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思路新舉措,推動“楓橋經驗”從地方精緻的“盆景”上升爲全國精彩的“風景”;從鄉村“楓橋經驗”衍生出城鎮社區“楓橋經驗”、海上“楓橋經驗”、網上“楓橋經驗”等集羣;從治安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

2、“楓橋經驗”形成於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於改革開放新時期,創新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經歷從社會管制到社會管理,再到社會治理經驗的兩次歷史性飛躍。

3、我國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人民需要的深刻變化、經濟體系的深刻轉型、科學技術的深刻革命、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轉變,給社會治理帶來新課題。 “楓橋經驗”是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治理方案,是新時代政法綜治戰線必須堅持、發揚的“金字招牌”。

4、黨組織的服務管理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每個末梢,確保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正確方向。55年來,“楓橋經驗”之所以充滿生機和活力,最根本的就在於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使黨組織成爲基層社會治理的“領頭雁”。

5、我們要打破基層社會治理“自上而下”的線性治理模式,健全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網狀治理模式,合理界定政府、市場、社會的職能作用,充分釋放微主體的大能量。

6、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聯繫越來越便捷,但面對面、心貼心地做羣衆工作的優良傳統不能丟,決不能有了視頻卻離羣衆的距離越來越遠,有了網絡卻與羣衆的感情越來越淡。

7、最大限度贏得民心、彙集民力、尊重民意,讓城鄉羣衆成爲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廣參與者、最終評判者,真正把評判的“表決器”交到羣衆手中。

8、要堅持以自治爲基礎、法治爲保障、德治爲先導,努力構建基層社會善治新體系。

9、“楓橋經驗”的精髓,是羣衆的事情羣衆自己決定,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

10、對因矛盾糾紛排查不深入、化解不力導致案事件多發、社會秩序混亂或者發生重特大案事件的地區,要依法依規行使一票否決權,並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責任。

11、“楓橋經驗”發端於基層,基層基礎這一本源始終不能丟,要從最小單元、最小細胞抓起,完善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的工作機制。

12、堅持把基層基礎建設作爲根本支撐,推進市域治理創新、社區治理創新、綜治中心建設。市域層面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前線指揮部”;城鄉社區是平安建設的第一線;綜治中心是應對重大風險“指揮部”、彙集情報信息“參謀部”、解決治理難題“服務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