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师范毕业生把农田作为创业平台,发展棉花种植业,带动乡邻致富

2007年,24岁的葛萍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毕业回乡后,立志把家乡的农田作为创业的平台,发展棉花种植业,带动乡邻致富。葛萍是个农家姑娘,她父亲是种植棉花的行家里手,家里靠种植棉花早早过上了小康生活,还购置了汽车。

那时,葛萍没有棉花种植技术,在学习父亲经验的同时,她发挥受过高等教育的优势,决心改变父辈传统的种植方法,实施科技种棉。

葛萍买来大量的书籍,刻苦钻研棉花种植新技术,多次到河南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学习,引进棉花无土育苗先进技术和“国抗杂二号”、“百棉一号”棉花新品种。当年试验种植,她就获得了成功,棉花产量提高了40%以上,质量也上升了一个等级。

这让葛萍信心更足,于是她集中连片租了50亩耕地,建起了标准化育苗基地,选取棉花优良品种,用无土穴盘进行育苗。每年麦收前,在她的无土育苗基地,天天都挤满前来购买棉苗的农民。

2008年,葛萍在新蔡县工商局的帮扶下,创办了河南兴棉棉业有限公司,新上一条400型打包机棉花加工生产线,并组建了河南兴农富民棉花专业合作社,采取无土育苗技术和订单种植的方式,在全县推广种植优质棉花。

谁家种她培育的棉苗,谁就是合作社社员。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管理棉田,以高出市场价0.1元/公斤的价格收购社员的籽棉,然后经兴棉棉业加工成皮棉后供国家储备棉库收储。

现在兴棉棉业公司已承担河南省万亩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在孙召、宋岗、练村等乡镇已建立高产示范田。力争在全县22个乡镇都建立无土育苗优质棉合同种植示范点,推广优质棉合同种植。

棉花全身是宝。为了使棉花的下脚料--棉籽得到充分利用,下一步,她将延伸棉花产业链条,兴建棉短绒、棉籽和油脂加工厂,实现循环经济。

现在,葛萍培育的棉苗已经推广到新蔡县16个乡镇,种植面积达2.7万亩,平均亩产350公斤,部分地块达500公斤。

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葛萍的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发展到7000多户社员,被省农业厅授予其合作社“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葛萍的无土育苗优质棉花已辐射到新蔡县周边地区,订单种植面积达5.6万亩,每年可帮助农民增收9500余万元。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赚钱的7000种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