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捲入虐童事件的紅黃藍(RYB.US),如今帶着“崩盤”的消息再一次迴歸公衆視野。只是,不同於上次崩盤時人們的口誅筆伐,這次竟然有許多人在拍手稱快,甚至還想討論一個問題:

“紅黃藍未來會退市嗎?”

根據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規則,如果某公司股票市價低於最低交易價(1美元)超過30個交易日,會向該公司提出退市警告,若該公司在90天未改善公司業績,使其股票的市價回覆到高於最低交易價的“可以接受”水平,該公司將被勒令退市。

實際上,紅黃藍現在就處在“退市”的懸崖邊緣。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北京時間11月15日晚,紅黃藍股價出現閃崩,10分鐘之內股價暴跌60%。截至美股收盤,紅黃藍最終報收7.83美元/股,跌幅達52.97%。

資料來源:富途證券

若公司不能給出有效的應急方案,維持此跌幅,3個交易日之後,紅黃藍股價將跌破每股1美元,並在30個交易日後觸發美股退市警告。

而且這一切看上去並不像危言聳聽。

來自政策的“二向箔打擊”

紅黃藍的閃崩是出於市場對一份政策文件的解讀。

新華社15日受權發佈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文件明確提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爲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以及金融監管部門要對民辦園併購、融資上市等行爲進行規範監管。

市場對於該政策的解讀頗爲一致,均認爲該政策導向明確,上市的民辦幼兒園企業將受到影響,不管公司上市地在何處。

而這一解讀的後果就是,紅黃藍成爲了15日晚資金出逃的“重災區”。

衆所周知,紅黃藍是一家以發展幼兒園爲核心業務的公司,其“紅黃藍”品牌幼兒園面向的是2-6歲的兒童,經營上採取的是直營和加盟模式。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截至目前,紅黃藍擁有直營幼兒園90所,以加盟模式運營的幼兒園有216所。並且紅黃藍營收及利潤增長的內生驅動力源於公司幼兒園和親子園的學費、加盟費等收入,其中學費更是紅黃藍總營收的核心。

爲了擴大公司的規模效應,紅黃藍採用了直營園與加盟園同步擴張的發展模式。此前由於紅黃藍的核心收入來源於其直營園的學費,但這種自營式增長大幅低於市場競爭對手的擴張速度。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以威創股份爲例,公司通過快速併購的方式,在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75億元,同比增長4.82%;淨利潤達1.04億元,同比增加45.43%。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教育網絡的擴張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本地化競爭力更強,並且覆蓋區域也能更廣闊。只是這種擴張模式並不是以直營爲核心而是通過特許加盟的方式進行。

這種模式對紅黃藍的吸引力有多大呢?在此前由於“虐童案”,紅黃藍宣佈加盟園開始整改。但在2018年Q1,紅黃藍毛利潤大幅下滑83.1%,淨虧損270萬美元。

爲了挽回業績,公司於6月重啓加盟園模式,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紅黃藍的加盟幼兒園增加了6座,加盟親子園增加了83座,目前已經超過1000家。而公司同期毛利潤則上升至159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940萬美元增長69.1%。短短3月,業績表現立竿見影。不得不說,紅黃藍喜歡這一模式不是沒有原因的。

可以說,加盟模式已經是紅黃藍高速發展的命脈。只是如今一紙文件下發,“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這項規定幾乎堵上了紅黃藍的這條“高速路”通車的可能。

“虐童案”記憶猶新,快速擴張後遺症

紅黃藍爲全國人民所知,竟是因爲臭名昭著的“虐童案”,想必這是誰也沒想到的。

2015年11月,吉林四平市紅黃藍幼兒園的家長在孩子身上發現針孔,虐童老師多次用縫紉針等工具扎傷多名兒童。

2017年4月,網絡上流傳出一段紅黃藍幼兒園大紅門幼兒園老師推搡、踢打孩子的視頻,並且視頻中三名涉事教師中的兩位還沒有教師資格證。

2017年11月,北京市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被曝虐童,多名兒童身上發現針眼。

“虐童”事件一經報道,紅黃藍股價應聲下跌。並且在此後公司發佈今年二季報時股價也幾乎毫無波動。

資料來源:富途證券

因爲美國對“虐童”行爲一直是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在美國《兒童虐待防治法》和《兒童保護法案》等法律法規中存在一項“強制報告制度”,當有人“有理由相信”或“有理由懷疑”兒童受到虐待或忽視時要舉報,對於知情不報者,法律上也規定了極其嚴厲的監督和懲戒措施。

可以說,紅黃藍對於加盟園管理的缺失以及多起負面事件使得其在市場上建立起來的口碑被嚴重破壞。

實際上,紅黃藍對自身快速擴張後教師資質及品行等問題一直心知肚明。在去年9月公司IPO上市時,紅黃藍招股書的風險因素內容多達30頁,其中紅黃藍提到,“我們不能確保老師們一致完全遵守我們的服務規範和標準,任何不良行爲和令人不滿意的表現都將會傷害公司聲譽,對於營收和利潤有潛在影響。”

這句話幾乎就是2個月後虐童案的“官方預警”。

事後,我們很容易發現,“虐童案”多發區並非紅黃藍的直營園而是其高速擴張所倚賴的加盟園。很顯然,快速擴張背後,紅黃藍並沒有做好加盟園幼師以及管理人員的資質審覈及相關培訓。可以說,紅黃藍對利潤的渴望戰勝了幼教對人性的關懷。

如今,在監管層發佈規定的背景下,紅黃藍加盟園擴張之勢將幾乎停滯,不過這對公司而言或許是一個提高自身質量、恢復口碑的機會。

港股涉幼教育股的“凜冬”

此次政策的殺傷力不僅僅針對紅黃藍,港股教育股中涉及幼兒園產業的公司似乎也不好受。

經智通財經APP統計,此次港股受到政策波及的上市公司分別有楓葉教育(01317)、宇華教育(06169)、博駿教育(01758)以及成實外教育(01565)等涉幼教育股公司。

根據這些教育股公司發佈的最新一期財報顯示,其擁有的幼兒園數量分別有19家、8家、6家和2家。也就是說,如何應對此次政策衝擊,將成爲這些公司最近一段時間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