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墓志记载了朱奠垒的生平简历、妻妾子女诸情况,是研究明朝朱姓亲王葬制,特别是婚姻制度的重要实物材料。到明孝宗朱祐樘当皇帝的弘治年间,朝廷开始给王族宗室“计划纳妾”,规定郡王除正妃外,妾不得超过4人,将军除夫人、淑人外妾不得超过3人。

由乐安王墓志看明朝贵族婚姻生活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先从一起盗墓案件说起。

1987年2月28日,二月初一,刚出正月。

这天晚上,一伙盗墓者来到了一座大墓前,直接从3.60米高的封土堆顶正中位置,往下深挖一竖穴,进入墓中。

此墓位于今江西南昌市新建区望城镇花联村西约400米龙蟠山附近的莲花心花坑山,距离南昌约50公里,都传是一座王墓。

时新建县文物部门接到报案后,派员前去调查,发现墓葬已遭到严重破坏,随葬品被盗、棺台、壁龛等全被破坏。盗墓者还不死心,又把铺地砖撬开寻宝,以为地下还会埋有东西。


朱元璋第十六子、南昌宁王朱权墓后室

当年3月7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新建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朱奠垒墓进行了抢救清理,历经16天,于3月23日结束。

考古人员在墓门前2米处,发现了两块平放在左右两侧的墓志。在墓志前1米处的墓道中央,有烧纸灰迹,应该是最后封闭墓室时祭祀活动留下的。

经对墓志的解读,知道墓是墓主是明朝乐安昭定王朱奠垒。

朱奠垒家世非常,他是明太祖朱元璋曾孙,其祖父是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父亲为朱权嫡长子、宁惠王朱磐烒,朱奠垒是朱磐烒的第三子。

朱奠垒生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八月二十九日,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六月十五日封镇国将军。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十一月初九病逝,享年62岁。

朱奠垒祖父朱权画像

墓主朱奠垒一生从“镇国将军”进封“乐安王”,下葬时在京亲王及文武官员皆致祭,当时皇帝明孝宗朱祐樘还为他缀朝一日。所以,朱奠垒墓中随葬品绝不会少,但是考古人员清理时发现已被盗空。

在公安部门协助下,当时收缴到了近70件小件文物,这仅是随葬品中极少的一部分,其中有金器、玉佩、陶器等。但就这是极少的部分已很惊人了,其中金器有53件,件件是珍宝。

朱奠垒墓出土之物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墓志。

这个墓志记载了朱奠垒的生平简历、妻妾子女诸情况,是研究明朝朱姓亲王葬制,特别是婚姻制度的重要实物材料。

从志文记述来看,朱奠垒生前享受了人间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妻妾成群,生活快乐,香艳无比。

朱奠垒有一妃十夫人,生八子七女。元妃宋氏,十夫人(次妃)分别是王氏、黄氏、陈氏、王氏、陆氏、孙氏、樊氏、胡氏、张氏、钱氏,这些夫人就是民间俗称的“小老婆”。


明朝王妃(剧照)

其中,元妃宋氏墓志和次妃钱氏墓志均已出土。

元妃宋氏是南昌左卫千户邕第七女,祖籍风阳寿州高团村,生三女一子,子早夭,44岁时病死,在朱奠垒死后,迁来合葬。

次妃钱氏墓志是1952年挖出来的。

在十夫人中,钱氏应是朱奠垒最后纳的,她出身民家,为临川义民钱廷佐之女。从其墓志看,她活了51岁,守寡30年。考虑她曾生一女,应该是20岁之前进入王府的,其时朱奠垒已40多岁,比她大一倍。

朱奠垒生前拥有的女人,应该远远超墓志中提到的11个女人。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议准,“王妃以下有所出者称夫人”,意思是生儿育女的塍妾才可以称为“夫人”,否则不可以有名份的,至于载入墓志更不可能。也就是说,朱奠垒生前没有生育,未获封号的姬妾墓志不载。


明朝王妾(剧照)

墓志不载并不等于没有。

从另一江西藩王——益庄王朱厚烨继妃万氏墓志铭可以侧证朱奠垒在王府还有不少与其存在性关系的女人。

万氏墓志铭中称,朱厚烨年过半百,因为想要儿子,仍“广置塍庶”。也不知道是否因为纵欲过度,他活到59岁便死了,也就是说那么多纳入女孩,年轻轻轻就成了寡妇。

那么,明朝贵族的妻妾人数有什么规定?

从制度来看,明初对皇后与王妃以外的塍妾人数并无具体规定,所以出现了有亲王“家属”比皇帝的后宫还壮观现象。

如朱元璋的女婿、最小女儿宝庆公主的丈夫、守护南京金川门的千户长赵辉,活了90岁,有妾100多个,此即《明史·公主列传》所记载的,“(赵辉)家故豪侈,姬妾至百余人,享有富贵者六十余年,寿九十。 ”


明朝封王的家庭生活(剧照)

据明人王圻《续文献通考》,朱元璋嫡孙、晋王朱棡第三子庆城王朱济炫,“生一百子”;《明史·诸王列传》记载朱济炫,“生子七十人”,不管哪一个记载是正确的,有这么多儿子不是十个八个女人能生出来的?推测朱济炫有几十名女性组成的“家属团队”。

从史料来看,明朝王室姬妾问题确实非常糟糕,不少京外封王荒淫无道。

如朱元璋的七世孙、第七代伊王朱典楧,当年在洛阳大选美女,进入初选700女孩,复选90女孩入王府。当时民间躲避,带着女儿出走,朱典楧朱令关闭城门,挨家挨户搜。伊国是朱元璋的第25子、伊厉王朱?的封国,因为太不像话,嘉靖四十三年,以“典楧淫暴,无籓臣礼”,将朱典楧罪降庶人,伊国除封,宗室由周府统理。

藩王无节制纳娶姬妾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甚至引起民愤,严重影响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形象,更给朝廷财政支出带来了巨大困难。由于藩王广置塍妾,造成王子皇孙呈几何级快速增长。


明朝妻妾(剧照)

据《明会要》,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宗支玉牒见存二万八千有奇,视国初不啻千倍”。

嘉靖时臣工惊呼,”自亲王而下至庶人已书名者几三万位,又二十年可得五万位。周府已近四千位,韩府亦近千余位。”

周府是第一代周定王、朱元璋第五子朱橚一支王府,封地在今河南开封;韩府是第一代韩宪王、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一支王府,封地在今甘肃平凉。

最夸张的是第一代晋王、朱元璋第三嫡子朱棡一支,朱棡第三子、朱元璋嫡孙庆城王朱济炫,竟然生了100个儿子,全都长大成人了,除了长子袭爵外,其余99子都封为“镇国将军”。


江西南城明益端王朱祐槟夫妇合葬墓出土金凤纹帔坠

这袭封可不是凭嘴说说,发发圣旨就行的,明朝有“宗室供养制度”,需要物质赏赐的,要有俸禄。因为各地藩王的子女太多,造成了朝廷财政困难,即所谓,“宗支即多穷迫,而国力亦以坐困。”

到明孝宗朱祐樘当皇帝的弘治年间,朝廷开始给王族宗室“计划纳妾”,规定郡王除正妃外,妾不得超过4人,将军除夫人、淑人外妾不得超过3人。

明世宗朱厚熜当皇帝时,则对宗室纳妾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条件。嘉靖三十一年诏称,郡王选婚后,二十五岁嫡妃无出,方能娶妾2人;三十岁仍无所出,准许再娶两妾。将军、中尉选婚后,三十岁嫡配无出,准许先娶妾1人;三十五岁仍无所出,准许将军再娶两妾,中尉再娶1妾;嫡庶无出而所娶妾媵病故者,准许依例选补。


明朝亲王婚礼(剧照)

这种“计划纳妾”叫“妾额”,即不能随意娶妾,而要有限额的。

明神宗朱翊钧当皇帝时,再次强调征选“妾额”问题。早在万历十年,朱翊钧便规定,亲王妾额不得超过10人,世子及郡王妾额不得超过4人,长子及将军不得超过3人,中尉不得超过2人。

如此计划纳妾,给王族宗室划了条红底。但是,世上哪有猫不偷腥?这些规定对有权有势的地方封王来说,形同虚设,很多皇族宗室男人纳妾严重“超标”,擅婚、私婚、滥妾等丑陋现象有禁不止。

明朝亲王宗室行为,是有明确规定的:“选有之日,仍奏请封号,候有成命,方许成婚。”即要结果先报批,同意了才可以结婚,“若成婚在未封之先者,谓之擅婚。”而很多亲王宗室,明白张胆擅婚。



明朝大同代王府建筑(复建)

怎么办?明世宗朱厚熜采取两点措施——

一“婚姻人口登记”,规定各王府对所有妾媵入府及生育子女者都要严格登记入册;

二“超生不封”,每年交朝廷相关机构查封,未经具奏所生子女一律不得请名请封。

这第二点最厉害,但造成的后果是,生在王家却享受不到王家子女的待遇,宗室庶人太多。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规定,擅婚所生子女按庶人子女处理,不得冒请名封。

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规定,擅婚子女成婚在嘉靖二十八年之前有得封者,不予追究。成婚在嘉靖二十八年之后,则只准请名,不得请封;已受封者,终身半禄,日后子孙不得享有此禄粮。


明朝民女(剧照)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又进行了微调,规定擅婚之子可以请名,不能请封,十五岁以后“岁给口粮五十石,本折中半兼支。”其女则自行婚配,不给婚资。

擅婚还算好的,很多亲王是零干脆私婚滥妾,根本不上报,与王府丫头、民女、人妇上床,“超生”严重,造成宗室人口膨胀。

早在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已有规定:王府中未经请婚,而与宫人所生子女,一律不得请名请封。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命王府中凡是不经奏请,与滥娶妾媵、流移妇女、有夫子妻等所生子女,只给口粮。

为了明确什么叫“滥妾”,明神宗朱翊钧给划了一杠子。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最终议准:宗室庶生子女,必其母妾系额内应娶人数,曾经奏选明白者,方准请名请封。如不经奏选,或增立陪从宫人名目,或入府在正配未封之先,皆为滥妾。其所生子,如果生母属额内人选,则准予请名,岁给本色米十二石;其女任其择配。子女都不给婚资。


明朝的王爷(剧照)

但亲王贵族色胆包天,不让擅婚、不让纳妾也行,那就嫖宿,家外有家。如果生了孩子怎么办?这叫“花生子女”。

有花生子女问题严重了。

《大明会典》上列出了针对性条款,嘉靖二十八年之前可以酌情考虑,之后则从严打击,一旦发现或被揭露,已封者革去名封;未封者不得“朦胧冒请”;新生者不入玉牒。不但会逐出所选妇人,乐工等人还要发边卫永远充军。

但是,虽然有这种那样的规定,大明王朝的贵族们仍是“家中彩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各位网友看到这里,是否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哪?


明朝选秀(剧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