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一中教師康良溪成爲全國“尋找最美教師”候選人,全省唯一

評選由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主辦,歡迎市民投票爲他加油

康良溪指導學生做課題研究。

康良溪上臺領獎。

廈門晚報訊(記者郭文娟通訊員黃松明)面向全國的“2018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近日啓動,同安一中高級教師、科技輔導員康良溪進入候選人行列。他也是我省唯一入選的“最美教師”候選人。

“尋找最美教師”是由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主辦的大型公益活動。活動面向全國廣大教師羣體,尋訪教師典型人物,展現優秀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目前,最美教師候選人官網投票通道已經開啓。省教育廳昨日通過微信公衆號,邀請大家積極參與,實名爲心目中的最美教師投票,爲好老師點贊。

兩次“跨界”

曾教了五年小學語文,後努力自學成爲中學物理實驗員

康良溪是一名頗有傳奇色彩的教師。在進入同安一中物理實驗室之前,他是一名小學教師,教了五年語文。後來,他通過自學獲得中文本科與物理專科畢業證書。

從小學語文教師到中學物理實驗員,這是康良溪的第一次“跨界”。物理實驗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專業,爲了儘快適應工作,他努力自學。一方面,平時他就多聽其他老師的實驗課,多請教多實踐;另一方面,他愛閱讀愛思考,圖書館裏理科實驗的教材、實驗教學論文、科普讀物等都翻遍了。“有些專業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現在看,過幾天又看;今年看,明年再看,就這樣去理解問題,去動手實踐,掌握實驗技能技巧。”他說。

長期在實驗室工作,令他的科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不斷提升。他逐漸學會研製教具並參加比賽,開發物理實驗教具爲教學服務,每年還在專業刊物上發表物理實驗方面的文章。因此,他由外行變內行,每年都有省、市、區的物理教師培訓班邀請他去開講座。

獲評“全國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帶出一支科技創新團隊

康良溪的第二次“跨界”,是從物理實驗老師到科技輔導員。

最初,他連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報名參賽的類別都分不清,報名還曾報錯了,指導學生參賽的成績也較一般。不過,他還是憑着一股韌勁努力學習。同安一中校長洪志榮稱讚他有一種“固執”的精神。而且,康良溪在週末、節假日都會去學校。他說,這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做。很多老師對此都表示很欽佩。

後來,與學生一同參加全國創新大賽,康良溪獲得了該賽事的科技輔導員最高獎“全國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他的學生獲得大賽最高獎“中國科協主席獎”。從2010年至2017年,他連續八年指導學生、教師,或代表學校集體項目參與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成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金牌教練。

康良溪還帶出了一支跨學科、跨年級的科技創新團隊,科技教育也成爲同安一中的辦學特色之一。2016年,同安一中榮獲“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稱號。

一個“祕訣”

以草根題材取勝站上領獎臺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選題

“康老師是以草根題材取勝,站上了領獎臺。”曾有外地專家到同安一中觀摩後,如此評價康良溪。

康良溪的一大“祕訣”,就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選題,把想法變成現實,從中體驗科學探究的無窮魅力。比如,學生季曉煜的作品《無塵無水環保發光黑板》,就是針對學校教室中粉筆灰四處飛揚的問題製作的。使用這種黑板,可實現無粉塵、不需投影儀,書寫字跡清晰度高,視覺舒適度好的效果。這件作品爲季曉煜贏得了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大賽最高獎“中國科協主席獎”、創新特別獎。

“學生獲大獎,我忍不住流淚,我看到了學生背後艱辛的付出。”康良溪說,指導學生參賽的過程中,師生得到共同成長。

再過兩年就要退休的他,現在更加珍惜時間。他說:“我要繼續加把勁,爭取再多做點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