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前往泉州动车站的时候,大都会选择自己开车。近段来有不少市民反映动车站停车混乱,交通堵塞,这一问题久而未决,既扰民又影响泉州的对外形象。

记者 赵毅娟 冉喆匀

市民吐槽:泉州动车站停车依旧混乱

日前,记者来到泉州动车站停车场时,场内有画线的车位,几乎都停满了车,就连未画线的通道处,也都停着车。这样就占用了原本就不宽敞的通道,车辆无法交汇,只剩下一辆车可以通过。整个停车场内,停车秩序稍显混乱,有的车停得歪歪扭扭,占用两个车位,有的车直接停到了绿化带上。除此之外,此前通往附近村庄的道路,目前暂时作为“的士”专用车道,由于的士数量大,私家车常常是寸步难行。

由于动车站停车收费相对便宜,部分车辆选择长时间“霸位”,导致原本就不多的停车位更加紧张,加上一些人急着赶动车,便把车子随意停在过道上,导致停车场常常发生堵塞。现场还有多辆小车开启了“自由停车模式”,不仅让停在周围的车辆出不来,一些刚开进来的车辆,也无处停车。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天都有四五个人在停车场巡逻,但很多车主贪图方便,以为停一下没事,就随意停车,有时他们巡逻人员在后面喊,这些车主也不理会就跑了。

泉州火车站区域综合管委会办公室管理人员张再发说:“违停现象太多了,我们每天都要报警。车主通知不到,只能会同交警一起处理。有时候还用拖车拖走。”

从11月15日起,在泉州动车站停车场停放1天,最高收停车费50元

如此停车乱象,实在让人有些糟心。一些市民反映,动车站作为泉州一个重要的形象窗口,停车场的规范管理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近日,泉州市物价局对泉州动车站配套停车场进行了调价,利用价格杠杆来提高车位周转率。

泉州动车站站前停车场新的收费标准从本月15日开始实行。停车场采取分段累进的计费办法,小型客货车30分钟以内免费,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超过30分钟以上部分,分为1-4小时;4-12小时;12-24小时;24小时以上等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分别收费3-6元;连续停放24小时最高收费50元,连续停放24至48小时最高收费70元,连续停放48小时以上,每24小时最高收费100元,以此类推。中、大型客货车按实际占用停车位个数计算收费。

动车站人流量大,停车费用较高,大部分市民表示理解。如果市民觉得停车费太贵,可以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出行。

但一些市民认为,这个停车场并不是因为车辆太多导致停车难,而是场地太小、管理不当引起的。他们认为,既然是停车场有收费,就要负起管理的职责,如果让人随便停车、堵车、堵路,没有进行劝导,就是停车场管理人员失职。

泉州火车站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站前停车场的停车位有近600多个,随着经停泉州的动车车次增多,停车压力也随之增加,车辆经常爆满,特别是节假日。虽然到停车场来的大部分车是接旅客,停留时间不会特别长,但也有人将车停在这里,然后乘坐动车离开,这样就影响到停车场车位的轮转。 此次调价,也是希望能利用价格杠杆,减少部分车辆入内停车,提高车位周转率,缓解停车压力。

动车站周边私人停车场将停用

此前,动车站周边除了站前停车场,还有三个停车场,其中一个停车场离站较远,另外两个靠近动车站,停车的人也很多。

这两个私人的停车场可供停车,分别为肖厝停车场和霞美停车场,是附近村民自己开设的。由于收费便宜,一些车辆在此一停就是一两个月。目前,这两个停车场“只出不进”,等所有车辆全部清空后,将暂时停止运行,等待进一步的统一规划,肖厝停车场门口已经设置了禁止驶入的门杆。

张再发告诉记者:“那些私人停车场已经被政府收走了。其中两个我们暂时接收了一个,另一个还在等着接收。收回来的停车场怎么弄还要再研究,暂时方案是要在这边公家的停车场停。”

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预计年底完工,设置机动车停车位11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近200个

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私人停车场虽然便宜,但是安全没有保障。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预计今年年底将完工,并在明年春运前投入使用。这意味着,目前临时的公交、客运、出租车停靠场地以及目前的站前停车场都将统一纳入枢纽站。项目设置机动车停车位11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近200个;站前广场,同样设置了停车位。

交通疏导方面,在动车站二楼站台处,交警已经实行“8分钟”管理,车辆即停即走不收费。而如果在周边道路上随意停车的,交警已在周边安装了多套高清监控视频,并安排人员通过监控视频不间断巡查,对违法停放的车辆进行查处。交警表示,出现车辆被堵联系不到对方车主时,可以拨打交警挪车电话,交警将帮忙通知车主,若是对方无法及时赶到,将让对方家人送来备用钥匙。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动车站停车的秩序。

此外,经停泉州动车站的公交线路也增加到十几条,客运班车也可直达石狮、晋江、泉港、惠安、洛江等地。多个部门目前也正在对“拉客仔”进行整治,市民从动车站返程时,可以更放心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这也能进一步缓解动车站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