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記者 徐娟娟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厄瓜多爾不再對阿桑奇提供庇護,美司法部擬對其提起指控。此消息一出,最樂見其成的,莫過於美國政府了。這位阿桑奇究竟是何方神聖?

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

朱利安•保羅•阿桑奇,於1971年出生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年幼時父母離異,母親再婚又離,他一直跟着母親生活,前前後後搬過無數次家,換過無數所學校,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斷斷續續的。也許正是這種流離失所、動盪不安的生活環境,養成了阿桑奇不安分、喜歡冒險的性格。據阿桑奇的繼父描述,阿桑奇從小就是一個極富洞察力的孩子,是非黑白自有一套見解,喜歡替弱者發聲。也許正是這樣的童年,奠定了他未來走的這條路。

爲了獲取信息入侵他人計算機的黑客

1987年,阿桑奇與朋友成立了名爲“萬國顛覆”的黑客團體,而他們這個黑客團體與其他的黑客團體還不一樣,在別人熱衷於搞破壞的時候,他們只熱衷於獲取信息。

1991年,他成爲了五角大樓祕密文件的泄密者。文件內容包含了越南戰爭,轟炸北約等事件。而刊登這些機密文件的《紐約時報》也爲此與企圖阻止的美國政府對簿公堂。最終美國國會因此制定了一系列關於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20歲的朱利安與他的黑客朋友後因闖入加拿大一家電信公司的網絡終端,被逮捕並承認了25項指控。法官最終以“智能好奇”爲理由只判決他支付小額的賠償金。

維基解密的創始人

2006年,阿桑奇決定創立“維基解密”。創立初衷是爲了徹底改變政權的行事方法,通過信息的透明化實現公正的文明社會。

維基解密(又稱維基泄密、維基揭祕),是通過協助知情人讓組織、企業、政府在陽光下運作的、無國界、非盈利的互聯網媒體。這個國際性非營利媒體組織,專門公開來自匿名來源和網絡泄露的文件。

而它大量發佈機密文件的做法也飽受爭議。支持者認爲維基解密捍衛了民主和新聞自由,而反對者則認爲大量機密文件的泄露威脅了相關國家的國家安全,並影響國際外交。

阿桑奇本人同時也因泄露大量情報也遭到美國通緝。

涉嫌性犯罪被下紅色通緝令

2010年11月18日,阿桑奇被控性行爲不檢,因此國際刑警組織成員國瑞典警方對其發出紅色通緝令。之後,瑞典法庭又對其發出了逮捕令;2010年12月7日,阿桑奇於英國被倫敦警方逮捕;2010年12月15日,法院最終批准了他的保釋申請。瑞典當局對阿桑奇下達紅色通緝令的做法被認爲是出於政治動機,但瑞典方面對此言論予以否定。

與厄瓜多爾的“糾葛”

2012年6月19日,阿桑奇向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8月16日,厄瓜多爾外長在新聞發佈會中表示,政府已經批准了阿桑奇的政治庇護請求。2018年1月11日,厄瓜多爾外交部長瑪麗亞•埃斯皮諾薩稱,厄瓜多爾政府已於2017年底授予阿桑奇厄瓜多爾公民身份。

阿桑奇長期住在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這也讓大使館產生了鉅額開銷,雙方因此產生矛盾。同時厄瓜多爾政府認爲阿桑奇“干預其他國家內政”、從事“有害厄瓜多爾與其他國家良好關係”的工作,於是在2018年3月開始限制阿桑奇與外界的網絡通信;此外,還要求阿桑奇支付醫療和通信費用,彌補政府的鉅額支出。而阿桑奇認爲厄瓜多爾這麼做是想停止對他的庇護,並將他交給美國。對此,阿桑奇不惜於2018年10月起訴厄瓜多爾政府,但敗訴。

近日,多家西方媒體報道稱,厄瓜多爾與英國達成協議,將停止對阿桑奇的政治庇護並將其移交給英方。阿桑奇將面對的也許就是等待已久的美方對其的指控以及牢獄之災,六年避難生活也將到此結束。

(來源:亞太日報綜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