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唯品會公佈了未經審計的2018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這一季度,唯品會的淨營收、活躍用戶數、訂單量都有所上升。

  財報顯示,唯品會當季淨營收178億元人民幣(約合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4%。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淨利潤爲人民幣2.287億元(約合3330萬美元),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唯品會歸屬股東淨利潤爲5.008億元人民幣(約合7290萬美元),去年同期爲人民幣5.598億元。

  以下爲Q3核心業績數據:

  淨營收總額:178億元人民幣(約合26億美元),同比增長4%

  毛利潤:36億元人民幣(約合287億美元),同比增長3.8%

  歸屬股東淨利潤:2.287億元人民幣(約合3330萬美元),去年同期爲人民幣3.381億元

  (Non-GAAP)歸屬股東淨利潤:5.008億元人民幣(約合7290萬美元),總訂單數:9570萬單,相比去年同期的7400萬單同比增長29%。

  2018四季度及年報盈收展望:唯品會預計第四季度營收261-2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3%。

  

  淨營收、訂單量平穩上升

  Q3唯品會的淨營收爲178億元人民幣(約合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4%,這主要得益於活躍客戶數和人均消費額的上升。本季度唯品會的訂單數爲9570萬,同比增長29%;活躍用戶數實現11%的增長;用戶復購率達85%,復購客戶訂單佔比達96%。截止2018年9月30日,唯品會超級VIP會員數達到230萬,環比增長21%。

  唯品會把以上數據的增長歸結於,“特賣”戰略迴歸和自營服飾穿戴品類的拉動作用。

  在十年前一推出就定位於特賣電商的唯品會,在今年提出了“特賣升級”的概念,即從貨品、客羣、渠道、運營、性價比幾個方面對原有的特賣模式進行升級。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對不同層次用戶的深耕和多層次貨品消化渠道的構建,在消費者端強化“以貨找人”的能力,在品牌端幫助其優化供應鏈。

  自營採買帶來的對貨的把控力,是唯品會區別於很多平臺型電商的核心優勢,如今,唯品會希望把這一部分優勢放大,更好的去連接品牌和消費者。

  在C端,唯品會構建了唯品會小程序、雲品倉、唯享客等多個社交電商入口,並在唯品會APP主站先後推出了圍繞着“特賣”上線了“唯品快搶”、“最後瘋搶”等瞄準不同消費者的新欄目,“唯品快搶”主打大牌單品特賣,“最後瘋搶”則主打品牌組貨模式。

  唯品會給出的數據的顯示,多層次的貨品消化渠道爲業績增速帶來了很大助力,拿主打穿戴類品牌組貨,99%的商品3折封頂的“最後瘋搶”來說,欄目於8月13日上線後,10月銷售額比9月翻番,並有效拉昇用戶活躍度、回訪率、回購率,在拉動整站消費的同時推動唯品會ARPU值增長。

  在B端,唯品會推出了服務於代購羣體的全新線上渠道“唯品倉”,在上游對接品牌方庫存,簡化品牌方的銷售通路、加速貨品和資金的流轉速度;在下游對接代購、微商等羣體,爲他們提供低價且有質量保障的商品,解決代購當下面臨的商品品質痛點,從而讓商品與不同需求、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能力的消費者進行最大化匹配。

  活躍用戶增長11%

  本季度,唯品會的活躍用戶數由去年同期的2380萬增長至2650萬,實現了11%的增長,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淨利潤爲人民幣2.287億元(約合3330萬美元)。

  事實上,特賣升級戰略可以算是唯品會在國內經濟整體下行、整體消費能力不振的大環境下,推出的一套應對策略。

  在唯品會看來,經濟下行週期來臨消費能力下降的大背景下,炫耀型消費行爲在減少,理性消費正在迴歸,性價比和質價比成爲理性消費的關鍵追求,而特賣模式順應了這一消費趨勢,所以在經濟下行環境中具有更強的抗週期優勢。同時,社交零售逐漸成爲電商發展潮流,傳統電商紅利逐漸消失,唯品會需要用特賣升級戰略應對未來行業內的挑戰。

  此外,繼續推進渠道下沉也是唯品會下一階段的重點。從目前的市場數據來看,低線城市的電商滲透率仍有很大的空間有待發掘。尼爾森相關消費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四五線城市電商滲透率增長高達10%到15%,遠高於一二線城市3%-4%的增幅。唯品會認爲,在品牌認知度和電商滲透率達到相當的水平後,特賣電商在低線市場有着巨大的發展空間。

  與騰訊、京東的合作拉動新客增長

  第三季度,唯品會與騰訊、京東的戰略合作成效進一步顯現,兩方盟友流量入口的開放,在拉新和流量增長上對唯品會起到了很大幫助,本季度,雙方爲唯品會帶來的日均新客達22%。此外,唯品會小程序累計訪客已超1.4億,錢包新客佔微信端45%,10月日均UV比年初數據增加三倍。

  去年12月,騰訊、京東以8.63億美元戰略入股唯品會,交易完成後,騰訊和京東分別持有唯品會7%和5.5%(其中包括之前已經擁有的唯品會股份,京東此前持有2.5%的唯品會股份)。

  從今年年初開始,三方的戰略合作路續展開。按照和騰訊、京東的戰略合作協議,唯品會京東旗艦店於3月14日在京東APP首頁全量展示,微信錢包入口也在4月向所有微信用戶全量開放。

  盟友的加入也讓唯品會對於品牌和商家的“賦能”更加多元,從單純的幫品牌賣貨,到爲品牌提供全渠道融合解決方案。

  唯品會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唯品會已經爲292個品牌搭建了小程序,以服飾、美妝品類品牌小程序爲主。此外,唯品會的智能營銷平臺(OTD),目前合作的品牌已有近2500家,衆多品牌通過OTD營銷平臺實現了銷售轉化,其中,某國內美妝品牌通過OTD投放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60%,UV同比增長177%,新客數同比增長820%。

  同時,唯品會還在不斷的擴充平臺上的品牌名單,尤其是海外品牌。在2018中國首屆進博會上,唯品會就表示,2019年海淘採購規模將超過100億元。

  截至目前,唯品會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一支1700多人的買手團隊、10個海外辦公室和15個大國際貨品倉(含海外倉和保稅倉),其中,海外自營倉儲面積超60,000㎡。 此外,唯品會已與全球200多家品牌達成了戰略合作,很多海外特色品牌路續通過唯品會進入中國,目前唯品國際已有近3000家品牌入駐。

  (文章來源:鈦媒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