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三鄉工程”作爲武漢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一年多以來,黃陂區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圍繞農業大區的實際,着眼走在前列、形成示範的要求,堅持更新觀念、開拓思路、積極創新,以共享農莊爲抓手,紮實推進“三鄉工程”拓面提質,全面促進鄉村振興。中央數字電視國學頻道專門拍攝黃陂區“三鄉工程”專題片,時長45分鐘,充分展現黃陂區“三鄉工程” 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

後期還將播放《走進黃陂之旅遊發展》、《走進黃陂之木蘭文化》。

堅持科學謀劃,明晰發展思路

姚家集街杜堂村木蘭花鄉景區民宿一瞥

科學謀劃“三鄉工程”佈局,統籌考慮環境條件、資源稟賦、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優先在“城邊、景邊、路邊、湖邊”以及有條件的貧困村優先實施。堅持因地制宜,以特色產業爲主攻方向,明確了一批“三鄉工程”重點推進村。

姚家集街杜堂村木蘭花鄉豐收節民俗活動

目前,黃陂全區“三鄉工程”已覆蓋182個行政村,直接吸引社會投資113.7億元,引進投資企業255家,創辦合作社732個,共享農莊535家,出租(或合作)空閒農房3883套,實現年租金5265萬元。

着眼有效帶動,加大支持力度

姚家集街杜堂村木蘭花鄉民俗街景

姚家集街杜堂村木蘭花鄉景區活動

姚家集街杜堂村木蘭花鄉俯瞰

積極解放思想,探索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所有權、承包權、使用權)分置改革,界定集體資產,開展清產覈資,清人分類,建立集體資產股份制,開展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試點,爲充分激活農村發展要素、挖掘發展潛力打通政策壁壘,充分聚集“三鄉工程”的發展新動能。

黃陂率先開展的廁所革命成果圖

龍池堰街景

晨曦中的龍池堰

目前,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廁所革命”、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四好農村路”、精準滅荒等項目全面啓動實施。

努力搭建平臺,激發市場活力

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積極構建“政府搭臺、企業(市民)唱戲、農民受益、合作共贏”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木蘭花鄉豐收節活動現場

小學生親手雕刻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

開展系列宣傳對接活動,今年以來,組織了兩場大型的“市民下鄉,走進黃陂”推薦對接活動,在新聞媒體分批推介適合市民下鄉村推薦村名單,引起市民廣泛關注。

注重做好結合,推進拓面升級

今年來,我們依託“黃陂30條”政策,注重搞好統籌結合和提檔升級,尤其是將“三鄉工程”與精準扶貧、“四三行動計劃”和軍運會沿線美麗鄉村建設搞好結合,協同推進,實現農村建設發展整體躍升。

中央督查組視察木蘭花鄉

各類項目向重點貧困村、主要交通幹道沿線村灣優先安排。“三鄉工程”覆蓋35個重點貧困村,有力促進了精準脫貧。

黃陂區木蘭錦裏溝景區節日活動現場

黃陂區李集街道彭崗村

姚家集街杜堂村美麗山莊葛家灣

借力“七軍會”保障契機,沿岱黃高速、木蘭大道、長塔公路至木蘭湖賽場全線65個自然灣優先啓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沿交通幹道美麗鄉村發展帶,集中建成9個新農村中心村(社區)和8個全面開放展示的美麗鄉村示範村,帶動村民發展美食、娛樂、休閒、文化綜合經營,形成連接木蘭生態旅遊區的景觀帶和三產融合發展帶。

黃陂區蔡店街姚家山村晨景

黃陂區六指街道新博村街景

新博村整合美麗鄉村、四好農村路、垃圾分類、污水治理等政策對村灣進行提檔升級,使村灣面貌渙然一新,40餘棟空閒農房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強烈興趣,供不應求。

木蘭山村 木蘭古道採摘園

農耕年華 農具文化展廳

截至目前,黃陂全區“三鄉工程”吸引能人回鄉1180人、企業興鄉255家。投資發展500畝以上的種植基地162家、林果茶基地67家、蔬菜基地123家、水產基地110家,發展休閒山莊168家,農家樂1108家,發展各類合作社732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860家。

王家河街道勝天村村景

新農村建設 田園如畫

羅漢街道 白塘畫廊

源:木蘭故里幸福黃陂

黃陂區村景 油菜花田

建成A級以上景區14家,正在建設的景區10餘家。累計吸引社會投資113.70億元。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報道300餘篇,接待兄弟單位考察學習近500批次,受到廣泛好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