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離婚6次,被老婆綠了19年的男人,李誕的婚姻觀才讓人猛然清醒!

  文 | 盧悅老師

  上期的《奇葩說》裏,討論了這麼一個話題:

  在一段幸福的戀情中,大數據爲你匹配了一個全世界最合適的人,要不要和TA進行一次約會?

  李誕說,當然不要!

  像我長這樣,給我匹配一個最合適的,那得多醜啊。

  看了李誕和新婚妻子的照片我就懂了。

  網友說,李誕上輩子可能拯救了銀河系,纔會有這麼漂亮的妻子。

  但李誕卻自我調侃說:她明明是貪圖我的美色。

  在最近一期的《圓桌派》裏,李誕和作家李小牧坐在了一起。

  李小牧是誰?

  比起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我更關心他的婚姻生活。

  畢竟今年58歲的他,已經離婚6次了。

  其中的一個兒子,在19年後通過DNA證實:“不是我的親生兒子”。

  最好的婚姻長什麼樣子?

  關於這個問題,兩個男人用不同的生活閱歷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29歲的李誕說:婚姻應該是一個殼。

  不是我們去保護婚姻,而應該是婚姻保護我們。兩個成年人,要把最壞的事情都說好,將婚姻這個殼做的足夠堅固。堅固到什麼程度?就算婚姻沒有了,它還能保護我們。

  58歲的李小牧說:婚姻可能是一座墳。

  不是沒有約束,只是爲了一些理想,不得不放棄。

  婚姻是座墳?還是一個殼?我們對婚姻的看法總是這麼極端,婚姻到底是什麼?

  作爲情感諮詢師,做了近2萬小時的諮詢,見過太多婚姻以後,我發現——錯誤的婚姻,只有3種。

  

  “動物型婚姻”

  今年的明星夫妻,有的喜結連理,有的雞犬不寧。

  雞犬不寧的其中之一,是吳建豪和妻子。

  兩個人的離婚鬧劇,從家裏打到網上,女方不斷撒潑打滾,斥責吳建豪“婚內五宗罪”,吳建豪不聞不問不溝通,直接寄出《離婚通知》。

  一個是焦慮的女人,不停地釋放對另一半的怨念。

  一個是冷漠的男人,對妻子的感受視若不見。

  在過去的100年,人類主要完成了智商的突變式的發展。

  而接下來的100年,人類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不再擔心如何生存,卻不知該如何活着。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的情感生活還停留在原始人的世界,或者說是動物性的婚姻。

  吳建豪和妻子的婚姻世界,就停留在了“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的情感觀是什麼樣的?

  很簡單,就是致力於一切不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換一種說法,就是隻認定某種單一的婚姻觀。

  比如,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臺。近代還有渡邊淳一的《失樂園》。

  他們爲什麼一定要死?

  因爲他們如果不想追求情感的自由,那麼這個社會就不能容他們。

  死亡不可貴,更好地活着才更可貴。

  再比如,離了6次婚的李小牧會覺得,他對於婚姻的唯一價值觀就是:這個愛人影響到了我追求理想,那我就要果斷放棄。

  還有一種人——把婚姻關係與母嬰關係混爲一談。

  TA們認定的單一婚姻觀可能是: 我爲你付出,你要爲我負責。

  而這種“人身依附關係”的愛,其實就等於,離開你,我不能獨活。

  爲了活下去,我必須要犧牲我的精神、心理的自由來換取生存的機會。

  嬰兒對母親的關係,就是如此。

  再比如張雨綺式的 “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男人不好就要果斷甩掉!”“女人就是要等着男人追求!”

  單一的婚姻觀,總是讓我們掉入一個奇怪的陷阱,這個陷阱叫做“本能”。

  動物性婚姻靠本能來維持,本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本可以再進化。

  

  “面具型婚姻”

  關於“你什麼時候認定伴侶會和自己過一生”這個問題,我問過不少人。

  印象深刻的是,有幾個男人不約而同的告訴我:“妻子生下孩子的時候。”

  還有一個算作悲哀的故事,一箇中年男人,把自己的車當做最溫暖的家。

  他告訴我,“下了班,在車裏抽根菸,小憩一會兒,可能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

  我們知道,有一種抑鬱叫做微笑抑鬱。

  比如崔永元,就是典型的笑面虎,但其實是重度抑鬱症患者。

  而最近剛剛去世的李詠呢?

  你知道他是個永遠把笑聲帶給別人的人,但其實他每天壓力大到要天天喫安眠藥才能睡着。

  現在醫學已經承認,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身心疾病,尤其是癌症。

  在生活中,有人戴着面具;在婚姻中,更多人只是“戴着面具的假性親密”。

  什麼是“戴着面具的假性親密”?

  比如,我們是朋友,一起打遊戲,逛街,但是從來不分享自己的感受;

  我們是戀人,相互陪伴,關係穩定,但是一切都充滿了例行感,感覺雙方所做的都是在“例行公事”;

  我們是親人,血脈相連,本該親密無間,卻總是小心翼翼不越雷池一步。

  再比如,中學的時候,你媽出差了,忽然提前回家,爲了防止被說,你就手忙腳亂地把所有亂七八糟的東西扔到儲物間。

  看上去的地方都很乾淨整潔,但千萬別讓你媽發現那個儲物間,發現了,就前功盡棄了。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段本該親密的關係之中,我們爲了不打破關係的穩定,避免衝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迎合對方,隱藏自我;

  並將彼此的親密度保持在一臂距離,成爲“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這種“貌合神離”的關係中,一切表面看起來的幸福都是假象罷了。

  

  “自閉型婚姻”

  我見過很多潔癖老婆和懶貨老公會爆發這樣的對話:

  妻子:我白天也要工作,晚上還要做那麼多家務,而你呢?你回到家,就往沙發上一躺,看電視,看手機,逍遙自在,家裏亂成豬窩,你也不管!

  丈夫:你非要把家裏收拾得跟五星酒店一樣,這還是家嗎?你天天忙,有空和我說句話嗎?你愛收拾,這是你的愛好,你自己喜歡做這件事,爲什麼非要強迫我和你一種愛好?

  妻子:這是我的愛好?我不想也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嗎?我這叫責任心!

  丈夫:你要是不喜歡做你可以不做啊,或者你做之前告訴我啊,爲什麼要在做以後纔跟我說?

  妻子:我是希望你有眼力見,不用我說,你就能看到我在辛苦,爲什麼非要我說啊?

  這樣的對話循環下去,是不可能有好下場的。

  因爲他們根本不懂,男人和女人是兩種交易系統。

  男人奉行的是“錙銖必較”的交易法則,而女人則奉行的是“投桃報李”的關係法則。

  從男人的角度看,你做家務是因爲你喜歡,而從女人的角度看,我做家務是我在爲這個家奉獻,當我奉獻的時候,希望你也有這種奉獻精神,這樣我們就是雙贏的。

  女人認爲,不用說,就做到,就是愛,男人則莫名其妙,什麼事兒都要猜,該有多累。

  那麼誰纔是對的?誰都是對的。

  但一個人對是沒用的,兩個人都對,纔有用。那麼怎麼做纔是兩個人都是對的?

  很簡單,做到四個字:求同存異。

  

  不要只認爲這個世界只存在一種人就可以。我們要相信這個世界有和我們不同思維的人,我們要做的不是消滅和我們不同的人,而是要和這樣的人一起雙贏,增強自我。

  怎樣增強自我?

  那就是我們都不必犧牲,而且還有更多的獲益。

  比如我就問男人,什麼樣的情況下,你能起身幫老婆做家務,做她喜歡做的事兒?

  男人想了一下,說如果她能好好跟我說話,用尊重我的態度說:

  老公,我想把這個地擦一下,可是我背有些疼,能幫一下我嗎?謝謝老公。

  我問女人,什麼情況下,你能接受老公這種把家當豬窩的習慣?

  女人說,如果我老公跟我說:

  寶貝,別那麼忙了,到我懷裏,我想和你好好說幾句話。

  我就可以不那麼忙了。

  其實他們想要的都是一樣東西,那就是被珍惜,被尊重,被愛。

  所以,我們的關係就是情感銀行,你怎麼理財,財就怎麼理你。

  那些存入剛纔這對男女說的話的越多的人,就越有可能擁有一份長情的穩定的,幸福的關係。

  這樣的愛,叫真愛。

  - END -

  錯過上一篇熱文,可點擊

  女婿到底有沒有孝順“岳父母”的義務,這個男人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晚情PS:很多寶寶問我們的社羣什麼時候開始,目前我們還在籌備階段,我得深度思考加入我們能帶給你什麼有用的東西,尤其是第一次做,我要請教很多前輩,學習很多東西,我想打造精品社羣,所以大家再等等,我要對得起晚情出品,必屬精品這幾個字啊,哈哈

  

  ▼作者簡介

  

  盧悅,心之助女性心理平臺聯合創始人,情感諮詢專家,作家。人生總有一段夜路要走,我就是黑暗中握住你的那雙手。著有《愛到絕處便逢生》、《愛情有毒》等作品。微信公號id:xinzhizhunvxing。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