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第一時間對外闢謠業務沒有暫停,但后王石時代仍存留的理想主義標的-“萬村計劃”顯然並沒有被市場看好。

  長租公寓盈利難如何解決?很大程度上考驗着萬科與同行業的前途。多位市場人士不約而同向《投資者報》特約記者強調:“二房東”模式目前盈利無解,既有最直接的價格因素,又涉及到社會民生的政府壓力,還同時來自於萬科自身的管理鏈條操作週期。

  也許從存量市場介入做城中村改造的“萬村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今天的矛盾重重。 根據媒體日前的相關報道,萬科在深圳的“萬村計劃”目前已經全面暫停簽約新房源,後續啓動時間待定,“至少要等到明年4月份”。報道稱,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南方區域首席執行官張紀文下死命令暫停收儲農民房房源,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工程進度嚴重滯後;二是收益率不理想。” 《投資者報》特約記者近日多次試圖聯繫張紀文本人,但他電話一直沒有接通。深圳萬科品牌部相關人士向《投資者報》特約記者強調:“萬村計劃”並沒有暫停,所有這方面的工作都在照常推進。” 該人士強調,“萬村計劃”目前業務都集中在深圳,希望對目前城中村的整治,主要用來提升居民、住戶的安全指數和幸福指數,能複製多少,推廣多少,具體要拿多少個村,這些目標都沒有,只是希望能夠多創造這種美好。 而另一位接近萬科集團的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集團層面不方便對此發表看法。“因爲城中村改造涉及多方利益,這項工作確實難度較大,萬科遇到了一些困難。” 萬村遇“難”,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看法。國泰君安房地產分析師劉斐凡認爲,長租公寓盈利十分困難,加上融資成本又在上升,這樣的話,利潤情況會進一步惡化,會帶來資金壓力。

  長租公寓目前沒有盈利模式

  “應該說,長租公寓行業目前的市場化或者說商業化,非常困難。租金回報率不高而融資成本高。像去年行情沒有這麼緊的時候,ABS綜合融資成本已經到5.5以上了。今年更高了。所以單純從一個商業行爲來看,它還處在醞釀階段。” 劉斐凡指出。 四大行之一的一位房地產首席分析師也表示,“萬科如果做長租公寓,要麼做二房東業務,要麼就拿純租賃地塊。但租出去的價格比較貴,沒有國企有優勢。比如上海張江一些地塊,一開始就明確做租賃試驗田,從一開始土地價格就便宜很多。萬科遇到的困難是目前長租公寓行業的挑戰,市場究竟有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可能是比較大,也確實需要消費升級,但價格是最關鍵,如果價格要達到市場比較能接受的水平,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

  該首席分析師指出,現在長租公寓沒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因爲租售比很低,租售比低的話意味着至少五年之內回報率也很低。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依靠物業的升值空間來獲利,最終要通過像REits或CMBS這樣金融化工具轉出去,讓其他人接盤。

  “二房東”模式的先天不足

  租售比低與“二房東”只能靠漲價來賺錢的方式,是長租公寓最現實的衝突。尤其在今年,包括不少長租公寓暴雷、漲價的消息,在北京、深圳等地成爲社會話題,萬科“萬村計劃”在今年6月份也被捲入富士康員工公開信的漩渦。 當時,一封名爲《13萬富士康勞工代表致萬科、房東及監管部門書》的公開信稱,萬科進行城中村改造之後,預計房租將翻兩三倍,目前單間已經達到700-800元/月。要求切勿盲目高價從而抬升周邊租金水平,有關部門應對萬科改造後房源的租金水平給予指導。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市場上的長租公寓只有兩類,一類是存量資產改造的,房企自己改造的,這個比例很少;另一類是大量像萬科萬村計劃這種,屬於二房東類型,或者說前者屬於自租,後者屬於轉租。轉租模式有一個先天性的問題是,必然帶來租金上漲,因爲有裝修和管理成本。換句話說,改造的轉租模式是把市場上的中低端房源改造爲中高端房源,最後給市場帶來的一定是租金上漲。 張大偉認爲,目前市場鼓勵的是新開發租賃房源,新開發建築用地。而改造存量的轉租模式,宏觀政策上是不鼓勵的,也不應該鼓勵,因爲市場上大部分需求還在中低端。其次是轉租模式的改造質量問題,比如甲醛和整體改造週期。 他強調,對於像萬科這樣的房企,更多應該做長租公寓市場的增量,做存量改造的話對於租賃市場沒有太大意義,因爲存量改造的結果就是租金上漲,並沒有增加租賃房源,因爲原來那些房源還在出租,沒有增加一套房源,說白了都提高了租金,不論初衷是什麼,結果就是漲價了。

  王石的理想主義遭受考驗

  萬科“萬村計劃”的初衷,跟理想主義聞名的前董事長王石頗有淵源。去年7月5日,深圳市萬村發展有限公司在萬村大梅沙總部成立。 萬科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萬科已在深圳市龍崗、寶安、福田、龍華、坪山、南山、鹽田等7個片區拓展33個城中村,並與南山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10個村已開啓整租及改造運營工作。 萬村計劃的加速,讓今天很少爲萬科公開站臺的王石也頗爲激動。今年4月22日,在深圳萬科主辦的“2018城市共創大會”上,王石表示,城中村曾長期受到人們的誤解,甚至被誤認爲是城市發展的“毒瘤”。但隨着城市發展的深入,深圳1044個城中村裏居住了60%的城市人口,並且這些村落在全市轄區範圍內均勻分佈,爲四面八方來到深圳追求夢想的人提供了第一落腳點,他們是特區活力與競爭力的基石。對於這些城中村不能採取大拆大建的方式,必須找到綜合整治提效的新模式。 王石認爲,萬科已探索出“城中村綜合整治+物值引進和管理+城市化商業運營”的發展模式,未來萬村復興能成爲深圳持續輝煌的基石。

  張大偉無疑對萬村計劃的發展與理想存疑。他說:“長租公寓的核心是什麼?政府政策應該明確,這個市場缺的是什麼?租戶的第一訴求是什麼?如果第一訴求是安全和舒適,那麼萬科做得就是對的,但租戶的大部分訴求還是基本保證-價格。最主要的是價格。萬科萬村計劃如果作爲市場補充是可以的,而一旦成爲市場主流,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深圳複利維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張世強向記者指出,本身長租公寓盈利空間就不大,反過來也很難支撐萬科這種大體量房企的覆蓋成本。比如公寓有很多房源要精挑細選,萬科計劃一下要拿多少多少棟,尤其考研管控能力,管控不好的話,就更難了;同時,隨着近兩年長租公寓市場過熱,很容易加劇深圳城中村原居民的利益預期,也決定了時間週期更長,博弈更持久。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規土委在11月5日發佈的《深圳市城中村(舊村)總體規劃(2018—2025)》的徵求意見稿強調,要加強城中村租賃市場監管。要求企業控制改造成本,並參照租賃指導價格合理定價。改造後出租的,應優先滿足原租戶的租賃需求,有效保障城中村低成本居住空間的供應。加強市場秩序整治,嚴厲打擊城中村租賃市場違法違規行爲,將違法違規信息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根據萬科今年中報披露,2014年以來積極佈局長租公寓市場,2018年將租賃住宅業務確立爲核心業務。截至上半年底,公司長租公寓業務覆蓋30個主要城市,累計獲取房間數超過16萬間,累計開業超過4萬間,開業6個月以上項目的平均出租率約92%。公司長租公寓業務當前已形成青年公寓(“泊寓”)、家庭公寓、服務式公寓三類產品,爲不同階段客戶提供長期租住解決方案。

  來源:投資者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