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家藥企叫停“低端”仿製藥 品種和原料藥是集採關鍵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截至目前,第二批藥品國家集中採購結果已在包括北京、山東、廣東在內的多個省份落地,部分藥品降價幅度超過90%。從前兩批集採結果來看,除國內企業外,部分原研藥企業也加入其中。競爭愈演愈烈,華東醫藥等企業“叫停”部分低壁壘、低商業價值的仿製藥。有專家表示,品種的“優化”與原料藥優勢將成爲企業在未來集採中的成敗關鍵。

藥價最高降九成,市民用上廉價藥

2020年1月公佈的第二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顯示,32個品種採購成功,共100個產品中選,藥品平均降價幅度爲53%,最高降幅達93%。其中,降糖藥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慢性病常用藥降幅較大。根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集採結果已經在北京、山東、上海、廣東、河北等多個地方落地。

隨着集採的推進,市民也用上更多質量有保障的廉價藥。以2型糖尿病用藥阿卡波糖爲例,集採落地之前,50mg規格的原研藥售價約65元/盒,每盒30片,按照每日三次、每次兩片服用,每天治療費用約爲13元;集採落地後,該藥價格降至5.42/盒,降幅超過90%,平均0.18元/片,患者每天的治療費用爲1.08元。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廣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糖尿病無法治癒,患者通過長期規範用藥,可對血糖、血壓、血脂等危險因素的良好控制,從而有效延緩糖尿病心、腦血管等併發症的進展。臨牀中,不少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多種慢性病,長期用藥治療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降糖藥物的降價幅度是此次集採中比例較大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會得到提升。”

除阿卡波糖外,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也在集採中報出0.03元/片的“白菜價”。試點辦、聯採辦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已經開展的“4+7”試點及全國擴圍執行超預期,從試點地區情況看,羣衆使用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和原研藥的佔比從50%左右大幅度提高到90%以上,用藥質量水平顯著提升。

藥企重點轉向高端仿製藥和創新藥

作爲集採的入門券,一致性評價成爲企業的戰略考量。按照業界的說法,從購買參比製劑,到開展藥學研究,從小中規模生產,再到生物等效性試驗、複覈檢驗,完成一個單品種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企業花費少則500萬元,多則1000萬元。一旦失敗,企業見不到任何回報。

對國內知名醫藥企業來說,手握數百個批准文號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每個品種都要開展一致性評價,成本無疑是天文數字。因此,國內數家企業都將重點放在高端仿製藥和創新藥。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總裁王善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公司會繼續推進重點品種的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工作,同時也會戰略性放棄一些市場容量小、成本優勢地低、競爭激烈的品種。齊魯製藥集團副總裁鮑海忠此前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也曾表示,從首仿到首創,從“中國新”到“全球新”,將是齊魯製藥今後的發展方向。華東醫藥也在4月底發佈的年報中表示,公司結合市場競爭格局和項目研發進度全面調整現有產品結構,清理和淘汰了部分低壁壘、低商業價值的仿製藥開發。恆瑞醫藥原董事長孫飄揚公開表示,只做創新藥和有核心價值的高端仿製藥。

除品種的選擇,原料藥端的優勢同樣重要。北京鼎臣醫藥諮詢管理中心創始人史立臣表示,企業在研產品在原料藥方面的情況將直接影響企業在參與集採時的報價“底氣”,未將原料藥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裏的企業,處境將難免被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