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泥巴多,開起來更省油?

  “汽車越髒,油耗越低”聽上去有點滑稽,我洗不洗車難道還影響到油耗了?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美國有一個科普電視節目叫《流言終結者》還專門針對這種說法做過一次測試,就是在一輛汽車全身“biabia”甩滿厚厚的油泥,然後去測試汽車的油耗量,測試結果發現,汽車油耗量和沒有塗油泥之前都是一樣的,但油泥本身是有重量的呀,如果去掉油泥的重量消耗的汽油量,那確實說明是省油了。簡單手,就是我跟你打拳擊,你讓我一隻手,結果咱倆打成平手,那麼其實是你贏了,一樣的道理。

  

  那爲什麼塗滿油泥的車反而更省油呢?其實這個測試是來源於“高爾夫效應”的說法爲什麼高爾夫球要把表面做成坑坑窪窪凹凸不平呢?是因爲表面佈滿凹坑的高爾夫球比同樣大小但表面光滑的球在空中飛行的距離更遠。

  爲什麼有凹坑的高爾夫球會更遠呢?這就得從空氣動力來說起了。高爾夫球高速飛行在空中時,球體前方空氣擠壓會形成一個高壓區。空氣從球體的前方流到球體後方時就會與球體產生分離,並會在球體後方形成紊流尾流區。

  

  而佈滿凹洞的高爾夫球,空氣從球體前方再向後流動時,方向變化就會大大減少,從而使球體後方的氣流更加平滑,紊流尾流區的範圍也會大大縮小。這能夠大大減少高爾夫球在飛行過程中遇到的空氣阻力。

  而且,高爾夫球不停的旋轉,空氣從高爾夫球前方再向後流動時,方向變化就會大大減少,從而使球體後方的氣流更加平滑,紊流尾流區的範圍也會大大縮小。阻力低、升力高,自然飛行速度快、飛行距離遠。

  那就有人開始驗證這種凹洞如果用在汽車上就不會也可以讓汽車跑的更快、更省油呢?有專門的實驗驗證過,將一輛車用粘土改造成高爾夫球表面的凹洞形狀,實驗了幾十次發現,改造後的汽車的油耗平均能節省11%

  這個結果也是出乎意料,11%的油耗對於家用車來說,能省1個多油,這個數據確實很有吸引力。但現實確是,幾乎不會有哪個廠家會願意把車身做成這種密密麻麻的凹洞形狀,首先,大家能否接受還很難說,另外,車子在高速行駛時,能否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又是有疑問的。

  但是,反過來說,車身如果有泥巴,就會產生高爾夫效應,理論上來說,車身髒是會更省油的。

  不過,這種省下來的油畢竟不會太多,咱們開車油耗高其實更多的是咱們平時的操作習慣,同樣的車,爲什麼你開和別人開油耗會有區別呢?咱們操作有什麼不同呢?另外,我們身邊很多朋友們也跟我們說,開車的時候空檔滑行會更省油,還有說,上高速不開空調也更省油,還有說,小排量車更省油,這些說法都對嗎?有什麼問題嗎?

  “擎風車鋪”,在底部文字對話框中輸入“省油”兩個字,再給您看一篇這樣有意思的文章。回到公衆號,底部有個文字輸入框直接輸入,如果沒看到輸入框,可以點擊底部左下角小鍵盤,文字輸入框就出現了,輸入“省油”兩個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