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畴精神”宣讲团走出文山,故事精彩听众“炸锅”

“要让‘西畴精神’在新时代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州委书记童志云说过这样一句话。

11月8日,“西畴精神”宣讲团走进昆明安宁。从神奇文山,到四季如春的昆明,从各村各寨,到庄重肃穆的会堂……所到之处,无不席卷起谈论“西畴精神”的热潮。

“你在讲的时候头要抬起来一点,身子要站直,挺起胸来。”宣讲前,成员们在互相鼓励,互相提醒,从而保证用最好的状态来演讲。

吃早餐时,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宁德锦勉励宣讲团成员,要记住自己讲的点,把核心的东西讲好,要控制好时间,要把体现苦干实干创新干的那种精神力量讲出来,要感恩国家对我们的关心,每个人都要讲好自己的特色,找好自己的侧重点。

左一为宁处长

问及到省上来宣讲,会不会紧张,宣讲团成员谢成芬自信的说:“第一次走出文山演讲,不紧张,因为这是讲我亲身经历的事。现在我们的‘西畴精神’已经走出来了,我们有信心,我们还要讲到省上,讲到全国,讲到人民大会堂,让全国人民都了解我们的‘西畴精神’。”

演讲,现场听众“炸锅”了

下午14:30,宣讲报告会正式开始。首先上台的是西畴县委原书记郑清宽,他以《超越困境的人生感悟》为题道出了“西畴精神”的来源。

宣讲现场

宣讲会现场,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一句句朴实的言语、一声声坚定的表白,深深感动着每一名现场听众。宣讲会被掌声一次又一次打断,听众们的心潮也随之一次又一次波荡起伏。

这是一次洗礼、一次教育,是人生中难忘的一课。唤醒了听众们心中的正能量!

宣讲台上,宣讲团成员声情并茂地讲述;台下,听众的情绪随着讲述而起伏跌宕。宣讲团成员谢成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很多听众都被她动人心弦的故事感动得一次次流泪,会场内一会儿寂静无声,一会儿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聆听宣讲团成员的宣讲时,听众们一会儿在资料上勾勾划划,一会儿在笔记本上紧张记录,一会儿举起手机拍拍照。

在结尾部分,西畴县委书记蒋俊以题为《做弘扬西畴精神的坚定实践者》为现场听众阐述了什么是“西畴精神”,新时期“西畴精神”的探索和创新及如何用发展速度来兑现“西畴精神”。

宣讲团所到之地,处处涌动着震撼心灵的激流。在2个半小时的宣讲中,现场近200名来自全省各州市的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员培训班学员们深受感动,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宣讲会结束后,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前去跟我们的宣讲团成员交流、合影、加微信……。

“西畴精神”不仅是文山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我们已经让“西畴精神”走出了文山,让更多的人成为“西畴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让“西畴精神”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宣讲团成员们对这次昆明宣讲,心情非常的激动,也充满了自信。

点评,为“西畴精神”宣讲“开药方”

云南省演讲学会常务理事辛勤(曾任《蜜蜂报》编辑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此次宣讲整个安排得非常好,很细,内容上分配也恰到好处,整体性比较好。建议在以后的宣讲中,感情投入上再下些工夫。要突出焦点、难点、亮点和趣点。为了提高整体效果,每篇稿子都要有自己鲜明的侧重点,让它们珠联璧合,互相映衬,让我们的宣讲更温润人生。

辛勤点评

辛勤说,今天是我第二次听“西畴精神”的宣讲,听完后我的感想有六个字,即“洗澡”“开窍”“充电”。

“洗澡”,心灵洗了一次澡,我今年80岁,工作60年了,如果说80岁可以歇一歇了,那么听完这场演讲,我觉得我的心灵有灰尘,需要洗个澡。

“开窍”,“西畴精神”是在发展中的,通过他们的演讲,我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而且懂得了干不是“苦干硬干拼命干”,而是“苦干硬干创新干”,一种创新的时代精神贯穿在宣讲之中。什么叫创新,什么叫以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从他们身上我既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的命运,敢于战天斗地,改变命运的那种精神。当外国专家“科学”的结论,这块土地不适合人类居住,偏偏西畴人不姓邪,不做石漠化的奴隶,他们站起来了,他们做自己的主人,他们发出了呼喊,“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充电”,他们有无私的行动,有忘我的行动,把乡亲们放到最高位置的行动。我很赞赏这种精神,很佩服这种精神,也很愿意学习这种精神。听完这些演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听众,我不能不激动,不能不感动,不能不在我今后岁月里转化为我应该有的行动。

“西畴精神”是全世界的,“西畴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可以生根发芽的,是能够传播开来的。辛勤激动的说,当我第一次听了“西畴精神”的演讲时,我回到家后就当起了义务宣传员,我就把“西畴精神”向孩子们宣讲,向我的学生们宣讲。“西畴精神”是新时代从老百姓身边发出来的一种以时俱进的精神。听了演讲,记得住,传得开,愿意讲,讲的舒服,讲的痛快。

“西畴精神”正在发展成为“西畴智慧”,“西畴精神”能走出去,在各行各业都能落地生根,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宝贵,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智慧。

专家张丽珍:我们讲“西畴精神”,就是要讲“西畴精神”背后的故事,这个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宣讲中,要少些理论的东西,多些故事。还要重视题目,“目”是什么,就是眼睛,我们讲什么内容就是什么内容,用朴实的语言讲出感人的故事,这是吸引人眼球的。

张丽珍点评

感想,享受一场“精神大餐”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副院长李艳梅说,今天听了“西畴精神”宣讲团的宣讲,非常的激动,我一定要把这种“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当我听完“西畴精神”宣讲的时候,此时此刻,我真的非常想带着我们的教学员工到西畴一线去实地学习“西畴精神”,让“西畴精神”发扬光大。

来自德宏州委党校计网中心主任段春勇感叹,“西畴精神”宣讲团的报告,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精神大餐”,这种享受将会是无穷无尽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云南孝行天下讲师张宝芬听了报告后,感动得多次流泪,她激动的跟记者说:“今天听了‘西畴精神’的宣讲,真的是热泪盈眶,很感动,这是正能量的分享。”

云南省道德大讲堂志愿者楚天舒说,今天宣讲团成员用他们自己的身体力行,用他们真实的行为,用他们那长满了茧子的手,完美的给我们呈现了什么是生命的河流,非常令人震撼。他们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身受感动。苦干、实干、创新干,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国家的保驾护航。

听完宣讲会,王大姐感慨万分:“宣讲团同志们的事迹充分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不畏困难、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激励着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立足本职,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此次西畴精神的宣讲,在朋友圈也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网友秀:锲而不舍的奋斗实现了绿水青山梦想,了不得。70多岁了还这么精神,还有这样的干劲,让我惭愧。给你们点个赞!

网友@孙学祥:苦干实干创新干,佩服!

网友爱的人生:“西畴精神”真的很了不起,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西畴去看看。(李正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