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松濤

  來源:首席財經觀察(ID:meirijingji001)

  已授權轉載

  時代的變遷,總是令人猝不及防,前一秒,你還在流連忘返,如癡如醉,後一秒,卻頃刻物是人非,時過境遷。

  昨天,市場突然傳來消息,人人網賣身,一代人的青春一去不復返。

  人人網賣身,一代人青春的逝去

  猝不及防。

  昨天,人人公司在官網宣佈,人人網以2000萬美元現金,和約4000萬美元股份賣身北京多牛互動傳媒有限公司。

  消息傳來,輿論一片驚呼。

  這個曾經風靡一時,實名註冊用戶高達2億,人均月度活躍次數高達26.3次,市值一度衝破94億美元,承載了整整一代人青春的社交網站,竟突然改姓,被6000萬美元賤賣了。

  一時令人難以接受,無數人紛紛感嘆,逝去的青春再也回不去

  但人人董事長陳一舟卻不以爲然,他甚至爲這個日漸衰落,甚至幾乎被人遺忘社交平臺,能夠重新找到一個新的歸宿感到高興。

  在陳一舟看來,新東家多牛傳媒鎖定的人羣是年輕娛樂用戶,聚合了遊戲、硬件等科技資產,和DoNews、NGA、電玩巴士等社區、媒體矩陣,是最適合接管人人網的買家。

  更重要的是,陳一舟拿到了新東家的股權,對人人網依然藕斷絲連,雖不爲其主,心卻依然嚮往之。

  但對很多人來說,更關注的是,曾經左擁人人網、又抱糯米糰,懷裏還揣着貓撲、56的陳一舟,何以竟連續賣賣賣,將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互聯網關係變遷

  陳一舟

  有人說,人人網敗北,是因爲運氣不好,未能抓住移動互聯網風口,被微信、微博一巴掌打趴下,再也起不來了。

  實際上,這只是表象,歸根結底,是陳一舟作爲一個資本騰挪的高手,對互聯網認知的欠缺。

  人人網前身是王興創辦的校內網,2006年,陳一舟從王興手中買下校內網,2009年改名人人網。

  和其他社交網站相比,人人網最大的特點是其獨一無二,基於同學關係的人際系統。

  人人網通過實名制,將同學之間,甚至已經聯繫不上的小學、初中、高中同學關係都能重新拾起,因此風靡一時。

  但同學、發小之情,註定衰落。

  回想一下,曾經多麼活躍的班級QQ羣,畢業多年後,還有多少人在每日熱聊,大部分都已悄然無聲,形同擺設。

  真正吸引人們聚集在一起的,不是傳統的同長大、同小區、同學校的關係,而是興趣。

  尤其是Web2.0興起之後,UGC內容產出日漸興起,一些高質量的社羣,知乎、豆瓣、果殼等紛紛開始流行起來。

  而依靠原有社會關係搭建起來的人際關係,隨着,由於精神層次的日漸拉大,相互之間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只會越來越少。

  說白了,互聯網鏈接的是人性,而不是簡單的社會關係。

  但人人網對互聯網洶湧而來的趨勢,卻視而不見,八大俗狂轟濫炸,讓很多日漸成熟起來的用戶倍感失望。

  

  人人網八大俗

  生活常識化妝技,

  十二星座小祕密。

  不看後悔成功錄,

  論文大全雅思題。

  戀愛金句傳送門,

  男默女淚蛋疼文。

  讀到哪句心痛了?

  不頂不是中國人。

  

  等到移動互聯網全面爆發,微信強勢崛起,就連qq空間都開始頂不住衝擊時,人人網邊緣化,幾乎在所難免。

  無頭蒼蠅亂撞,錯失良機

  但如果說,人人網一點機會也沒有,是不可能的。

  想當初,人人農場遊戲風靡一時,最多時,曾有上億玩家,但陳一舟不僅未將它成功移到手機端,甚至在4年半後,還將它關閉了,導致人人網活躍度大爲下降。

  不僅如此,人人網的多次升級改版,也飽受詬病,添加的功能缺乏內在邏輯,引起大量用戶不適。

  尤其是模仿微博大V,推出的人氣之星,更是被用戶紛紛吐槽,爲什麼不放在側面,放在底部,每次看到人氣之星,還未來得及點擊,就被自動刷新新鮮事,讓這個功能幾乎形同虛設。

  凡此總總自廢武功的設計,不勝枚舉。

  互聯網產品,最重要的就是體驗,體驗不好,也就意味着距死不遠了。

  而在盈利方面,當騰訊、阿里已紛紛開始發展人工智能,利用大數據,精準推送廣告時,人人網依然在盲人摸象。

  面對大量實名用戶,大量照片,甚至很多人的手機號,人人網完全有能力通過對用戶偏好的分析,精準送達廣告,比如對頭像好看的推送化妝品,對時常聊比賽的,推薦球衣、球鞋,對學習考證的,推薦教育、培訓......

  但人人網卻完全錯過了,甚至還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跟風直播、區塊鏈,最終一事無成。

  認知,纔是決定互聯網江湖的根本

  決定互聯網江湖成敗的究竟是什麼?

  有人說是資金,有人說技術,有人說是用戶......

  資金、技術、用戶,或許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是當一個風口來臨時,創業者對行業的認知。

  想當初,噹噹網緊握股權,不肯放手,而劉強東卻早已對行業洞若觀火,對自建物流在B2C電商的意義,瞭如指掌,通過大量融資,建立護城河,最後輕鬆擊敗李國慶。

  王興創立美團時,行業千團大戰,燒錢猶如流水,美團排名,行業十名開外,但王興認爲,如此火熱的燒錢,最多隻能持續一年就將進入資本寒冬,因此,當別人都在燒錢瘋狂搶市場時,美團卻穩步推進,最終成爲那場千團大戰的唯一倖存者。

  3Q大戰之前,騰訊因抄襲而被視爲行業公敵,很多人以爲他不過如此,等到馬化騰第一次出現在公衆面前,分享他對整個行業的思考,第一次提出互聯網像水和電一樣融入生活時,才立即驚爲天人,很多人驚訝的發現,其對互聯網的思考,幾乎領先於同時代任何人。

  在創業的路上,他們或許也曾失敗過,痛苦過,甚至瀕臨倒閉過,但最終能讓他們挺過來的,不是資本的寵愛,不是命運的垂憐,不是用戶的無腦支持,而是對行業整體認知的深度和廣度。

  陳一舟一面資本瘋狂騰挪,一面四處出擊,社交、社區、直播、二手車、區塊鏈等莫不插手,哪個熱門追逐哪個,缺乏對行業整體系統的思考,缺乏預見性,一手的好牌,最後打得稀巴爛,並不意外。

  因此,對每個創業者來說,與其像無頭蒼蠅一樣,東奔西跑,追逐風口,不如靜下心來,將自己的行業思考透徹,纔是走向未來的關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