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健,國網平原縣供電公司一名年輕的普通員工。因爲心存大愛,他多年如一日參與志願服務,靠工資收入累計捐款捐物總價值20餘萬元;他熱心公益,多次牽頭組織別具特色的愛心活動;他遇事果斷,見義勇爲不圖名利。

2014年1月,他第一次走進敬老院參加慰問匯演;2014年2月,他第一次爲病患貧困兒童捐款1000元;2014年9月,他第一次參與溺水者義務營救;2014年12月,他第一次組織爲病危女孩開展臨終關懷;2015年3月,他第一次組織爲白血病男孩捐款21743元;2015年4月,他第一次組織實施愛心雞蛋助學計劃;2016年10月,他第一次組織籌建社區公益書屋;2016年11月,他第一次給小學捐贈圖書籌建“愛心圖書角”;2017年1月,他第一次組織開展“綠水青山”護水行動;2018年5月,他第一次組織農村小學生旱地冰球義務培訓……

五年來,姚健用執着與愛心,從10個第一次參加組織志願服務中走來,先後榮獲團縣委“青年志願服務”、“金暉助老”先進個人、團市委“德州市優秀青年社會組織骨幹”等榮譽稱號。

危情救人 彰顯高尚品質

2018年10月8日晚7點左右,姚健騎着電動車到平原新家庭號購物,正準備在停車區停車的過程中,聽到旁邊“咚”的一聲悶響,感覺旁邊一個什麼物體摔倒。回頭一看,只見一個10多歲的孩子應聲躺下。緊接着,孩子爸爸媽媽開始攙扶孩子,但此時孩子開始抽搐。姚健立即放下電動車,過去查看究竟。

此刻孩子情況危急,旁邊孩子的父母跪在地上大聲哭喊,孩子毫無反應。根據現場情況判斷,孩子可能因外傷傷及後腦,姚健一步跨到了跟前。作爲一名電力員工,有着多次觸電急救演練經驗的他,心裏明白,情況非常緊急,對於孩子來說,時間就是生命。他迅速脫下外套,將孩子平鋪到地上,先是對孩子進行了初步檢查,此時孩子沒有呼吸,雙脣緊閉,情況緊急,立即一隻手掐住孩子人中,然後開始進行心肺復甦急救。

此時,周圍已經有其他人撥打120急救電話。“拿出手機,看着表,我來按壓……”姚健緊張而又堅定地說。雖然經過多次的急救演練,可現場的他還是有一些緊張和激動,一分鐘過去了,他按壓和吹氣的動作越來越有節奏,也越發嫺熟。二分鐘、三分鐘……五分鐘過去了,此刻的他,覺得時間很短,又覺得時間很長,額頭已滿是汗滴,可手底救人的動作一刻也沒有減緩,他明白,這是與死亡賽跑的真較量,搶的就是時間和速度,拼的就是堅持和堅守。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急救車趕來,幫着把孩子抬上救護車後,才發現自己已渾身是汗,他長長舒了一口氣,隨即轉身離去。10月15日,王廟鎮韓何村的何天超和村民帶着錦旗,找到了他們要感謝的人——姚健。並將寫有“無私救人獻愛心,品德高尚暖人心”的錦旗送到公司,對他危難之時伸手相助的高尚行爲表示感謝。

“無論是誰只要看見,都會伸手相救的。”這是姚健救人後,給孩子家長說的一句話。因爲看見,愛不遙遠。這也許就是他從事志願活動以來,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也正是因爲看見,纔有了他10個第一次的志願參與,纔有了多年來的愛心付出。

病危關懷 盡顯愛心服務

在10個第一次志願服務中,至今讓姚健記憶猶新的是2014年12月,他第一次組織爲白血病女孩高傳潔開展臨終關懷。

在以前的多次志願服務活動中,姚健見到了太多需要救助的貧困兒童和老人,總以爲能夠平淡的去面對他們,可真正需要守護一個僅有9歲的小女孩,受孩子和家人的情緒影響,要從容面對,需要更多的勇氣。看着不停地哭鬧的小傳潔和滿含淚水無助的父母,才覺得物質的救援,一兩句的噓寒問暖,顯得如此的蒼白無力。

姚健和志願者們一塊給小傳潔送來了毛毛熊,喜歡的小口琴、小玩具,小傳潔從最初的一句話不說,到和他們成爲好朋友,他們五個人組成的志願小組,在與小傳潔長達30天的守護中,傳遞的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救助,而對於自己來說,覺得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是對人命運生死的解讀,對人生歲月靜好的期盼,這也是他自己在以往的志願服務中不曾感受到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