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晚19:00左右,伴随着《新闻联播》的片头曲,隔壁妈妈开始上演“狮吼功”了。

  “吃不吃?到底吃不吃?”

  “又趴地板上,说过多少次,怎么一点没个女孩样?”

  “打妹妹,让你打妹妹,滚出去站十分钟!”

  ……

  其实我们家跟她家还隔着两个墙头,不知道是这位妈妈天生嗓门大还是练出来了,她的声音永远那么洪亮有力,足以打破静谧的夜晚。

  她的女儿名叫欣欣,四岁。起初我以为欣欣是个多么淘气的“女汉子”,见了才发现,她是个不爱说话、还有点含羞的“小淑女”,不知道她性格本来如此还是被吼成这样的。欣欣比较黏爸爸,在爸爸那表现得非常活泼,只要妈妈来,就会变得安静。但可惜她爸爸在外工作,不经常回家。

  我告诉欣欣妈吼孩子不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欣欣妈似乎有一肚子苦水要倒:“我也不想吼她,每次吼完我也不好受,可她太不听话了,我一个人带俩娃,累得要命,她净给我找麻烦……”

  在我身边欣欣妈不是个特例,你给她讲10条吼孩子的坏处,她会罗列出100条不得不吼的原因。关键是,孩子还吼不走,吼完骂完,他照样热乎地叫你爸妈。这种“精神胜利法”让很多家长吼上了瘾,其实孩子身心所受的伤害,远比你想象的严重。

  2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曾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对于父母而言,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但对孩子而言,其伤害可能贯穿一生。

  当你忍不住要吼孩子时,先想清楚这两个问题:

  1.“我吼是为他好,但不吼他会不会更好?”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吼孩子的家长,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有时会“恨铁不成钢”,火气上来,爆发在所难免。

  你吼“吃不吃,到底吃不吃”,孩子当着你的面可能会乖乖吃上两口,你不在时她可能会立刻吐出来,并对那道菜深恶痛绝。

  你吼“打妹妹,让你打妹妹,滚出去站十分钟!”她住手了,可能会更讨厌妹妹。

  “吼”有用吗?如果“吼”有用,蒙台梭利、皮亚杰、杜威这些教育大家还做什么研究。"任何种子都有自己的季节",你吼一两次,砍他"三板斧",孩子就能变成你期待的样子吗?

  吼和体罚一样,只证明了你教育方法的枯竭和无能为力。

  “吼”非但没用,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伤害,让孩子养成或者自卑胆小,或者暴躁无常的性格,从长远看,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育方式。

  2.“他还是个小孩,什么都没经历过,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他明白道理而不是吼。”

  我的一个朋友,几乎不怎么吼孩子,但孩子被教育的很好。她讲了一件小事。有一次天冷了,出门孩子死活不肯穿外套,朋友没再强制也没吼,到了外面孩子果然感觉到冷,冻得哆嗦,自己主动要求回家穿外套。

  “你看,我不用吼,让结果直接教育他,他就明白了天冷要加衣的道理”,朋友总结道。

  有些错误,让孩子自行承担后果,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有的家长,从小就刻意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并定好规矩,做好清晰的奖惩措施,根本无需吼。

  有的家长会用心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她打妹妹是不是家人平时对她关爱不够,她喜欢趴地板是不是在探索什么东西。所谓“治标不如治本”,你只吼不去解决根本问题,孩子还会一如既往。还有些大人认为的“错误”,也许是孩子创造力迸发的表现,你一吼可能会扼杀掉他的独特天赋,实属不该!

  还有的家长选择和孩子一起“成长”,比如到家不玩手机,坚持每晚看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要站在高点教育孩子,必须先成为他们的榜样。光大吼大叫,自己却言行不一,只会让孩子不服和轻视你。

  你看,只要你关闭“吼”的大门,就会开启无数扇更美好更有效的教育之窗,你和孩子的关系也将得到改善和升华。

  另外,你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风度涵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教养,对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3

  教育学者尹建莉曾说: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作“南风效应”。

  其来源于法国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寒风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南风则吹出柔和温暖的微风,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春意上身,自己脱掉了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法则告诉我们:在教育上温暖胜于严寒。中国的武术也讲究“以柔克刚”,如果把“吼”孩子看成是凛冽的北风,温和的劝诫看成是和煦的南风,那么显然南风比北风更高明。

  “南风式”的教育需要家长克制脾气,学会与自己的情绪作斗争。在这里,告诉你一个戒吼的妙招:一离二吸三凉。

  一离

  首先对自己的行为叫停,然后“闭上嘴,迈开腿”,迅速离开让你生气的现场,“眼不见,心不烦”,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以去卫生间放松一下,这里不易被打扰,而且有镜子,可以照一照自己面目狰狞的样子,迅速调整。

  二吸

  慢慢地深呼吸四五次,让你的情绪曲线缓缓回落,直至心态平和。

  三凉

  科学家研究也发现,当人们愤怒时,头部和胸部的温度就会升高,表示人体已做好战斗准备。如果深呼吸之后,还没有平静下来,就用凉水洗个脸,或者喝点凉开水,让你的头脑冷静下来。

  人不是神仙,如果你用了以上办法还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就爆发出来吧!但要提前告知孩子,让孩子“快跑”。

  比如在你想吼或者打孩子时,可以大声对孩子讲:你让妈妈很生气,妈妈控制不住自己了,我要打(骂)你了,赶紧跑!

  有位妈妈这样做了,反馈说孩子离开一会儿后又回来,伸出小脑袋试探她还生气吗,并主动道歉。

  你也可以试试这招,亮出自己的情绪,但不打骂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线,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愿每位父母都能够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柔韧力量,让孩子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带着爱和善,茁壮成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