了工作,可以安心復出,這看上去似乎是最好的安排,沒想到得不到丈夫的理解。

對此,胡可說:“難道有了孩子後,女人就必須要犧牲自己照顧全家嗎?”

沙溢連忙表示,另一個原因是擔心她會太辛苦了,沙溢知道胡可是一個顧家的人,會工作完之後往家趕,會爭分奪秒的陪伴孩子,這樣奔波勞累,自己也心疼。

胡可告訴他:“這件事本身一點也不辛苦,最辛苦的是你的態度。”

最後,沙溢妥協了,對胡可的選擇表示理解,並揚言支持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對於這個選擇,胡可表示:“我不認爲放棄自己的媽媽是一個好媽媽,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看到的是一個有自己社會價值的媽媽。”

不管是婚前婚後的女人,爲了家庭放棄一切,並非是對的選擇,不管出於任何階段,都有保持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這樣才能活出自我。

或許你會問,每個媽媽都需要重返職場嗎?

當然不是,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都有各自的價值所在。

我的同學小秦,做全職媽媽已經九年了,每天變着花樣給孩子們做喫的,按時接送孩子,用她的話說,樂並快樂着,但在前段時間,我看到她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動態:

9歲的大女兒特別崇拜爸爸,我問她:你不崇拜媽媽嗎?

她說:嗯,你只會帶我們,而且還帶得不好。

原來,這九年的時間裏,小秦老公不斷進修升職,還愛上了運動,女兒的這次崇拜是因爲爸爸剛獲得了一場微馬的第二名。

女兒口中所謂的“帶得不好”,意思是她和弟弟都太普通了,成績平平,興趣平平,沒有一項是拔尖的項目。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開始懂得分辨優與差了,當孩子自己不能約束自己的時候,靠的是家長的引導和幫助。

而小晴在這方面卻是失職的,她只是做好了一名“保姆”的工作,讓孩子喫飽穿暖,確保了孩子的人身安全,並沒有把育兒當成自己的事業,當孩子提出想學鋼琴時,因爲縣城條件有限,要到市區去學,小秦便以沒時間接送拒絕了她。

在孩子上學後,小秦沒事便約朋友打牌,逛街,也從未想過要找些興趣來豐富自己的精神,或者學些技能提升自己,儼然《我的前半生》的羅子君。

金星曾在節目說起了她姐姐的故事,同是全職媽媽,她卻令人敬佩。

姐姐是一名精通四門外語的女強人,婚前憑個人能力做到了跨國企業高管,因爲愛情走進婚姻,毅然放棄高管工作,安心回家相夫教子。

她這一生,把相夫教子當成了事業在做,並取得了令人豔羨的成績:她栽培的兩個兒子,一個考入哈佛醫學院,一個進入紐約商學院,並幫助老公成功轉型大房地產商。

當老公孩子都穩定了之後,你以爲她也要退休了嗎?

不,55歲的她,重新揚起夢想的風帆,成爲了某公立學校校長。

金星的姐姐作爲一名全職媽媽,沒有像其他媽媽那樣,空閒時間去逛街搓麻將,而是在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斷的躍遷。

她知道,一個女人這一生,可以脫離職場,但不能脫離社會,學習,便是鏈接社會最好的橋樑。

不得不說,全職媽媽,更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實現自我價值,才能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尊重。

來源©壹圖

胡可曾說:“我覺得如果可以在繁忙的帶孩子的過程當中,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自己也非常喜歡的,可以讓你合理安排時間的工作,我覺得也是一個不錯的成長方式。”

不管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要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因爲工作忙碌而沒能陪伴孩子,不必太愧疚,用心完成工作,陪伴的時候全心全意地陪。

如果是想留在家照顧孩子,即便不出去工作,也不要放棄自我,要找到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奮鬥。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會因爲每天加班,導致孩子好幾天都見不到我,她想我的時候,便讓奶奶帶着她打車到公司來,我放下工作,陪陪她,或者喫個飯,然後她們再回去。

我也想過要放棄工作,全職陪伴她,當我糾結的時候,有一件小事觸動了我。

我無意發現她對各房地產的海報特別感興趣,每次都問我是不是我設計的,當聽到我肯定的回答時,她會對我報以崇拜的眼神。

有時在街上遇到同學,她還會一臉驕傲地對小朋友說:“看,那個海報是我媽媽設計的呢!”

原來,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媽媽,能夠讓她覺得很驕傲、自豪。

於是我開始減少加班時間,有時甚至把工作帶回家,陪了她之後再開始工作。

因爲我知道,我的工作除了實現我自己的社會價值以外,還給她帶來了一份自信。

除此之外,我還意外地收穫了長輩和親戚們的肯定。

每次家庭聚會,都能有幸被表揚,誇我能照顧好家庭,又能經營好事業,完了還不忘叮囑弟弟妹妹們向我學習。

我發現,每每這個時候,除了我內心忍不住竊喜,最高興的要數老公和孩子了。

我想最好的家庭狀態就是如此吧,我們努力變得更好,努力給彼此“長臉”。

其實,我們無需告訴孩子,該有怎樣正確的價值觀等等,因爲當我們努力追求美好的時候,孩子也會被我們這份持之以恆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也會逐漸成爲一個優秀的人。

來源©壹圖

全職不全職,不是體現自我價值關鍵,沒有追求,失去自我,那纔是失去價值的根源。

歌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你的世界可以是家庭,可以是職場,也可以兩者兼備。

一個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媽媽,纔是好媽媽,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不要被任何標籤所捆綁,讓每一次經歷,成爲你新的羽翼,成爲支撐你的信心,朝着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人生這盤棋,終究只能靠自己去下完,只願我們在經歷了崎嶇顛簸和恐懼後,仍不放棄當初的堅持,仍會有清晰的目標,這場博弈,我們選擇幹到底,也努力要贏到底。

不論何時,也不論身處何種身份,只要不給自我設限,不給人生設限,你必將成爲人生贏家。

者簡介:霖筱筱,富書籤約作者,親子諮詢師,一邊用心寫文,一邊把日子過成詩,簡書@霖筱筱,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