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梁山上的英雄好汉,都是牙好胃口好,能吃能喝说明这个人身强体壮,这才是打架的资本,才有可能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因为他们都向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自由生活,最后才会在梁山泊聚义。


鲁达是水浒中第一位出场的、能吃能喝的人物,他在酒席上为金家父女打抱不平,出手打死了镇关西,最后丢了饭碗,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虽然入了佛门,鲁智深却六根不净,还不戒酒荤,当了四五个月的和尚后,他就忍不住抢了酒贩子的酒,趁醉大闹了五台山。


英雄好汉需要酒肉的滋养,像鲁智深这样的人,在饿着肚子时就连不入流的崔道成和丘小乙都打不过,吃了史进递上的干肉大饼后,才满血复活将对手打倒。

另外人们最熟知的武松打虎,武松在上景阳冈之前,就在山下的客栈吃了两三斤的熟牛肉,喝了十八碗酒,体能补充好了、酒又有壮胆的作用,他这才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与哥嫂相聚。


之后武松杀死嫂嫂为兄长报仇,就从县衙的都头变成了刺配的囚徒,因为被施官营父子识得价值,即使在牢里也是好酒好食相待;后来武松装扮成行者,为了夺得好酒和鸡肉,与孔家兄弟大打出手,这也是他作为“吃货”的最后一次亮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