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西安日報社、西安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評選出2018年9~10月“西安好人”,劉毅等13名市民上榜。

本次評選產生的13名“西安好人”,他們有的是心繫羣衆、無私奉獻,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基層一線村黨支部書記和公安民警;有的是危急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多次參加搜救的志願救援隊員;有的是誠信經營,回饋社會的民營企業家;有的是一心爲了留守兒童奉獻愛心的幼教工作者;有的是愛崗敬業、用真情溫暖羣衆的交通輔警……在他們身上集中展示了新時代廣大西安市民勇於奉獻、崇德向善、正氣昂然的道德風範,集中體現了廣大西安幹部羣衆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參與大西安建設發展,爲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做貢獻的主人翁意識。

截至目前,我市已經評選產生“西安好人”320名,形成了好人羣體“羣星燦爛”的良好局面,爲大西安追趕超越提供了豐潤的道德支撐。

敬業奉獻好人

王輝

王輝,男,1975年4月生,中共黨員,生前任藍田縣普化鎮派出所所長。

從警22年,王輝同志始終牢記使命,忠誠履職,轄區刑事案件發案率逐年下降,破案率逐年上升。他走遍了川塬山嶺的溝溝坎坎,對轄區情況瞭如指掌。在一次抓捕活動中,不顧嫌疑人持槍的危險,勇敢衝入屋裏控制了嫌疑人。他帶病加班,在生命的最後一晚,還在叮囑民警要注重聯繫羣衆;生命的最後一小時,他還在向局領導彙報轄區工作……2018年9月2日凌晨2時07分,值班期間的王輝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時年43歲。生前曾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被西安市公安局評爲優秀科所隊長。

(市公安局、藍田縣文明辦推薦)

楊鵬

楊鵬,男,1982年11月生,交警新城大隊四中隊輔警。

楊鵬從儀仗老兵到交通輔警,退伍不褪色。“路口即爲檢閱場,做一個對路口有益的人”,他以陽剛威武的軍姿、專業標準的指揮,成爲城市文明出行中的一道風景。執勤時遇到老人小孩,他必攙扶過馬路;對不遵守交通的行人車輛,耐心勸導;幫助公交車滅火,助推熄火的私家車,救助生病老人小孩;公交車乘客被偷求助,他騎上警車去追截……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創作幽默風趣的交通安全漫畫,宣傳文明出行,深受羣衆好評。老百姓稱楊鵬是“西安最帥交警”,他被市交警支隊評爲年度“十大緩堵保暢標兵”。 (新城區文明辦推薦)

趙新全

趙新全,男,1969年8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周至縣馬召鎮虎峪村黨支部書記。

在擔任村幹部期間,趙新全帶領全村羣衆新修水泥路、實施高低壓線路升級改造、通有線電視網絡、建村部文化廣場,並同步推進扶貧項目建設,確定了多個覆蓋全村貧困戶、符合實際情況的扶貧項目。爲解決灌溉問題,他帶領羣衆打機井4眼,結束了幾輩人靠天喫飯的歷史。2017年起,全市脫貧攻堅戰向縱深挺進,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大力種植經濟作物,爲村民每年增收120餘萬元。2018年10月29日6點30分,趙新全安排脫貧退出交叉檢查訪談工作時突發心梗,經醫治無效去世,年僅49歲。 (周至縣文明辦推薦)

鄧良勤

鄧良勤,女,1961年8月生,藍田縣宣堡村如意幼兒園園長。

爲幫助孩子們,鄧良勤忍受家人的不理解,在村裏建起幼兒園,爲留守兒童撐起了一個家。她堅守幼兒教育事業36年,把大半輩子的時間奉獻給了孩子們。她先後收養了十幾名單親孩子及智障兒童,照顧100多個全託的留守兒童,用慈母般的愛心溫暖着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鄧良勤白天給孩子們上課、中午給他們做飯,晚上等孩子都睡了,還要給他們洗衣服。她負債10萬餘元,改善辦園條件;爲方便照顧孩子們,她在用課桌拼成的“牀”上整整睡了3年。36年來,她用堅毅和執着、愛心和智慧投身到幼兒教育的第一線,讓殘疾、留守兒童感受到家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 (藍田縣文明辦推薦)

助人爲樂好人

劉毅

劉毅,男,1985年8月生,空港新城消防中隊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

劉毅從加入消防隊伍開始,一直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多年來義務獻血約4500毫升。2018年2月23日,劉毅帶領消防官兵接警後趕到一車禍現場,發現司機頭部受創、神志不清被困駕駛室。救出司機後,他隨同救護車趕往醫院,墊付診療費用,直到司機轉危爲安後才放心離開。2017年,劉毅瞭解到轄區內一貧困戶無兒無女且患有疾病,行動不便,生活艱辛。兩年來,劉毅經常帶着生活用品上門看望,幫他打掃房間衛生、做飯,有時還給他洗澡,甚至用自己的工資幫貧困戶墊付醫藥費。

(西鹹新區文明辦推薦)

王升堂

王升堂,男,1935年10月生,藍田縣孟村鎮段家村村民。

爲促進羣衆增收,兌現一個共產黨員帶領大家致富的承諾,王升堂63年如一日,不圖名,不圖利,任勞任怨,爲民解憂消愁。爲改良當地柿子品質,他深入富平縣選擇優良品種。由於農戶沒有嫁接技術,83歲高齡的他,不顧個人安危,爬上近三米的梯子,爲農戶嫁接新的柿子品種。爲了保障每一個嫁接品種成活,他冒着酷暑,一一複檢。他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少年兒童成長,憑藉一雙勤勞的雙手先後捐助過玉川鎮數百名學生。 (藍田縣文明辦推薦)

李西亞

李西亞,女,1972年2月生,藍田縣藍關鎮衛生院的黨支部書記、陝西曙光救援隊隊員。

李西亞不僅是衛生院的優秀職工,更是熱心公益的志願者。她先後參加2013年的藍田賽峪失蹤驢友搜救,2015年九間房銅鵝村洪災救援,2016年九間房堰塞湖緊急疏散及2017年灞河、賽峪水庫溺水救援等大大小小30多次救援。每次接到救援命令她都毫不猶豫、立即出發,救援過程中不顧個人安危始終衝在前,受到當地羣衆、派出所、學校好評。2010年她收養了一對龍鳳胎,自己節儉度日,卻從不虧待兩個孩子。李西亞還先後爲17名貧困留守兒童籌集發放助學金11萬多元。

(藍田縣文明辦 推薦)

王升

王升,男,1984年5月生,曲江新區管委會執法局直屬二大隊副大隊長。

2018年7月7日16時50分,他和同事劉江波巡邏至西影路曲江婦產醫院對面時,發現右前方綠化帶內仰面躺着一位老人,兩名小夥子正試圖將老人扶起,他見狀忙上前詢問情況,得知老人是被車所撞。由於弄不清楚老人的傷勢,他一邊保護老人的頭部,叮囑老人別動,同時拿出老人的手機,與其家人取得聯繫並撥打了120和122。等民警和急救人員趕到現場進行急救處理後,他又積極協助救護人員把老人抬上救護車。

(曲江文明辦推薦)

自強勵志好人

楊銳

楊銳,男,1988年8月出生,肢殘四級,藍田縣焦岱鎮焦岱街村村民。

自幼患先天性足內翻、先心病、腹股疝氣、脊椎側彎等多種病症,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家庭因治病負債累累。但是他不願成爲別人的負擔,不願拖累社會,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楊銳打工償還了自己治病欠的16萬元外債,他樂觀地說再有兩年肯定能還完債務。經過不懈努力,他被確認爲“騰訊爲村”管理員,爲村裏安裝了8個監控攝像頭,實現了村內十字路口24小時監控直播和會議直播。他還通過電商平臺,幫村民代買代購、服務村民。

(藍田縣文明辦推薦)

劉滿義

劉滿義,男,1965年12月生,長安區杜曲街道西楊萬村人。

劉滿義3歲時不幸被汽車軋斷雙腿,但他並沒有向生活低頭。爲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劉滿義先後做過編織工、電焊工,修過自行車、賣過冰棍、擺過煙攤,還曾買了輛殘疾人專用三輪車拉客送貨。2014年,劉滿義利用自家房子開了五金建材店,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劉滿義還通過不斷挑戰自我來磨礪自己的意志,不僅靠雙手登上過華山,還曾經參加過第四屆西安市殘疾人運動會,榮獲48公斤級舉重冠軍,50米、100米游泳冠軍,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勵志哥”。 (長安區文明辦推薦)

誠實守信好人

陶錦翔

陶錦翔,男,回族,1969年6月生,民革黨員,私營餐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陶錦翔堅持“誠信贏天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的發展信念,經營飯莊多年來堅持加強行業自律,將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列爲管理的核心。從原料採購、生產加工、存儲、配送等各項環節嚴格把控食品安全和質量,在餐飲區域內全程透明。誠信經營讓他的飯店成爲餐飲品牌連鎖店後,先後解決下崗職工200餘名、農民工300餘名、殘疾人員10餘名,軍轉人員20餘名。2016年,陶錦翔被評爲省清真食品優秀監督員,2017年被又被評爲陝西省勞動模範。

(新城區文明辦推薦)

孝老愛親好人

張菊霞

張菊霞,女,1961年4月生,雁塔區大雁塔街道雁西社區居民。

2004年,張菊霞的婆婆得了尿毒症,她全天精心照顧老人。婆婆去世後,張菊霞的丈夫精神受到刺激經常犯病,動不動就罵他父親,不讓其回家;後來張菊霞讓丈夫住在廉租房裏,從此她就家裏廉租房兩頭跑。公公84歲,眼睛幾乎看不見東西,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早上給公公做好飯後,就趕回丈夫那邊給他做飯收拾屋子,下午再回來照顧公公,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因長期辛勞她患上了糖尿病,很多人都勸過她離婚,可她說自己不能這麼自私,不能離開這個家……

(雁塔區文明辦推薦)

黃西有

黃西有,男,1958年4月生,藍田縣藍關鎮泘沱村一組村民。

2010年,黃西有的母親突發腦梗,生活不能自理。爲了方便照顧母親,他把母親從鄉下接到縣城,陪同母親住在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屋,做飯喂藥、洗刷換尿布,春夏秋冬堅持始終。母親先後三次住院,他白天上班,晚上就去醫院承擔護理任務;爲照顧好母親,他自學醫療知識,精心護理,減少母親的病痛。爲不讓母親憂鬱癡呆,他堅持白天抽空推母親外出透風,晚上陪母親聊天朗讀,細心照護耐心陪伴。照顧母親之餘,他還愛心扶助過30多個貧困家庭。 (藍田縣文明辦推薦)

(記者 康喬娜 實習生 李佳欣採寫 圖片由市文明辦提供)

編輯:芥末花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