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薛仁貴和蘇定方都屬於大器晚成,也都是唐初的名將,但兩人流傳後世的形象卻完全不同,一個被過度神化,一個被極力醜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現象呢。在衆多演義小說中,薛仁貴的形象可謂非常的高大上,他被描述成了一個出身貧寒、力求上進的人,爲了捍衛大唐江山社稷而鞠躬盡瘁,既能驅逐境外兇狠的異族,又能斥責朝廷陰險的佞臣,而且一生戰無不勝,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所到之處敵人無不望風披靡,從無敗績。

亂世出英雄,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湧現出了一大批叱吒風雲、名揚後世的名將。這些名將裏,有文治武功皆千年難遇的千古一帝李世民,有攻滅突厥威震四夷的李靖,也有化爲門神的尉遲敬德與秦瓊。其中有許多名將因各種文學影視作品而被廣大人民羣衆所熟知,但也正是因爲這些文學影視作品,使得有一些名將的形象與歷史上真實的樣子大相徑庭,這其中就包括薛仁貴和蘇定方。

薛仁貴和蘇定方都屬於大器晚成,也都是唐初的名將,但兩人流傳後世的形象卻完全不同,一個被過度神化,一個被極力醜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現象呢?

薛仁貴影視形象

薛仁貴:戰功赫赫,私德有虧

在衆多演義小說中,薛仁貴的形象可謂非常的高大上,他被描述成了一個出身貧寒、力求上進的人,爲了捍衛大唐江山社稷而鞠躬盡瘁,既能驅逐境外兇狠的異族,又能斥責朝廷陰險的佞臣,而且一生戰無不勝,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所到之處敵人無不望風披靡,從無敗績。

不僅如此,這種形象還影響到了他的後人,其子薛丁山、其孫薛剛都是各種小說與影視劇中的常客,可以說是爺孫三代都是大英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歷史上真實的薛仁貴和薛家是什麼樣的呢?

赫赫戰功

薛仁貴(614年-683年),單名一個禮字,字仁貴,出生於絳州龍門縣(今山西河津市修村),祖上是北魏河東王薛安都,但到他時家境已經沒落,並且年少時一直以種田爲生,直到唐太宗貞觀十八年,他已經三十多歲了,纔在妻子的勸說下從軍,《新唐書》記載:

薛仁貴,絳州龍門人。少貧賤,以田爲業。將改葬其先,妻柳曰:“夫有高世之材,要須遇時乃發。今天子自徵遼東,求猛將,此難得之時,君盍圖功名以自顯?富貴還鄉,葬未晚。”仁貴乃往見將軍張士貴應募。

早年的薛仁貴不僅因爲沒出息,一度想通過給祖先改葬這種迷信的方式來給自己改運,辛虧他的妻子柳氏深明大義,勸他從軍,他聽從了妻子的建議,這纔有了出頭之日。根據這段記載,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

薛仁貴實際上是個有點愚昧、迷信的人。


薛仁貴妻子柳氏

薛仁貴從軍以後,從一個小兵做起,憑藉過人的勇武和身體素質,立下了些許軍功,也因此當了官——右領軍中郎將,但直到現在,他仍然算不上一員名將。一直到公元658年,此時薛仁貴已經44歲高齡了,大唐皇帝也從太宗李世民換成了高宗李治,李治決定興兵攻打高句麗,並認命薛仁貴爲副將,此次出征,薛仁貴殺敵無數,立下大功,並因功拜左武衛將軍,封河東縣男。

那之後,薛仁貴便開啓了自己的名將生涯,先後留下了三箭定天山、降服高句麗等不敗傳說。

白璧微瑕

然而歷史上的薛仁貴,遠沒有傳說中那麼完美,首先就是薛仁貴並非戰無不勝,甚至還喫過一次恥辱的大敗仗,那就是兵敗大非川。

公元670年,爲打擊吐蕃、光復吐谷渾,唐朝決定派出五萬大軍護送吐谷渾王回到青海,並任命薛仁貴爲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爲副總管,然而就是這一次護送之旅,讓薛仁貴身敗名裂。

薛仁貴率軍在前面開路,大軍行至河口,首次遭逢了吐蕃軍,一開始還打了勝仗,但中途休息的時候,吐蕃派出了二十餘萬大軍攻打副總管郭待封,郭軍慘敗,導致軍糧及輜重全部丟失。薛仁貴於是被迫,大軍駐紮在大非川。

很快,吐蕃就集結了四十餘萬大軍攻打大非川,薛仁貴此時也回天乏術,唐軍大敗,薛仁貴不得不與吐蕃議和而撤軍,也導致大唐光復吐谷渾的策略徹底失敗,戰後薛仁貴被追責,貶爲平民。


薛仁貴兵敗大非川

那之後,因爲高宗李治念舊,薛仁貴數次被重新啓用,也立下過數次戰功,最終於公元683年去世,享年70歲。

事實上,

除了喫過敗之外,薛仁貴身上還有一個污點,那就是在打敗鐵勒部族之後,曾經搶奪鐵勒部族的女子做妾

,《新唐書》載:

仁貴亦取所部爲妾,多納賕遣,爲有司劾奏,以功見原。

結論

整體上看,薛仁貴從軍時大唐已開國近二十年,因此他算不上是開國功臣,但是

在爲大唐平底四方、開疆拓土這一方面,確實立下過赫赫戰功,稱得上名將二字。但薛仁貴在私德方面有所虧損,並且也曾喫過敗仗,與演義小說中的形象相去甚遠

爲什麼薛仁貴會被神話的厲害呢?我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薛仁貴確實出身貧寒,又取得了極大的成就,這樣的人生,是底層的芸芸衆生以及懷才不遇之人所夢寐以求的,激起了他們的共鳴。

二是當時的社會背景,人們需要一些戰無不勝、反抗異族壓迫的榜樣。

據考證,最早的關於薛仁貴的傳說作品《薛仁貴徵遼事略》出現在元朝。而元朝的漢人,處於蒙古人的統治之下,像薛仁貴這種在戰場上讓異族聞風喪膽、望風而遁的名將,自然成了他們美化神化的對象。

蘇定方:老當益壯,無辜受誣

我國曆史上有兩段亂世最爲人所津津樂道,排第一的毫無疑問是三國時代了,而緊隨其後的就是隋唐時代。《隋唐演義》《說唐》等話本與小說中的故事許多人都耳熟能詳。這其中,有一個讓許多人都憤恨不已的情節:竇建德手下的蘇定方用毒計謀害了好漢羅成。


玉面小將羅成

在這些傳說中,

羅成是一個武藝高強、玉樹臨風的完美小將,而蘇定方則是一個陰險毒辣、投機倒把的軟骨頭小人

。就算到了當代,許多關於隋唐時代的電視劇,也都是這樣描寫的,然而歷史上的蘇定方真是如此下作之人嗎?

大器晚成,老當益壯

薛仁貴三30歲參軍,44歲才正式拜將,已經算成名很晚了,然而比起薛仁貴來,蘇定方纔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蘇定方(592年-667年),單名烈,字定方。早年投身於竇建德、劉黑闥旗下,劉黑闥死後便歸隱鄉里,貞觀年間被李世民啓用,並跟隨李靖大軍平定東突厥頡利可汗,立下過少許功勞,但此後卻被雪藏了二十餘年,期間一直默默無聞。

爲何這二十餘年蘇定方一直默默無聞?有人說是蘇定方在征討東突厥時縱容士兵掠奪,但這並無憑據,因爲蘇定方東山再起之後,曾跟隨程咬金出征西域。甚至程咬金都親自參與了掠奪,全軍唯獨蘇定方獨善其身,可以判定,蘇定方應該是個潔身自好、軍紀嚴明之人。

我個人分析,蘇定方之所以被其主要原因是不是出在蘇定方自己身上,而是來自外部。

首先是他並非大唐嫡系,而是竇建德舊將

,與一衆李世民親信有仇,理所當然會受到排斥,

其次是他之所以能隨軍征討東突厥仰賴李靖的提拔

,而此役之後,李靖沒過幾年就退隱了,加上大唐還有許多開國名將在世,自然也就輪不到蘇定方來出風頭了。

蘇烈蘇定方

一直到公元655年,此時蘇定方已經63歲高齡,唐高宗李治才重新讓他帶領大軍征討高句麗。緊接着,在李治的安排下,蘇定方又跟隨程咬金與王文度遠征西突厥,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因受王文度嫉妒,導致延誤戰機,最終唐軍無功而返,王文度和程咬金都受到了嚴懲,唯獨蘇定方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很快就被任命爲大總管,親率大軍再次征討西突厥。

這一次,沒有庸人掣肘,蘇定方乾綱獨斷,直接消滅了西突厥的全部勢力,安撫百姓,將原本被迫回撤的大唐安西都護府遷回高昌,把整個西域都置於大唐的掌控之下。蘇定方也因此受封刑國公,享盡榮寵。

一人滅三國,皆擒其國主

有的人,當你以爲他的成就已經到達巔峯了,他會用事實證明,那其實只是一個開始。

蘇定方正是這樣的人,在攻滅西突厥,生擒賀魯之後,蘇定方已經成爲了當時大唐軍方第一人,在此後幾年時間內,西域諸國多有反叛,然蘇定方大軍所到之處,敵人無不望風披靡。蘇定方百戰百勝,西域諸國在他手下竟無一合之將。

公元660年,在朝鮮半島上,百濟在高句麗的支持和慫恿下,數次侵犯大唐屬國新羅。於是高宗李治再度任命蘇定方爲大總管,率軍征討百濟。短短几個月時間內,蘇定方就讓百濟土崩瓦解,直接將百濟分成了五個分部,然後押解着百濟國王回到長安城。

蘇定方前後滅掉了三個國家,一生大大小小數十戰未嘗敗績。到了70多歲高齡仍然隨軍出征,還能親自上陣殺敵,既是總覽全局、運籌帷幄之帥,也是衝鋒陷陣、勇猛無匹之將。

公元667年,已經76歲高齡的他終於在前線走完了他的一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戰無不勝的戰神神話。

結論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軍旅生涯堪稱完美的名將,放眼大唐,除了李世民與李靖,再也找不出一個能在軍功上壓過他的人,到了後世,竟然被醜化成了一個陰險狡詐、惡毒奸險的小人,原因何在?


大唐戰神李靖

如果說薛仁貴的神化是出於時代所需,有一定的必然性,那麼蘇定方的醜化就顯得有些冤枉了,因爲這純粹是在各種偶然因素的作用下的纔出現的局面。

明朝羅貫中寫《隋唐兩朝志傳》,第一次把蘇定方寫進了小說,

瓦崗寨是李世民的老班底,而瓦崗寨與竇建德處於敵對狀態,那麼理所當然的,最早身在竇建德陣營的蘇定方,就成了反派。

我們知道,明清時候我國的小說創作開始豐富了起來,因此有人在這本《隋唐兩朝志傳》的基礎上,又創作出了其他隋唐時代的小說。蘇定方的形象也就開始一點點發生變化,直到清朝,《說唐演義全傳》誕生,就把蘇定方徹底定位成了一個反派人物了。

《說唐演義全傳》對隋唐相關的小說、話本、戲劇、評書等作品影響深遠,基於此,蘇定方的反派形象就開始深入人心,今天的許多電視劇也是在這些作品的基礎上翻牌的,這樣一來,就使得蘇定方在民間和人民羣衆心目中的形象變得與歷史上真實的他截然不同。

結語

概而言之,薛仁貴與蘇定方在大唐開國時並無建樹,都只能算是大唐第二代將領。論征戰沙場建功立業,蘇定方實則遠勝薛仁貴,而兩人在民間的形象卻又截然相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其實與兩人本人無關,而是後世小說話本開始流行以後,基於社會環境的必然性以及作家創作靈感的偶然性而出現的偏差。不管怎麼說,我們至少應該還蘇定方一個清白。

參考書籍:

《新唐書》

《舊唐書》

《資治通鑑》

《說唐全傳》

《薛仁貴徵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