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史教育的启示:家训的力量

沙龙回顾

古代教育的现代启示

本期读书沙龙分享的是2018年文津图书奖之获奖图书《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为我们解读的是从事家庭文化建设事业的万隽阳,一名北大毕业生。年轻的他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本书所谈的“家训”有独到的理解。现将其课件内容整理成文,分享之。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跳脱了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容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 家训的力量,能让你养成一种习惯,然后由内而外地成为人独特的气质。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维持了几千年的社会基础——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和推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已经面目皆非。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由父母和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爷爷奶奶这一辈经历过疾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他们把千年的传统破除得差不多了;父母这一辈在青少年阶段没有接受过多少传统教育,他们对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家教相当陌生。这样的两代人一起抚育新生的独生子女时,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我们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反而是经常抢跑在成才的终点上,我们赢了吗?

传统的力量在于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东西,它们属于传家秘籍,只在家族内部传承,付诸实践。我们无法想象祖辈会用虚伪的东西教育子孙,因此,家训高度真实地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家族兴衰史:复圣后人琅琊颜氏

颜回:鲁国没落贵族,十四岁拜师,72弟子之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赞:“贤哉,回也。”

颜之推:颜之推创作了中国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且内容丰富的家训——《颜氏家训》,这是一部记述颜之推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杂论集,开“家训”之先河。

颜师古:唐朝初年经学家、训诂学家、历史学家,名儒颜之推之孙、颜思鲁之子。著《汉书注》。

颜真卿:大书法家,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颜氏家训

序致   教子   兄弟   后娶   治家

风操   慕贤   勉学   文章   名实

涉务   省事   止足   诫兵   养心

归心   书证   音辞   杂艺   终制

家族兴衰史:华夏首望琅琊王氏

王翦,与其子王贲是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二十四史》中记载,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人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和36个驸马和186位文人名仕。

琅琊王氏家族的兴盛时期是东晋,只有在淝水之战中崭露头角的陈郡谢氏家族能与之平肩,并被后人合称“王谢”。

家族兴衰史: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家族兴衰史: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良臣极多,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在位期间年号“贞观”,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家族兴衰史:曾家(曾国藩)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星冈公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曾国藩六戒: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奇书:《菜根谭》修省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奇书:《菜根谭》应酬

士君子之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奇书:《菜根谭》评议

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

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处得他好,他益你深。

故贪商旅而恋金谷者,竟被一时之显戮;乐箪瓢而甘敝缊者,终享千载之令名。

最后,呈上课件之总结,即内容之精髓,与众分享:

课件提供:万隽阳;整理:张美

听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