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林供電局建設管理部經理李俊認爲,以政府爲主導的電網建設模式,有效打通了過去電網建設中的阻梗,解決了長期以來影響項目實施的徵地補償、施工受阻等問題,讓流程更加清晰、辦事更加高效、建設更加順暢,推動了500千伏如畫站8回220千伏配套送出線路、220千伏寶象等一批受阻多年的重點項目工程陸續投產。2019年,該局完成電網建設總投資24.52億元,較2018年將近翻了一番,保障了桂林雁山萬達文旅、比亞迪、深科技、華爲等一大批重點發展項目用電,連續3年獲評桂林市績效考評一等獎,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工作得到社會普遍認可,在桂林市公共行業滿意度測評中連續7年排名第一。

5月6日,《桂林市加快電網建設管理辦法》正式印發,《桂林市電力設施遷改管理規定》《桂林市城中村用電改造管理辦法》等3個推進電網建設的管理規定正履行會籤流程,即將發文。

這是桂林市不斷創新走實政企聯動,構建政府主導電網建設長效新機制的又一里程碑。

近年來,在公司的堅強領導下,南方電網廣西桂林供電局抓實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不斷深化政企溝通機制,爭取到地方政府對電網建設的最大化支持,跑出電網建設的“桂林速度”,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氣的精彩答卷。

主動融入國際旅遊勝地發展

除了出臺相關電網建設文件,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桂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秦,市長秦春成多次組織研究桂林電網發展工作,將桂林電網項目納入城市總體規劃,電網建設任務和目標納入各級政府部門績效考評體系,在項目審批、建設徵地、青苗補償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有力促進了電網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這充分反映桂林市委市政府對電網建設越來越重視,電網投資建設環境不斷優化。

這源自於桂林供電局清晰的自我定位。“電網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融入桂林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該局黨委書記駱正義感悟頗深,“無論是政府的重大政策制定,還是重大項目建設,桂林供電局都要深深融入其中,爲政府出謀劃策、分憂解難,成爲地方黨委政府信賴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該局主動融入桂林市發展規劃佈局,高頻次向市領導彙報工作,拜訪政府各部委辦局;主動對接重點經濟項目,走訪瞭解工業園區用電需求;派駐專職電網規劃管理人員到桂林市發改委聯合辦公,確保及時協調、滿足經濟發展項目的用電需求;“一對一”服務重大項目和大工業客戶,促進新增報裝項目早投產、早用電。

2019年,該局完成電網建設總投資24.52億元,較2018年將近翻了一番,保障了桂林雁山萬達文旅、比亞迪、深科技、華爲等一大批重點發展項目用電,連續3年獲評桂林市績效考評一等獎,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工作得到社會普遍認可,在桂林市公共行業滿意度測評中連續7年排名第一。

桂林供電局黨員先鋒隊在220千伏木棉站開展作業。李琳 攝

政府主導走出“深腳印”

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電網建設由原來電力部門的單一工作變爲政府相關部門合力推進,得到了地方各級政府財政資金、土地使用的配套支持。

桂林陽朔縣的110千伏碧蓮(龍城)送變電工程,在規劃之初,得到陽朔縣政府的全力配合,將市場價值2000多萬元的政府儲備土地無償劃撥給變電站用地,這是桂林網區首個獲得無償劃撥土地的變電站。同時,陽朔普益鄉古樂村村委主動“找上門”,並表態15天內把涉及該工程的6基塔需要徵用的土地談下來,昔日的“老大難”問題不再成爲項目進度的“攔路虎”。目前,該工程已完成變電站“三通一平”,線路徵地已基本落實,預計年底竣工投產。

此外,桂林市常務副市長彭代元多次協調電網建設推進工作,對電網建設項目中涉及電網規劃、定點選址、阻礙施工等影響電力工程建設的166個典型問題積極進行協調、處置,要求相關責任單位限時辦結、限時銷號。桂林市工信局牽頭建立電力工程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針對電力工程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列出清單及項目推進時間表,指導各縣(市、區)政府、各部門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桂林供電局建設管理部經理李俊認爲,以政府爲主導的電網建設模式,有效打通了過去電網建設中的阻梗,解決了長期以來影響項目實施的徵地補償、施工受阻等問題,讓流程更加清晰、辦事更加高效、建設更加順暢,推動了500千伏如畫站8回220千伏配套送出線路、220千伏寶象等一批受阻多年的重點項目工程陸續投產。

“堡壘力量”加速助跑

發揮黨建“堡壘力量”,是桂林電網建設的“加速器”。

桂林供電局黨委堅持把抓好黨建作爲最大的政績,促進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這在去年超常規、大力度開展的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中可見一斑——新電力管轄的桂林區域共7個縣開展農網改造升級,是改造項目最多的設區市。該局黨委成員掛點督戰七個縣,在項目指揮部成立包括桂供、各縣電力公司、施工單位的臨時黨支部,7個項目分部成立黨小組,將具體問題列入了日常工作清單,形成了“黨建+項目”的農網推進模式,在4個月時間內圓滿完成了14.2億元的農網改造升級資金和1941個臺區的改造任務。

荔浦市修仁鎮農網改造項目工程現場緊張施工作業。李德龍 攝

而今年,困難和挑戰又升級。疫情的影響還未結束,桂林網區的15個主網工程、上千個農網改造項目仍要快馬加鞭。

該局在復工動員會上號召:“這是與往年不同的特殊時期,面對困難,黨委要靠前指揮,黨支部要發揮作用,黨員要站出來”,再次吹響了黨旗引領、黨員衝鋒的集結號。

“我是黨員我先上!”廣西農村電網投資建設龍勝縣業主聯合項目部經理、桂林永福供電局倉儲配送站站長梁劍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他帶頭一手防疫防控,一手抓工程管理,爲134個項目製作二維碼,上百名施工人員每天通過二維碼打卡,上傳現場“四步法”資料、安全措施及施工地點定位,確保了項目管控到位,人員健康進場。截至4月底,龍勝縣49個扶貧項目已開工47項,投產率達46.94%,各項指標在新電力各縣公司中居於前列。

今年1至4月,桂林網區20個主網建設項目開工17個,其中,4個項目已完成投產;1493個新電力農網改造項目,開工733個,投產224個。

(韋露 孫向南 趙景玉 莫希濤 唐若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