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1200幅齊白石作品圖庫,27G歷代經典書法套裝,4100幅西方大師經典油畫,臨摹學習絕佳素材!

古人認爲:雞有“五德”。“雞”與“吉”諧音,因此又被視爲吉祥之禽。在中國國畫中雞的題材有着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金雞報曉、雄雞報捷、金雞迎春、雞鳴富貴、聞雞起舞等等吉祥寓意,受歷代畫家喜愛。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繡金匾 於秋璇 - 古箏

一叫千門萬戶開

早在周代,先民就畫雞驅邪;六朝以後,雞成了文人畫的重要題材;

五代時,畫家開始精細入微地刻畫雞的外部特徵和好鬥特性;

宋人畫母雞護小雞,寄寓了“仁”的道德觀念;

明代畫雞名家多自宮廷畫家之手,皆屬精麗華貴的工筆畫風;

清代則靜默地守護着小寫意;

雞年慶吉

近代畫家任伯年以水墨寫意畫雞,筆墨放逸而不失靈秀;

徐悲鴻的大寫意雄雞在風雨蕭瑟中鳴唱,呼喚自由民主新世界;

齊白石水墨淋漓的沒骨雞雛,展現了新生命的勃勃生機;

陳大羽則以誇張的造型和雄渾的筆墨,揮灑出雄鷲天下、睥睨萬物的大公雞……

2017年是雞年,欣賞歷代名家畫筆下的雞自是別有一番意趣,各位大可一飽眼福!

宋代

趙佶(1082——1135年)

趙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先後被封爲遂寧王、端王。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爲“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爲君耳”。

芙蓉錦雞圖

佚名

子母雞圖

明代

沈周(1427—1509年)

雄雞圖

沈周,明代傑出書畫家。在沈周的繪國中以畫雞爲題材者不下十餘種,如上海博物館的《雄雞芙蓉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畫雞圖軸》等。

古木花冠

畫之正中爲頂天立地的雄雞,畫家用紅色點出它的雞冠,溫柔蓬鬆的黑色及紅色羽毛相印出它的雄健,真是筆筆見骨見氣。布衣百姓的沈周,一身正氣,從不倚仗官府之勢,而是盡守布衣百姓的本分,尤如公雞的雄勁,雄視官府權勢。所以他心胸開闊,處世溫和,不逐名利,平等待人。

唐寅(1470—1524年)

《畫雞》是明代詩人唐寅的作品之一,描繪了雄雞的優美高潔的形象,讚頌了輕易不鳴,鳴則動人的品格,也表現了作者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懷。畫面本是靜態的,詩中呈現的卻是生動的生活場景。

呂紀(1477—?)

八大山人(1626—1705年)

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其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

清代

郎世寧(1688—1766年)

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裏奧內,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爲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爲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

錦春圖

任伯年(1840—1896年)

清末畫家。兒時隨父學畫,十四歲到上海,在扇莊當學徒,後以賣畫爲生。所畫題材,極爲廣泛,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無不精妙。他的畫用筆用墨,豐富多變,構圖新巧,創造了一種清新流暢的獨特風格。

鳳仙雞石圖

菊花白雞

鳳仙雞石圖

近現代

齊白石(1864—1957年)

齊白石自幼在家鄉天天要餵牛養雞,對雞的生活特別熟悉,30歲以前畫雞就已經很生動了。60歲以後又開始進一步研究畫雛雞。

雞趣圖

老人畫雛雞最初用大筆圓點法表現小雞的外形,然後添嘴、眼和爪。自己感覺不是很生動,只有其形未得其神。到了63歲時畫的雛雞,已有改進,能以雞爪的安排,巧妙地表達出雛雞的各種動作。以後,他又變化用墨法,用濃淡墨把雞羣分開,去除模糊不清的毛病。

雉雞山花

70歲以後,他又感覺圓點畫法還不夠恰當,再進一步用圓點筆和平塗筆合用,把雛雞的胸、腹部分開。80歲以後,畫雞用圓點筆很少,平塗筆很多了,畫雛雞的技法纔算最後成功。

玉米雙雞

老人熟練地掌握了墨色的濃淡乾溼,由蘸到筆頭上哪一邊墨多水少,哪一邊墨少水多的不同,和用筆法的不同,巧妙地把雛雞身上絨毛質感畫出來,雛雞的各種神情動態也畫出來了。

羣雞

劉奎齡(1885—1967年)

劉奎齡,中國近現代美術史開派巨匠,動物畫一代宗師,被譽爲“全能畫家”,能工善寫,擅長動物、植物、人物畫及山水畫,他描摹的動物種類之多,範圍之廣至今無人可追。

柳樹雙雞

瓜蔭羣雞圖

牽牛花與雞

徐悲鴻(1895—1953年)

徐悲鴻筆下的馬無人不知,而他畫的雞也同樣令人拍案叫絕!“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出自《詩經·鄭風》中的這一名句,表示的是在惡劣的環境中仍能保持高尚的氣節與操守。這句話也經常出現在徐悲鴻畫雞的作品中。這是徐悲鴻人格和藝術取向的寄寓。

羣雞圖

竹林雙雞圖

晨雞圖

李苦禪(1899—1983年)

近現代傑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1918年結識了畫家徐悲鴻,獲授西畫技法,1923年拜齊白石爲師。曾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育雞圖

李苦禪認爲,中國寫意畫高就高在薄薄的宣紙後面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不是就物寫物,而是在悟性中寫成。

潑墨雞竹圖

張書旂(1900—1957年)

原名世忠,字書旗,號南京曉莊、七爐居。其花鳥,取法於任伯年,作花鳥喜用白粉調和色墨,畫面典雅明麗,與徐悲鴻、柳子谷有“金陵三傑”之稱。

張書旂勤於寫生,工於設色,尤善用粉,有“白粉專家”之雅號,其畫風濃麗秀雅,別具一格。

羣雞菊花

江寒汀(1903—1963年)

江寒汀,海上畫派著名花鳥畫家,與唐雲、張大壯、陸抑非並稱“海上四大花旦”。

江寒汀十六歲從同裏陶松溪習花鳥畫,二十八歲開始賣畫爲生。曾豢養禽鳥、小動物近百種,旦夕揣摩,因此畫出來的花鳥,無不生機盎然,形神兼備。

蒲塘逸趣

王雪濤(1903—1982年)

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家,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尤其擅長畫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峯,至今無人出其右。

桃花雙雞

金雞報曉

陳大羽(1912—2001年)

書法家、篆刻家。以大寫意花鳥而著稱,尤擅畫雄雞,兼及山水、人物,作品氣勢宏偉,筆力雄健,渾厚酣暢。

雄雞圖

公雞報春圖

蕭朗(1917—2010年)

中國傑出的美術教育家、中國畫家,被譽爲“中國小寫意花鳥畫扛鼎者”,尤以畫雞和各種草蟲爲人們所頌揚。蕭朗自拜著名畫家王雪濤爲師,同時得到齊白石、陳半丁等人教益,曾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河北藝術師範學院、天津美術學院任教。

公雞

大吉圖

劉繼卣(1918—1983年)

劉繼卣,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卓有成就的人物畫、動物畫一代宗師,是少有的工筆白描、重彩、小寫意、大寫意俱能的畫家。1954年毛澤東主席在天津接見了劉奎齡、劉繼卣父子,當展閱劉繼卣作品時,爲之稱讚不已:“博古通今,劉氏出人材!”。

羣雞圖

雄雞

程十發(1921—2007年)

程十發的花鳥畫,平常得出奇。他畫雞、鴨、雀、魚,畫白菜、玉米、各種花木,總之都是極平常和平淡的事物,但卻能出奇制勝,使觀者產生不平常、不平淡的強烈感受。他的畫好比取景框,把生活裏尋常情景中最有情趣的部份、最精彩的瞬間,截取下來,放入畫卷。程十發從一個平常的世界裏,揭示給了我們一個不平常的世界。

雛雞月季

雙雞圖

黃胄(1925—1997年)

著名中國畫畫家、收藏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原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公司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羣雞

張世簡(1926—2009年)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畫家。叔父是中國著名的水墨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張振鐸先生(1908-1989),堂兄張書旂先生(1900-1957)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花鳥畫大師。看張世簡的這些作品,如同讀美妙的詩句,很是賞心悅目。其筆下的小雞,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極富情趣。

大吉圖

母子圖

大吉圖

劉旦宅 (1931—2011年)

建國後,劉旦宅在上海市大中國圖書局、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繪畫。1985年後任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擅長中國古典著作人物畫。

羣雞圖

黃永玉(1924年—)

黃永玉自學美術、文學,爲一代“鬼才”。黃永玉的作品融會中西,不拘成法,他喜作彩墨,常以酣暢淋漓的墨色爲基調,凝重而灑脫的線條爲骨骼,設色或淡泊或渾重,佈局別出心裁,意境高古而雋永,其山水花鳥、人物俱佳,及至晚年所畫之物無不隨心所欲,愈發老辣、豁達。半個多世紀以來,黃永玉的作品在市場上已深入人心,自成一體,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符號。

雞王圖

來源:書畫文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