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啦!

現在是 2018 年的 11 月

掰着指頭一算

離過年有 3 個月之遙

但貴州人民還有 1 天就要

過!大!年!了!

嘖嘖嘖

這速度領先全國

算是最心急過年的一羣人吧!

不信?

貴州苗年帶你體驗新世界!

苗年,即是苗歷新年。是苗族人民慶祝豐收的日子,也是他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苗族同胞過苗年的陣仗,不輸漢族過春節,這是苗族一年之中最熱鬧的狂歡。苗年並非在固定的時間過,各個地區過苗年的時間各不相同,從農曆九月到正月不等。

就在本月 18 號

黔東南州雷山縣就要開始過苗年啦!

苗年期間還有有趣的活動

時間一直持續到下月 18 號哦~

感興趣的小可愛們

可以來這裏

體驗一下我們貴州超好玩的苗年

位於黔東南州凱里市的雷山縣,是中國苗族第六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之一,苗族人口占全縣的 84%,素有“苗疆聖地”的美稱。

苗年,是雷山縣的文化特色,是雷山苗族同胞最盛大的狂歡節日。2008 年,苗年被批准列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片來源/新華網

苗年初體驗

走進瀰漫着農耕文明氣息的苗族村寨,撈魚、殺豬、打餈粑,恰到好處的美食溫度……一股濃濃的年味正在襲來~

攝/維維任意門

一年一度的苗年是苗家人歡聚團圓的日子,就連在外工作的人們,都請假趕回來過苗年。

攝/葉凡要去尼泊爾

屆時,全寨老老少少將盛裝出席,一場別開生面的、聲勢浩大的苗年就此開始。苗年活動只要一開始,往往持續 10 天以上。

攝/仰望和雲朵

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換下日常便裝,穿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十分熱鬧。

攝/一顆特立獨行的小米

各個苗寨都會舉行祭祀儀式,期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攝/葉凡要去尼泊爾

家家戶戶還會宰豬殺雞,滿滿的過年氣氛。

攝/維維任意門

蘆笙舞

過苗年時,全寨的人聚在寨中的廣場上,男人們吹起悠揚的蘆笙,女人們在蘆笙的伴奏下跳起熱情洋溢的蘆笙舞,銀飾在碰撞下叮噹作響,十分好聽。

攝/與小重山同行

姑媽回家

當地把出嫁的姑娘稱之爲“姑媽”,過苗年時有“姑媽們”帶着禮物集體回孃家的傳統習俗,一行人浩浩蕩蕩,場面十分壯觀。

攝/小潘潘Lucky

長桌宴

一場千人同聚的宴席延綿數百米,桌上擺滿各色苗族特色菜餚,是苗族人民對遠方客人的最高禮遇,千人同桌喫飯的奇觀成爲一道節日裏獨特的風景線。

攝/葉凡要去尼泊爾

高山流水

衆人皆知,苗族同胞熱情好客。他們用獨創的敬酒方式——高山流水歡迎來客,每人手持一個盛酒器,從高到低依次倒酒。即便號稱“千杯不醉”也難以抵擋這樣的攻勢。

攝/慧子會飛

鬥牛比賽

體驗完了各種民俗活動後還有刺激的鬥牛比賽,“鬥牛”一直是苗族村寨的一項傳統娛樂活動,深受村民和遊客的喜愛。鬥牛比賽進行時,精彩的場面令人挪不開眼,而賽場外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此外,苗年期間還會舉行“鬥豬”、“鬥馬”、“鬥鳥”等活動。

圖片來源/中國雷山網

無法拒絕的苗家美食

苗家硬菜“酸湯魚”

攝/三米改名字啦

暗黑料理“牛癟湯”

攝/愛咬指甲的牛嚕嚕

跨界怪咖“折耳根炒臘肉”

攝/miumiu繆繆MM

香醇玉露“苗族糯米酒”

攝/江南西道嘀嗒滴

Tips

交通

高鐵:從貴陽北乘車出發到凱里南,轉車即可到達雷山縣。

自駕:從貴陽出發,途徑滬昆高速、廈蓉高速即可到達。

客車:貴陽客運東站乘車直達雷山,貴陽客運東站/貴陽金陽客運站乘車直達西江苗寨。

PS:部分偏遠的村寨需要包車去。

住宿

住在雷山縣城或者凱里市都很方便,但住在村寨裏的農家樂,不僅食宿全包,還能直接體驗當地民俗風情,性價比往往較高。

PS:苗年期間,酒店和民宿很搶手,需要提前預定酒店房間。部分村寨不具備提供住宿的條件,需要回到雷山縣城住宿。

貴州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除了雷山過苗年

還有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提前過年↓

水族

水族人民把過年稱爲“過端”,“過端”歷時 49 天,是世界上最長的民族節日。也是黔南州三都、荔波、獨山以及黔東南州榕江的水族同胞慶祝豐收、團聚狂歡的節日。

過年時間:端節在水歷年終12月及新年正月期間過節,對應陰曆八九月。

攝/水之秀族之美美在三都

彝族

彝族的年又被稱爲“彝族年”,“彝族年”是畢節彝族同胞最重視的傳統節日。過年期間很熱鬧,釀酒、殺豬、宰羊都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時間:農曆十月至十一月

圖片來源/多彩貴州網

布依族

現在大部分的布依族因受漢族文化、習俗影響,都過春節。不過,黔南州荔波、平塘一帶的布依族同胞至今仍保留着“過小年”的傳統。

過年時間:十一月三十日

圖片來源/美麗鄉村

侗族

黔東南榕江的侗族同胞至今保持着每年過侗年的習俗。侗年前夕,家家戶戶將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宰豬殺牛,穿上新衣,迎接新年到來。

過年時間:農曆十月底至十一月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土家族

銅仁印江土家族過的年被叫做“趕年”,這個習俗起源於明代,至今已經沿襲了四百多年。過“趕年”時,土家族地區會舉行趕廟會、唱大戲、舞龍燈等精彩紛呈的活動,給節日增添了歡樂的氣氛。

過年時間:月大過臘月二十九,月小過臘月二十八。(總之要比漢族早一天過年)

圖片來源/光明網

當我們覺得年味越來越淡的時候

在貴州那些少數民族村寨

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年味

走吧

過一個獨特的少數民族年~

ertert

關於少數民族過年

你們還知道哪些不爲人知的習俗

在下面留言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