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經濟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提高,以及國家大力提倡,綠色建築理念日益普及,綠色建築項目越來越多,國內關於一棟建築如何做到真正“綠色”、綠色建築與傳統建築相比成本是否更高等問題的討論一直未有間斷。

“一般都認爲綠色建築就是那個綠色完成品,但其實它是一個全生命過程,從設計、建設到後期運營維護,都要去考慮如何節能、節省時間;尤其後期的運營維護是最不容易的,因爲需要專業人才來操作。”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主席、新加坡建設局副局長戴禮翔在11月15日舉行的世界城市經濟論壇上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說道。

據記者瞭解,住建部印發的《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指出,推進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發展,是落實國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的客觀要求,對於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圖爲戴禮翔在世界城市經濟論壇期間發表演講。)

後期維護操作最不容易

所謂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週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包括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注重低耗、高效、經濟、環保、集成與優化。

一棟建築從前期設計到中期施工再到後期運營維護,如何做到真正“綠色”?“我們要求每個不同的設計師,包括建築設計、工程師、綠色建築認證等方面都要在同一個平臺合作。”戴禮翔以新加坡經驗爲例介紹說,運用“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平臺把整個設計過程連接,即從建築的設計、施工、運行直至建築全壽命週期的終結,各種信息始終整合在一個三維模型信息數據庫中,設計團隊、施工單位、設施運營部門和業主等各方人員可以基於BIM進行協同工作。

“建築設計完成後,進入第二階段的建設,直接將整個BIM技術平臺交給建築商,他們不用再重新規劃,主要是去考慮如何建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戴禮翔說,除此之外,綠色建築還考慮到了建築的有效性。

他認爲,以往大家只注意到節能,但現階段更關注的是節省材料,也就是省錢、省資源。“建築商不用花很大精力去找這些資源,更重要的是生產效率提高,人工方面也節省了一大筆,這是綠色建築的一大特點。如果建築過程有效,建設時間縮短對發展商而言肯定更有利。”

建設完工後,建築作爲綠色完成品的生命週期並未結束。在戴禮翔看來,進入第三階段的後期維護操作是最不容易瞭解的,因爲每個使用建築的人,只是把建築當成一個產品,並不一定了解該如何運用,需要有專業的人來操作。

戴禮翔告訴記者,建築分爲公用建築和民居兩種。公用建築,比如辦公樓,相較民居而言,建築結構本身複雜性比較高,操作技術更復雜,後期的運營維護肯定需要專業人士操作。

“這些人要受過綠色建築的專業訓練,才能知道怎樣讓建築繼續節能、節水等,使得他們對完成品跟設計品的原則是一致的。設計時說能節省30%的電,那完成品肯定要能達到,甚至超過。還有就是建築是有壽命的,到了一定年齡需要維護,這也是很多使用建築的人不瞭解的,需要專業人員來負責。建築之所以不能用了,是因爲社會發展,人的使用習慣變了,建築可能沒有辦法滿足將來的使用需求,這和建築本身的質量沒有關係。”戴禮翔說。

至於民居,他認爲建築本身並不複雜,但問題是把每棟樓裏分出好多戶,每家沒有一個共同的使用綠色建築的概念,都是照顧自己的利益,這對綠色建築維護是很大的挑戰。目前從世界範圍來看,尚未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案,所以綠色建築的推廣主要集中在公用建築上。未來,綠色建築發展主要是解決在普通居民住房方面推廣的問題,這是綠色建築發展的趨勢。

綠色建築是發展商的選擇

談到綠色建築需要專業人士來操作,戴禮翔認爲在人才儲備方面,設計和建設環節都有基本足夠的專業人才。不過,他稱建築業方面,大城市都面對缺乏人才的問題,因爲建築行業本身非常勞累,很多城市都靠外來人口,尤其是一些經濟比較落後地區的外來人口來施工。從長遠來看,這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後期操作方面,我覺得這個市場上還缺乏很多懂得如何去操作綠色建築的人才。”戴禮翔告訴記者,後期操作需要基本的專業知識,比如需要懂得基本的建築設計原理、水電工程知識等。他認爲,所謂綠色建築和非綠色建築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用電用水方面。另外,後期操作人員要懂得如何與用戶接觸。“可以說這方面需要社會學的一些經驗。因爲它不僅僅是面對沒有生命的建築,還涉及使用建築的人。”

公開信息顯示,隨着近年來國家提倡,諸如綠地集團、中國金茂、遠洋集團、時代地產等多家開發商都發力綠色建築,學術界對綠色建築的規模與效益的討論也一直未有間斷。

“大約10年前,綠色建築在市場上剛剛興起的時候,每個建築商都說要多花錢,那時候數目很驚人,甚至有人說達到最高綠色建築等級白金級的建築成本要超過傳統建築20%的花費,可能有這樣的事情。”戴禮翔說。據瞭解,白金獎是新加坡綠色建築認證的最高等級。

戴禮翔補充說道,從2010年以後,20%這樣的數目便很少再被提及,綠色建築與傳統建築相比,高出的成本一般都控制在5%以內。“建設更高等級的白金獎可能要5%,如果只做普通的綠色建築,也不需要太多花費,就是0.5%左右的預算。”

“我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不能單純從增加費用的角度來看待綠色建築,這是一個發展商的選擇。”戴禮翔說,發展商考慮怎樣把自己的房子賣得更好這一問題時,以前可能是從提供更好的設計、更好的瓷磚或其他角度去考慮,但現在就是從提供更綠色、健康的室內環境來考慮,發展商的焦點已經轉移,不會再認爲綠色建築是要增加費用,反而是發展必需的成本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綠色建築根本就沒增加費用,而是發展商本就需要的成本,也是市場多需求的結果。

據瞭解,本屆世界城市經濟論壇以“城市集羣·科技賦能·金融創新”爲主題,由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主辦。RICS於1868年在英國成立,致力於在土地、房地產、建造和基礎設施開發、管理領域推廣和執行最高的專業認證及標準。

推薦閱讀

開發商借“合併”傳言鄂州重倉囤地投資客踩點入局

新“冷年”奧克斯或遇“攔路虎”

廣州地鐵48億轉讓項目股權房企角力軌道物業升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