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航官方宣佈,從2019年1月1日起不再續簽天合聯盟協議,將加強與美國航空等全球先進航空公司的雙邊、多邊合作。

三足鼎立

隨着全球航空業迅速發展,航空公司間開始組建全球性戰略聯盟,通過代碼共享來擴展航線,降低成本,併爲乘客提供轉機、共享里程等便利。

目前,全球最大的航空聯盟有三個,分別是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及寰宇一家。

星空聯盟成立於1997年,是第一個國際性的航空公司聯盟,創始成員有北歐航空、泰國國際航空、加拿大航空、漢莎航空以及美聯航。目前中國內地成員有中國國航和深航(上海航空曾加入星空聯盟,後因與東航聯合重組而退出)。

寰宇一家成立於1999年,由美國航空、英國航空、國泰航空、澳洲航空、原加拿大航空發起結盟,目前還沒有內地航企加入。

天合聯盟成立於2000年,由法航、達美航空、大韓航空以及墨西哥國際航空組建。目前內地成員有東航、廈航、南航(2019年1月1日起不再續簽)。

此次南航不再續簽天合聯盟也非“全身而退”,廈航作爲其控股子公司仍在聯盟中。

雙邊合作搶佔中美航線先機

盟裏盟外,南航的小夥伴表現各不相同。

相比南航,東航與盟內優質航企的聯繫更緊密。無論是達美15年以4.5億美元入股東航成爲其外部最大股東(持股3.55%),還是17年東航入股法荷航集團並持股10%,這些讓東航比南航得到更多盟內支持,在中美和中歐航線上腰板挺得更直。

盟外,美國航空向南航拋出橄欖枝:

去年3月,美航以2億美元入股南航並持股2.68%;同年9月,美航由從首都機場T3航站樓轉至T2,而T2航站樓是南航基地;今年1月,二者開始實施代碼共享,範圍是中美航線、公司自己的國內航線和第三國航線。

航家作者林智傑認爲,根據這種形勢,南航離開天合聯盟選擇空間更大。這樣一來,南航可憑藉雙邊、多邊合作在三大聯盟中不受限制地尋求國際合作。

民航專業人士綦琦指出,未來南航與美航可以大力發展中美航線,搶佔先鋒開闢國際航空最大市場——北太平洋航線,提高自己在中美航線的話語權。

去聯盟、跨聯盟合作升溫

業內猜測南航在退出天合聯盟後也許會加入寰宇一家,美國航空是寰宇一家的發起者之一,如果南方航空加入寰宇一家,將成爲聯盟中第一家大陸航企。但是,國泰航空作爲寰宇一家的另一位發起者,其主基地位於香港,而南航主基地在廣州,兩者勢必會“正面交鋒”。

不過,近兩年來跨聯盟的股權合作與市場合作增加,如美航入股南航、東航(天合聯盟)與澳航、日航(寰宇一家)開展聯營合作和代碼共享,漢莎航空(星空聯盟)和國泰航空(寰宇一家)達成代碼共享和常旅客計劃等合作,航空聯盟因航企間跨聯盟合作而不再緊密。

12日東航入股吉祥,15日南航不再續簽天合聯盟,去聯盟、跨聯盟合作正在升溫,中國航空市場格局也將因此改變。

總之,深化和美國航空在中美航空之間合作對南航更爲重要,只要有利於自身發展,合作方式是靈活不受限制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