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衆多清宮戲中,各位觀衆肯定對葉赫那拉氏不陌生,實際上葉赫那拉氏並非編劇杜撰而來,它是明末時期女真族最古老的四大部落之一;葉赫那拉氏發源於伊通河一帶,到了16世紀初,葉赫族人南遷到葉赫河附近定居,自稱葉赫部落;葉赫那拉氏以郭絡羅·達爾漢爲始祖,此人是滿洲鑲藍旗人,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親外甥。
後來葉赫那拉氏還成爲了滿清"八大姓"之一,有很多族人在朝中擔任要職,例如納蘭明珠、蘇克薩哈,以及慈禧、隆裕太后都是葉赫納拉氏族人;葉赫那拉氏在清代與愛新覺羅氏,命運緊緊牽連在一起,據民間傳說稱明末時期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就曾爆發過戰爭,努爾哈打敗葉赫那拉將領布齋後,還將其劈成了兩半,努爾哈赤還認爲葉赫那拉後人,最後了建州,後來清朝果然亡於葉赫那拉氏手中。
同治皇帝死後,慈禧便沒有了直系血脈後人,但葉赫那拉氏依然人丁興旺,那時的滿清貴族就有14萬之衆;在現代葉赫納拉氏族人大多隱姓埋名,不提祖先的舊事,但是近年來蹦出一些滿清皇室後人,高調宣稱要復興滿清皇室;例如在大連有一位自稱"八阿哥"的人,據當地媒體報道,此人名叫郝慶玲,自稱是葉赫那拉氏後裔;他本是大連機車廠的一名工人,每日穿着黃馬褂,留着辮子生活工作。
郝慶玲說自己之所以要復興葉赫那拉氏,主要是因爲受清宮戲影響,家中的老人曾告訴他,其祖上是滿清皇族,還留下了一本族譜爲證,郝慶玲的"玲"字,便是取自皇族族譜;而且郝慶玲還曾參加過一檔綜藝節目,自稱是生活在現代的古人,還對場下觀衆開玩笑,說大家應該對他"跪安";近年來滿清後裔祠堂相繼興建,愛新覺羅氏還召開了盛大的公開祭祖活動,這讓許多滿清皇室後代興起了"復興"熱潮。
郝慶玲只是葉赫那拉氏的支脈後人,在廣州有一位血脈更"高貴"的皇室後裔;此人名爲愛新覺羅·州迪,自稱是多爾袞10世孫,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弟;愛新覺羅·州迪不僅留着長辮子,只穿明黃色的衣服,傢俱也都是清朝風格,客廳中還高掛着努爾哈赤與多爾袞的畫像,連天花板上也懸掛着"滿清八旗",門口有一把彎刀與一把弓箭,以此彰顯自己乃"馬背上的民族"後代。
也有很多人認爲愛新覺羅·州迪宣稱的復興活動,只是爲了博取世人的關注來獲取利益,因爲他連滿語都不會說,不過愛新覺羅·州迪對此表示,自己一定會學會滿語,所以他每日都在專研滿清歷史與滿語,可謂是十分執着;愛新覺羅·州迪還笑稱,出去跟其他人說自己的滿清皇族後裔,大家肯定不會相信他,但他表示不在意別人的目光,只想把祖宗的傳統保留下去。
無論愛新覺羅·州迪、郝慶玲,是否藉着着復興皇室的口號來"搏出位",但他們這種特立獨行的作風,在現代的確是格格不入;那英、吳京與愛新覺羅·啓星也都是滿清皇族後裔,他們卻未利用過自己的血脈來"炒作",也從未高調宣揚過要復興皇室,相反他們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爲國家與人民做着實際性的貢獻,這纔是真正復興祖先榮耀的正途。
【參考資料:《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現代"皇室後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